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一張照片嗎?
此照之所攝,是60年代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雖然布列松是在夢露不經意時抓拍了此照,但從這暫留的瞬間裏,還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我對這位50年代的性感女神其實一點也不了解
也沒看過她的電影
算起來
最親密的接觸
應該算是小的時候阿姨送了我和Nikki
一套共有三組造型的Marilyn Monroe的barbie
大概一般人想起這美麗的女性
都是那一頭金髮
飛揚的裙襬
還有嘴角那顆性感的痣吧
但其實在看到這張照片之前
我從沒想過
Marilyn Monroe是這般美麗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知性氣質
費雯.麗(Vivien Leigh)的綠色大眼睛
那是深植在心裡的美
Marilyn Monroe一直在我印象裡
就是那位在地鐵站前側臉笑著雙手壓著飛揚裙擺的性感尤物
性感美豔
是我對Marilyn Monroe的唯一印象
小時候
在樓梯口發現了一本書
好像叫做<世界的奧妙>
裡面提到了Marilyn Monroe的離奇死因
但我只對那本書裡的人面蜘蛛
聖母顯靈還有人魚傳說印象深刻
偶然看到了這張歷史上最負盛名的26張照片之一
驚豔
那個在我兒時回憶裡的Marilyn Monroe竟是這般的美
下分享藍祖蔚筆下的永遠的女神
和Elton John為Marilyn Monroe所做的Candle in the wind

Candle in the wind Elton John
Goodbye Norma Jean
Though I never knew you at all
You had the grace to hold yourself
While those around you crawled
They crawled out of the woodwork
And they whispered into your brain
They set you on the treadmill
And they made you change your name
And it seems to me you lived your life
Like a candle in the wind
Never knowing who to cling to
When the rain set in
And I would have like to have known you
But I was just a kid
Your candle burned out long before
Your legend ever did
Loneliness was tough
The toughest role you ever played
Hollywood created a superstar
And the pain was the price you paid
Even when you died
The press still hounded you
All the papers had to say
Was that Marilyn was found in the nude
(“風中之燭”完成於1973年,是艾爾頓強以一個影迷的身分,看待他的偶像:瑪麗蓮夢露絢爛而悲慘的一生。歌中描述瑪麗蓮夢露雖然貴為好萊塢的超級巨星,卻淪為當時權貴玩物( 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 ),完全沒有自我,終日與寂寞為伴。甚至當她自殺身亡,媒體依然不放過她,將她裸體陳屍於自宅的情景,鉅細靡遺的報導出來。歌詞中多次出現的Norma Jean,就是瑪麗蓮夢露的本名。)

永遠的女神
如果你已經高齡九十五歲了,你還會對誰念念難忘?
知名攝影家 Eve Arnold的答案是: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Eve Arnold是女生,我無意暗示她們有同志情誼,她們只是非常親密的工作夥伴。
五十多年前,Eve Arnold拍下了女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演唱「莉莉瑪蓮」的神采,轟動一時,當他和夢露在一次宴會上見面時,夢露就嗲氣地問她說:「你可以把瑪琳拍得那麼好,那麼我們合作的話會怎麼樣?」
Eve Arnold的拍攝手法講究自然不造做,她相信只有在最自然的狀況下,才能捕捉到人物的真實風采,於是她們就在十年之間拍了六次照,拍下數量極多的照片,讓Eve Arnold成為當時名流雜誌最搶手的攝影師之一,她也出版了多本夢露專輯,最近更在英國倫敦的Halcyon Gallery畫廊提供了四十幅從未曝光的夢露照片,紀念她即將到來的八十歲冥誕。
攝影師和寫真模特兒的緊密互動關係,在電影《春光乍現》和《偷情》中都有極其細致又傳神的描寫,電影中的男女關係有曖昧的感情因素在作祟,但是真實中的Eve Arnold卻老是難以忘懷夢露在她的鏡頭下所展現的女性自然美。
