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2 18:44:05| 人氣5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綠能產業正夯 全球動起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綠能產業正夯 全球動起來

姚嘉洋

綠色電子的範疇相當廣泛,不能概括而言之。因此,本月專題將從各國綠能政策、太陽能與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針對智慧電網產業的動作等,為各位讀者作一概括式的介紹與剖析。
從過去的石油危機到近期被全球熱烈討論的哥本哈根會議,不論是哪種事件,其實都在反應:石油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尋找替代能源,因此,太陽能、風力發電、地熱與潮汐發電等,成了再生能源領域;過度的電力浪費排放了過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溫室效應,如何有效分配電力運用,便成了近年各國政府思考的課題。因此,如何更有效的運用再生能源進行發電與近期常被討論的智慧電網,就成了全球廣泛討論的議題。

能源新經濟 歐、美、中各打算盤
以全球的經濟發展現況來說,以國家區分,美國為目前最大的經濟體、日本次之,再來是中國大陸。就地理環境、能源使用、文化風俗與環保觀念普及是否普及等因素的問題,各國政府在環境永續或是在能源政策上,都有些許的差異。以歐、美、中三大經濟體加以區分,歐盟政策以環境永續為其主軸;美國則以系統安全、提升經濟與環境保護為其訴求;中國則是致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時開發再生能源,盡可能減少石油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歐洲政策精神以環境永續為主軸,但各國政府因天然資源比例不同,策略亦有差異。以英國與德國再生能源的使用為例,同樣都是在發展風力發電,英國自然環境較德國適合,風力發電的表現相對比德國來得優異。

美國與德國的太陽能產業政策面狀況也不甚相同,美國自歐巴馬上任之後,視綠能產業為美國經濟能否再度成長的重要關鍵,根據資策會MIC調查,雖然2010年的美國太陽能市場規模略低於德國,成長率卻以121%遠勝德國的0%;而德國與美國相較,德國在太陽能產業的補貼政策實施比美國來得早,整體措拖也相當完整,對德國太陽能產業有相當大的幫助,可惜的是,德國遭遇金融海嘯後,德國的補貼政策明顯縮減,美國政府卻在景氣低迷時,提出許多綠能產業利多政策,欲帶動美國整體的經濟復甦的企圖心相當明顯。

不論是歐美也好,亞洲也罷,各國政府針對再生能源與智慧電網已有相關政策與規劃,很明顯的,綠能產業已是全球未來的必然趨勢。同時,背後所代表的,是這些利多政策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台灣相關系統廠商能否爭取到,就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地方。

聰明節能 智慧電網光芒萬丈
「加強綠色投資,不但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同時也能改善能源安全、氣候變遷、水資源與經濟環境。」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所長左峻德指出,目前各國莫不積極尋找屬於自己的經濟(economic)、能源(energy)與環境(enviornment)的3E均衡點,方法不外乎:開源節流。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嶄新再生能源,是「開源」的重要目標,必須搭配「節流」措施如智慧電網,才算完整的新能源圖像。透過資通訊技術的導入,在即時、雙向溝通與高可靠度等要求下,避免不必要的電力浪費,以達成真正節能省碳的遠景。

智慧電網是高度複雜的多元整合技術,建置關鍵的分散式能源系統的概念早在十九世紀就已誕生。早期歐、美、日因文化與地理環境差異,不同國家的政策如多頭馬車。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欽點智慧電網為國家重點能源政策,美國政府現階段所提列的預算中,約110美億美元投入到智慧電網的相關建置與人力培訓等,意圖藉此提振美國經濟,也響應綠色節能趨勢。由此,智慧電網才被全球各大電力公司與資通訊大廠所重視。

歐洲能源新寵兒 離岸風力
再生能源是指可再生或新生的能源,有太陽能、風力、地熱、潮汐與生質能源等類型,其發電系統都面臨「環境氣候不穩定」的挑戰。如風力發電如何在風量不穩的情況下供給穩定的電力,是相當頭痛的困擾;加上建置成本與融資回收等經營面的問題,更是一大考驗。也因此,在諸多現實問題的叩問下,「離岸風力」便成為風力發電中,能逐一克服環境與資金回收等問題的首要選項。

為何要選擇離岸風力發電,取代陸域風場的風力發電?其主要原因在於,絕大多數的陸地已有大多數人口居住,若再建置風力發電站,一方面與民爭地對於其他陸地建設的發展也會有所衝突;二來,陸地區域的風力不甚穩定,風力發電的電力供應困難,採用離岸風力發電可以避免與民爭地;再者,海洋區域的風力狀況與陸地相比,確實穩定許多。

因此,以環境永續為目標歐洲國家,也開始往離岸風力領域開始發展。蘇格蘭國際發展局資深國際事業發展總監PaulO'rien(圖1)指出,蘇格蘭(為英國的行政區域之一)擁有歐洲25%的離岸風力資源,是非常珍貴的資源。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的數據,目前歐洲在離岸風力的電力產能合計共有2,056百萬瓦特,其中,英國在整體產能中約佔有42%的比例(表1)。

SeaEnergy RENEWABLES業務發展總監AllanMacAskill(圖1)則針對離岸風力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提出個人看法,認為「教育、安全與環境」三大面向,是目前離岸風力發展最大挑戰,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歐洲對於自然環境保護的要求本就高於其他地區,而風力發電本就屬於基礎建設,穩定與安全考量採取高標準;教育方面,則是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員進行設備維護與操作--當然,從風力機裝設之前的環境評估、中間的裝機過程,到最後面的設備運作,所有流程都需要透過教育訓練來完成。

金融海嘯後,太陽能產業再吹東風
金融海嘯期間,重創全球各大投資銀行與相關機構,連帶延遲或縮減對於綠能產業的投資,太陽能產業受創嚴重,依照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的調查,由於金融海嘯過後,造成銀行信用緊縮,也連帶造成系統廠缺乏銀行資金借貸來源,讓許多專案延遲或是中止。就目前來看,太陽能發電的普及目前仍需政府價格補貼,政府必須盡可能減少業者與用戶在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負擔與成本。然而,海嘯過後,全球景氣從谷底爬升,各國政府又開始提倡綠能相關產業發展,全球太陽能產業在這一波景氣回升的階段,也開始摩刀霍霍,準備大展身手。

PIDA同時指出,2009年,全球光電市場的安裝量因政策縮減而出現萎縮的現象,但在景氣開始回溫的情況下,2010年的安裝情形將明顯有所改善。資策會MIC也持相同看法,2009年的全球太陽光電市場規模只達到4,718MW,與2008年的5,582MW相較,明顯下滑15.5%,預估2010年,市場規模將成長到6,032MW,成長率達27.9%。由此可見,全球太陽能市場的確與全球景氣同步,開始出現回溫跡象。

然而,在一片不景氣的聲浪中,許多廠商並未放慢腳步研發投資,力圖希望突破轉換效率、材料成本等太陽能產業常見問題。茂迪科技展望2010年,期待將單晶與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分別提升至18%與17%;益通科技則希望將單晶與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提升至19%與16.5%。

由於全球產官界對於綠能產業的共同努力,綠能產業已開始呈現多采多姿的樣貌,卻也同時走向各類技術整合,蘊育出不同的商機與需求。不同的技術為了因應各類需求,也開始尋求技術突破或是與其他陣營合作,以獲取更大的市場與商機。
http://www.teema.org.tw/epaper/20100512/industrial031.html

台長: lee
人氣(5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