隨著民眾知識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抬頭,健康檢查是民眾十分熱中的議題,對於疾病的認知不再停留於診斷後的治療。同時這樣的觀點也符合預防醫學領域所倡導的健康認知和疾病預防,希望面對疾病能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然而,健康檢查的目的確定了,但面對洋洋灑灑的健檢項目,甚至健檢結果的內容涵意,民眾往往一知半解…花了錢做健檢,卻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做這個項目?亦或是完成檢查後結果所含的意義一知半解?這些都是作健康檢查前必須了解的課題。
首先,健康檢查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檢查身體隱含的問題,透過專業醫師診療與高階儀器檢查,能早一步在疾病出現徵兆前就發現問題存在來預防疾病發生。」
目前政府提供免費給付的健康檢查越來越多,但能夠了解利用的民眾卻很少,政府近年來努力推廣下則稍有起色。雖然免費健康檢查的內容項目不比自費健康檢查周全詳盡,卻都是實用可靠的檢查,屬於一般民眾的基礎篩檢結果,十分扎實且可靠。
1. 40歲以上每三年一次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包含醫師理學檢查、血液常規、生化檢查、尿液檢查,項目雖然不多,但對於一般健康成年人已經足夠!
2.30歲以上婦女每年免費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正是每個健康婦女必作的功課之一,子宮頸癌是台灣婦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早期發現幾乎治癒率近百分百,何樂而不為?
3.45歲以上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這項新的規定自98年11月開始,將原本50歲以上的門檻放低至45歲即開始,原因正是台灣婦女乳癌發生率以45-49歲為最高,與國外年齡層不同,這樣一來預估有近百萬婦女受惠!
4.50歲以上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直腸癌:近年在國人癌症發生率中急速竄升的大腸癌,早期卻是無症狀難以發現;但早期發現的大腸癌存活率可以超過9成,約可以從1/10的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篩檢出來!
以上檢查都是政府免費提供民眾的福利措施,更可以搭配自費健檢來一起完成,不但可以省下部分費用,也不浪費國家健保資源。
其實做健檢的目的就是在做好個人健康管理,比較過去自己的健康記錄,健康檢查是檢視自己健康狀況的最佳方法。
文章定位:
人氣(198)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