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請把你的背包放在腳邊,坐好,雙手平放在膝蓋上,眼睛閉上,如果你戴眼鏡,請把眼鏡拿掉,深呼吸,慢慢的,放鬆,放鬆,再放鬆;深呼吸,放鬆,放鬆……」導覽師姐輕柔的嗓音在耳邊悠悠迴響,如歌的行板,亦如溫柔的催眠曲。
土球周圍挖開一條渠道方便灌溉根部。教授說大晴天三天澆水一次,雨天兩天澆一次就可以,得讓根部土壤在濕與乾之間不斷輪替,不能太濕,根部會腐爛,不能太乾,根部缺水整叢樹也會死掉。
過了一陣子,新根已經長出,一根根白色的「線」佈滿保護它的那張大網,可以搬新家了。移植工程浩大,施工人員開著大型吊車要把魯花樹從老家吊到新家,另一組人捧著根部的土球戰戰競競的協助移植。
教授說,移植過程稍有閃失魯花樹很可能因此喪失生機,所幸過程圓滿,現在那叢百年老樹欣欣向榮。我被片中人與大自然的深情互動深深感動,影片結束的時候,我的眼眶竟然濕了!
接著是午齋(午餐)的行前教育,吃飯禪: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就是細嚼慢嚥好好品嚐舌間的飯菜,專心的吃。手也忙著挾菜,眼睛更忙著掃瞄桌上其他佳餚,根本無心無暇去感覺美食的滋味。吃飽飯留一片菜葉,把碗裡的油漬擦拭乾淨,之後倒一點開水把碗過一過,再喝進肚子,既幫了廚房洗碗義工的忙,也順便位環保盡了一點心力。
手也忙著挾菜,眼睛更忙著掃瞄桌上其他佳餚,根本無心無暇去感覺美食的滋味。
吃飽飯留一片菜葉,把碗裡的油漬擦拭乾淨,之後倒一點開水把碗過一過,再喝進肚子,既幫了廚房洗碗義工的忙,也順便為環保盡了一點心力。
法鼓山算是台灣較早的「綠建築」,園區的建築質樸幽雅,有別於金碧輝煌的傳統寺廟。為了讓硬體建設彷彿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絕不砍掉一些樹,再砌上一道牆。像圖書館前面的七棵雀榕,若按照建築師的藍圖得砍掉,但是聖嚴法師要求建築師把建物往後移,所以我們才得以看見枝繁葉茂,樹影婆娑的「七如來」。
小溪護岸也是不塗抹水泥,而是就地取材把園區施工時開採出來的、和被象神颱風挾帶的豐沛雨水從山上沖刷下來石頭,以自然砌石工法做成蛇籠,讓石與石之間的夾縫成為細小微生物和稙物種子生長繁衍的空間,也因此我們才得以看見石縫間綠意盎然的自然生態,原來天地之美源自人心之美,法鼓山的心靈環保值得深思!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處處都可以看到法鼓山的用心,這份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珍惜讓人一進入園區就見滿眼蒼翠,一草一木一屋一瓦看起來就是那麼和諧自在的融於天地間。而且,不管走在林蔭步道或車道邊,沿途都可聽見悅耳的鳥叫蟲鳴,還有風歌水曲低吟淺唱,置身其中原為紅塵瑣碎糾葛的心也漸漸沉靜下來。
我們還去參觀了污水處理,這是主婦聯盟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是為了幫同伴在前一個景點拍照,我錯過導覽師姐的解說,幸好我在法鼓山網站找到我要的東西:生活雜排水及汙水處理
法鼓山園區位在台灣東北角,氣候多雨,因此在鋪設石板步道時,石板與石板之間留了較大縫隙,並以小碎石填補。下雨時,小碎石形成天然溝渠,連同在女寮屋頂設置的天溝,一同將水導入集水區,供澆花、灑水使用。
採雨污水分流,將雜排水正確導入污水處理系統,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替代機械式污水處理,也就是利用溼地中的水生植物,如具有高度吸收污染能力的燈芯草、香蒲來淨化水質。
◎摘自法鼓雜誌226期 2008.10
最後我們參觀因聖嚴法師圓寂媒體大量報導才廣為人知的法鼓山生命園區,參觀「植存」──生命園區是國內首座非墓地、不立碑、沒有祭拜儀式的植存專區。不論東西方的宗教,同樣重視的是人的神識,而非遺骨;生命園區無任何禁忌、罣礙、神秘色彩,是真正合乎「入土為安」、回歸大地的理念,又能將陷於困窘的土地永續使用。這樣的環保自然葬,既強調追思感恩的精神內涵,又能讓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保持簡樸、維護尊嚴、與生態共存共榮。
目前環保生命園區佔地約400多坪(1,239平方公尺),植存的方法則強調環保、簡約,由申請人事先將先人的骨灰分置於5個環保紙袋中,然後安放在5個洞穴裡,其目的在於希望揮別過去「據洞為親」的墓穴觀念,並達到節葬、簡葬、潔葬的效果。──摘錄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我們沿藥師古佛旁邊的臨溪步道前進,沿途草木豐美,生態豐富,「喔,真水!」不時有人停下腳步拍照,我也不例外,從山這邊遠眺,低調的法鼓山建築群像一幅小畫嵌在蒼茫天地間,美的很樸素很典雅。
進入生命園區,我們踏著追思的腳步繞行園區一圈,園區不如想像的大,芳草青青,林木幽幽,走在其中,一片寧靜與安詳,看不見死亡痕跡,倒是感覺生機蓬勃,死亡離這裡好遠好遠…………………….
上個月與主婦聯盟參訪法鼓山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