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的一段話: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 你哭,它也哭。
你感恩生活,生活便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你不懂感恩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
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 !」
這一篇 有別於以往
我要說的是
感恩、執著、愛、單純、慾望和一些參不透的人生道理
這些我的缺點
這陣子來
雖然每天過的*#%$&
但不會忘記要跟自己說的事
我很感恩
每天感謝擁有的多一點
滿足會多一點
很多心理學研究
當一個人充滿感恩
腦內釋放出快樂的物質就會增加
做任何事也能更積極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層的肯定
回想生命中美好的一切,停下來,並說聲謝謝
要盡可能地去感受人生中的精彩
一定有
只是我們讓太多負面蓋過了它
有一些話
我提醒自己
最近看了一些書
雖然沒有真的都看完
但一些對我來說有意義的東西
我都會記錄下來
放在這裡
要跟自己說
也想要跟大家分享
希望
對大家來說
這也會是個好東西
~*~*~*~*~*~*~*~*~*~*~*~*~*~*~*~*~*~*~*~*~*~*~*~*~*~*~*~*~*~*~*~*~
感恩不只是一種態度,還是一種情緒、心情、道德、習慣、動機、人格特質、因應對策、甚至生活方式
常懷感恩的心
除了讓人能更快樂、神清氣爽
甚至能有助睡眠
自我肯定、價值
一個知道感恩的人,「時時知感恩、處處能感恩」
自然而然會與人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在生活中累積良善、正面的能量
像是為生命開一個快樂的戶頭
根據國際心能商數學會(IHM)科學家指出:
懂得感恩的人 能有效提升人的心能智力
轉移負面、消極的價值觀成為積極正面的人生觀
在對人與處事上將會有面對挑戰的勇氣
生命將會是充滿希望、喜悅與無限的美好
缺乏感恩心所致 平常就不懂的替別人著想
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特別是生活在優渥富裕的生活中
要什麼有什麼 得到了不知珍惜 得不到便要無理取鬧
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實現生命中最無價的寶貴財富
感恩是一種處世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一種能力更是獲取成功的途徑
感恩可以是一種習慣,需要真誠的奉獻與付出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的面對、曠達地處理
當你遇到困難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
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曾經
我跌倒
我覺得我跌的很重
再也站不起來
我消沉
我氣餒
我埋怨
我恨
但
因為很多人、很多事
讓我又重新站了起來
學會多一點感恩、少一點抱怨
但
當然
那是因為現在處於安易
才能如此感恩
我要學的
應當是身處困境
仍能懂得感謝
但
我不是聖人
這對我來說
還是有些…難
不是要自命清高
只是希望能有多一點的正面和快樂罷了
因為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
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得前進的動力
~~~~~~~~~~~~~~~~~~~~~~~~~~~~~~~~~~~~~~~~~~~~~~~~~~~~~~
執著
人的壓力源大多來自於那一顆「執著、煩惱」的心
人心中的「壓力製造工廠」無時不刻地在製造出新煩惱產品
然後再一堆堆地存放你的「身體倉庫」中
當產品多到「倉庫」無法負荷時,就會讓你的身體出現警訊、亮起了紅燈!
生活中的解脫就是要懂得放下執著
一個懂得「放下執著」的人 他們了解「執著是苦,放下是樂」的道理
他們也悟出了「蠶與蟬」的哲思:
執著的人就好比是春蠶吐絲一般 重重地裹住自己 讓自己封閉在黝暗之中 纏縛痛苦
而懂得放下的人則猶如蛻去外殼的金蟬一般 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地鳴出了一夏的幽麗
蠶與蟬 代表著執著與解脫 也象徵著苦與樂
~~~~~~~~~~~~~~~~~~~~~~~~~~~~~~~~~~~~~~~~~~~~~~~~~~~~~~~
單純
講到這個
我就很難過
因為
巴菲特說的這句話
我發現的太晚
因此
我的頭毛
已經剪壞了… = ="
巴菲特曾說:「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頭髮了。」
有些單純過頭的人,就是會問「理髮師」,自己是不是該「剪頭髮」這種蠢問題
因為,就算你還不需要「理髮」,你的「理髮師」依然會昧著良心向你回yes
而且,得了便宜的「理髮師」非但不會誇你「單純」,還會在暗地笑你「愚蠢」。
蒂芬曾經說寫道:
「做人單純一點,雖然是每個人必須追求的人生目標
但是,當我們追求這個目標時千萬切記,單純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愚蠢。」
因為,單純的人,通常不會相信,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單純的人往往不會相信不可能欺騙自己的人,會利用你對他的信任欺騙自己
單純的人,通常不知道人心的險惡指數,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程度。
因此,當我們擁有單純的想法和心態的同時,還必須擁有一點防人的心機
才不會讓自己的「單純」成為自己受到傷害的源頭。
《君王論》作者馬基維利說過一則定律:「騙子總是能找到願意上當、受騙的對象。」
↑
上述"單純"這篇
我覺得他們罵的根本就是我
所以我=愚蠢
~~~~~~~~~~~~~~~~~~~~~~~~~~~~~~~~~~~~~~~~~~~~~~~~~~~~~~~~
七扇窗戶打開走向順暢人生的明亮通道
明巧拙:藏巧於拙是真巧 何謂巧?何謂拙?精明過人未必是真巧,憨厚愚鈍未必是真拙。
明進退:拿捏分寸看火候 做人做事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有適當或不適當的區別。
明得失:得失相倚看得開 得與失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昨日的失造就了今日的得,而今日的得又醞釀著明日的失。
明是非:黑白對錯寸心知 做人首先把握住那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但同時許多事情並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往往是有多種解釋、多重內涵,涇渭難以分明。
明名利:名利可求不可貪 名利動人心,人們把個人的功名利祿總是看得太重:官大五品還想著再加官進爵,錦衣玉食猶念著華宅大廈。
明輕重:分清主次抓重點 生命短暫,世事紛擾,我們想做的事那麼多,而我們能做到的事卻那麼少。
明善惡:分清善惡多防範 做人要與人為善,只有這樣才能從善中得善。
~~~~~~~~~~~~~~~~~~~~~~~~~~~~~~~~~~~~~~~~~~~~~~~~~~~~~~
慾望和愛 下篇再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