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28.jpeg
初遇馬諦斯
第一次看見馬諦斯的畫作是筆者13.14歲時期。
在父親的辨公室裏無聊地等候他下班,一起回家。
很愛東張西望的我,瞥見隔壁無人的桌上有份月曆,
是份紅色的月曆。
一個待在空盪盪的,無人的辨公室,是很無奈的。
也因此就著紅色月曆發呆,仔細聆賞。
原來那個紅色的月曆裏面住了一位溫柔的女人。
正在準備餐後食用的水果。
那幅畫作就是「紅色的和諧」。
畫家正是馬諦斯。
原來一幅畫作也可以如此映照出簡樸的美感。
從此,我就愛上了他的才華。
以及那幅在我心中分不清是他的還是屬於我的心目中的,
「紅色的和諧」。
「紅色的和諧」讓當時呈受母親壓力的我,倍感溫馨。
那種滿滿的幸福洋溢,熱情活潑的筆觸,是馬諦斯最為擅長的筆法之一。
畫作原名為「綠色的和諧」。
1908年又改名為「藍色的和諧」。
1908年後不久才正式訂名「紅色的和諧」。
也正說明了馬諦斯為了力求完美,因此一再的更換畫作的基本色調。
一幅畫作可以將背景色系,由綠轉藍,再由藍轉變為紅色系。
塗塗抹抹,改了再改,可以想見作者的用心。
乍看之下的天才之作。
也得歷經無數次內心交戰的實驗性失敗之作後,
今日我們才得有幸靜靜聆賞、耐心地觀看。
向我所愛的馬諦斯致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