想要忘掉夢露真的很難。我很喜歡和年輕朋友一起看她主演的《熱情如火》,看到她酥胸半露的惹火歌姬服裝時,再聽她傷心欲絕地唱起失戀情歌,或是含情脈脈地期待愛神降臨的神情,年紀早就不是問題,黑白膠卷也綁捆不住想像力,多數的年輕男女眼睛都會跟著直了起來。
電影百年驚夢,捧紅過無數風華絕代的美麗女星:瑪琳.黛德麗、艾娃.嘉娜和凱莎琳.丹妮芙美麗邪氣又癡情;葛麗泰.嘉寶、費雯.麗和奧黛麗.赫本舉手投足盡是靈性光環;碧姬.芭杜和蘇菲亞.羅蘭則是野性和冶豔兼具…只有夢露與眾不同,她留給世人最深的懷念是讓她的性感變得可親又可愛,男人魅惑於她的美色,女人豔羨她的婀娜風韻,但是無論男女,都會同情她的坎坷情路,願意包容、安慰、憐惜和疼寵她。
夢露號稱性感女神,當年瑪她在自家的臥房裡打了生命的最後一通電話後,離開了人間,警方破門而入時,她的手上還握著話筒,官方說法是:「服用大量鎮靜劑致死,疑似自殺!」
但是世人流傳的版本卻是她懷了約翰.甘迺迪總統的骨肉,卻被強迫墮胎,以致於抑鬱服藥身亡;更不堪的傳聞卻是她涉及元首緋聞,所以被FBI 、CIA或黑手黨給謀殺的。以致於她過世二十年後洛杉磯檢警重新調查她的死因,結論仍是「查無謀害証據」,那一年,已經在她的墓前連續送了廿年鮮花的第二任丈夫狄馬喬不再送花墓前,希望風風雨雨的前塵往事到此為止,為這件影史懸案畫下句點。
時隔四十三年再度檢視這位巨星的點點滴滴,還是有許多雪泥鴻爪,可供有志演藝的人們追思記取,做為征戰銀河的「教戰守則」。例如,父不詳、母早逝,十六歲就結婚的她,早年在空軍裝配廠當過女工,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是一代性感豔星,她只是像一般追星族少女一樣,可以在電影院泡一天,最愛看明星畫報,對當年紅星的私密瑣事可以如數家珍,但是她關心的不是八卦,而是將心比心學習她們如何發跡,如何成名,如何處理危機風暴。
就在福斯公司即將捧她主演新片的前夕,她早年拍攝的裸照曝光了,福斯打算花錢壓掉這批裸照,但是她卻選擇「苦命女人」的姿態開記者會,以最委婉嫵媚的嗓音訴說當年她初到好萊塢,阮囊羞澀,付不起房租,連僅有的代步汽車都到當鋪典當了五十美元,無以餬口,她只好去拍了裸照。真情的告白,楚楚可憐的模樣,贏得世人同情,流竄的裸照,更讓世人驚豔,預告了一位巨星的誕生。
讀書不多的她,知道自己其實一肚子草包,應該要進修,可是她沒有時間從頭唸起,所以就常到附近書店去啃書,成名之後還自費去進修「方法演技」,她不懂的是「明明我想當個好演員,可是老闆只釘著我的胴體,我說我想進修表演,他們就大笑,勸我演戲就演戲,不必太認真」!
多數人都同意,「靜」(指寫真照片)的夢露比起「動」(指電影)的她更有魅力更富想像力。這是因為從她非常注意「平面」宣傳,三四0年代的紅星都拍過無數精彩照片供影迷收藏張貼,她的電影成績好壞是一回事,但是她寧願花更多的時間拍劇照和宣傳照,三不五時就有新款美照橫掃媒體,成為她和影迷最貼近的對話,就連過世之後,都還陸續有無數她生前已經拍妥卻還沒有曝光的寫真照片陸續上市,江山已改,紅顏不老,真是教影迷不想她也難。
至於她替好萊塢拍照前一定要經歷特殊的心理調適三部曲:一,事前鉅細靡遺討論造型;二,拍攝前先把自己關在化妝室裡好幾個小時,一方面等到雕琢完成,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拍照心情,最後再信心十足地亮相,再也不看鏡子一眼;三,拍攝前她一定高呼:「我們來創造新的瑪麗蓮夢露吧!」則說明了她的挑剔,求全,以及善於掌控人心。
美豔是她的外表,空虛是她的內心,她留給世人的記憶絕大多數都是棚內作業精雕細琢的結晶,然而Eve Arnold卻希望能捉到她最真實的神采,因為她認識的夢露其實是很脆弱的女人。例如到加拿大拍《大江東去》,她就從木筏上滑了一跤,拉傷肌鍵,導演只顧大呼小叫,嫌她表情不夠真實,完全不懂憐香惜玉,於她哭著打電話向當年的棒球巨星狄馬.喬求援,喬萬里奔赴現場,就這樣贏得美人心。
後來,《七年之癢》到紐約拍攝她的裙子被地下鐵的熱風給翻捲出來的經典畫面時,圍觀影迷鬼吼鬼叫,所有的男人都盯著她的美腿胡思亂想,喬受不了其他男人的急色覬覦嘴臉,憤而拋下正在工作的嬌妻返回旅館,她們的婚姻就在電影殺青日也「殺青」了。
同樣地,一代文豪亞瑟米勒做了她的第三任丈夫時,夢露曾經說過:「電影不過是個工作,亞瑟卻是我的生命!」亞瑟.米勒也精心為她撰寫了《亂點鴛鴦譜》劇本,但是她卻嫌劇本不夠力,在大草原拍戲更是辛苦,合作的男星除了克拉克蓋博之外都是笨蛋,這時候她對亞瑟的評語就成了「當作家他第一,做老公他不及格」,電影拍完,婚姻也完了。寫過《推銷員之死》的亞瑟是美國知名作家,一隻利筆寫下鮮活的當代美國人的靈魂,但是他在2005年過世時,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卻還是他和夢露的那段短暫婚姻,才子佳人不能共白首,當然讓人唏噓。
夢露最膾炙人口的名言是:「我屬於人群,我屬於世界,不是因為我的姿色,也不是因為我的才華,而是因為我從來不屬於任何人,從來沒有人真正擁有我!」巨星只能遠觀,只能懷念,夢露就是典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