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剛看了頭,很少看古典小說,看紅樓也只能看到半,實在忍受不了紅樓里女人的婆媽。儒林是眾多古典小說中最想看的,原因很簡單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小人物,而且反映出人性,吳先生所描述的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對人他是看得夠真,對事更有其獨特的見解。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看了不下十次,對人性的描寫鲁迅先生同樣精彩,不同的時空共同的信念,不禁要問一句儒學發展到這一階段還能存活下去嗎?在上一世紀的前半段時間打倒孔家店仿佛成意識形態,在今個世紀里孔家店是被打倒了,這個孔家店的破落連帶把我們的人性都被打破。
在《儒林》里眾人為求名利,在科場里里外外各自顯出不同的個性,科舉成與敗關乎榮與辱,即使年界八十飯可以不吃,試不可不考,一但高種即雞犬升天,那不是畸形嗎?無不跟我們身處的社會異曲同工,由小到大無數的考試,懂事以來書不能不讀、試不能不考、學不能不返,興趣則可以放棄。今天看了一則新聞,內容是講述今年破格被科大取錄的年輕發明家陳易希,眾人都在關心他會考成績,更有傳言他會考只有三分,他不得不出來澄清他會考考了十二分。看似微不足道,但這不正正反映出考試在我們心目中是根深柢固。即使你在那一方面再有成就,只要考試的成績不如別人心中理想,這個“瘡疤”眾人是揭了有揭的。
世人愛功逐利,的確錯可言,然而功利並不是人的全部,在現今的社會考試以非必然能達功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