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MSN名稱IM了嗎?!意義大公開:
相信大家只要開啟MSN看到朋友清單,就會莫名其妙的發現怎麼好多IM。到底是為什麼呢?
多了一個從來沒看過的IM,原本還以為只是新增的表情符號,但是怎麼找都沒找到,官方網站也沒特別公佈。沒想到這竟然是一件很有意義活動。
這到底隱藏什麼意義呢?這裡將告訴給大家知道。
原來用MSN聊天無形之中就可以做善事唷!而且你只需要做聊天的動作就好,聊越多捐越多!
MSN即時通,是當紅的通訊軟體,相信大家幾乎天天都在使用。而在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版之後,只要你在暱稱上面加入可愛秘密圖示IM,以後你跟朋友每聊一次天,微軟就會將部分廣告收入捐給各個公益慈善或福利機構,而且捐款金額無上限,你聊越多微軟就捐越多。
而且呢~在第一年每個機構的捐款下限是十萬美元。所以大家趕快將自己的ID裡加入 IM跟平常一樣聊天就能做慈善,何樂而不為呢?!
*記得要先將自己的MSN升級為最新的8.1版*
可以點此網址下載
http://get.live.com/messenger/overview
雖然我們來自台灣,雖然我們不是美國人,可是我們一樣可以發揮愛心! 目前這個計畫只有在美國境內實行,所以在台灣的我們一開始註冊資訊當然都是以台灣為主,所以就算在暱稱上掛滿了一整排的「IM」也是心酸的。
那怎麼辦呢?很簡單…我們就連上這網址 https://account.live.com/ 來更改當初註冊MSN所留下的資料。
在網頁中登入自己MSN帳號以及密碼之後,就可以在「註冊資訊」連結裡頭變更自己的姓名、住址、國別等等…就這樣暫時當個「假」美國人吧
只需要更改國別部份即可~地址部份空白沒關係!(將原本的台灣改為美國)
那如果真的把自己國別改成美國之後會有什麼影響?大概就是一些基本的MSN資訊服務、遊戲等等會變成美國當地提供的內容,除此之外就沒什麼影響了。
打入下列特定碼,就可以顯示圖示,雖然圖示都相同,但是背後會根據你所打的特定碼把捐款捐到特定的慈善機構。
編號 特定碼 機構
1. *red+u American Red Cross美國紅十字會
2. *bgca Boys & Girls Club兒童群益會
3. *naf National AIDS Fund美國國家愛滋基金
4. *mssoc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多發性硬化症協會
5. *9mil Ninemillion.org國際兒童難民援助組織
6. *sierra Sierra Club山巒協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7. *help StopGlobalWarming.org防止溫室效應惡化機構
8. *komen 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乳癌基金會
9. *unicef The US fund for UNICEF美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10. *wwf World Wildlif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會
11. *oxfam The 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樂施會-協助解決全球各地臨時災害協會
12. *care USA CMI國際關懷協會
13. *hsus 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人道協會
14. *ac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國癌症協會
15. *one ONE Campaign全球消除貧困與對抗愛滋的組織
只要將你想幫助的機構的對應特定碼複製再貼上在MSN 的顯示名稱裡,每聊一次天就可以讓微軟這好野人替大家做善事喔!像我個人因為不知道該選哪個~所以乾脆15個特定碼全貼上去了。不嫌麻煩又不介意暱稱爆長的人的人小其是希望大家都可以這樣做唷!^0^最後還是要再提醒大家,別忘了將所在地國別從原本的台灣改成美國,這樣才能讓你的IM真的有實質的幫助唷!
非使用 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 以上版本的人,
他的聯絡人清單上會是一堆亂碼,半強迫他去升級 8.1;
以上文章是小其節錄引用自
http://blog.yam.com/itbox/article/8594788 再將我認為的重點整理稍做刪修加上我自己的話之後簡要的重新PO過~詳細內文跟圖檔使用教學可以點這個網址進去看看。
雖說是從別人的blog整理出來的,但因為不能直接選擇複製貼上,所以也花了小其不少時間心力,希望大家可以認真看完,並且實際行動。小其也非常歡迎大家整篇直接複製轉貼、轉寄、引用,讓越來越多的MSN使用者一起無形之中做好事!
小其新發現:才準備要在新聞台PO這篇文前,剛剛我又無意間發現原來將特定碼打在個人訊息裡也會出現IM圖示唷~也就是說不管將你想幫助機購的特定碼打在顯示名稱或個人訊息裡,都可以幫助到人做善事唷!︿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