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13 18:55:07| 人氣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讓大隻雞慢啼 — 談遲語兒的語言評估與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洪志明、陳文男/台南報導】

台南郭綜合醫院復健科趙若婷副組長指出:人類大多仰賴以口說語言進行溝通,看似簡單也相當重要。幼兒的口語簡短,細分則可歸類為不同的溝通意圖,從一歲多會稱呼、叫人,逐漸會表達需求、對人發問,再到能約略描述事件,除了年紀增長、溝通的目的增加外,語言能力也逐漸進步以發展更高階的溝通意圖、進行更複雜的溝通。人類將語言做為溝通的便利工具外,也用語言來學習新的事物,因而語言和孩童的發展密切相關。遲緩孩童經常有溝通、語言或言語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問題的根本或是最早被發現的問題,因此語言遲緩不容輕忽。

根據統計,台灣孩童被通報遲緩的比率約介於千分之五點七至十一點一之間,以台南市為例,每年約通報有1600~2000名的發展遲緩個案。疑似言語或語言遲緩的孩童,經由門診醫師轉介語言治療師後,便要由訪談、問卷、互動觀察中,評估孩童的發展是否落後,試著找出可能造成遲緩的原因,同時做出適合居家進行的練習方法建議,再排定治療時間,有計劃地進行語言治療介入。每位孩童的發展情形皆有差異,但可由以下案例略知一二。

趙醫師舉案例表示,近兩歲的王小弟在父母陪同下,前來接受評估,王小弟在家作息規律、情緒穩定,聽得懂大人說的話,高興時會張口大叫,但要他學說話不是愣住就是跑掉。經過仔細地訪談和評估,確認王小弟的遊戲、操作行為和語言理解能力符合年齡發展,但懷疑王小弟的音韻發展稍慢,需要加以引導,因此安排每週半小時的治療時間,而配合來院治療內容,建議家長平時也進行聲音誘發練習、搭配合適的口腔動作遊戲,讓王小弟樂於模仿學習,並增加聽覺經驗輔助音韻發展。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之後,王小弟目前能說詞彙、也有簡單的短句能力,只是仍有一些構音不清的情形。由於王小弟的表達能力已逐漸跟上同齡水準,因此目前由家長於平時持續耐心引導,注意其語言發展情形,並建議四歲後再回診,追蹤構音情形。

趙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針對孩子的個別狀況,接受合適的療育,能有機會追上發展水準,或使遲緩狀況減輕,然而,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許多家長並未察覺孩童的發展遲緩,多是入學後與同儕相比,才發現發展上的落差。建議家長和師長多留意孩童的各項發展情形,適時尋求相關療育,以協助孩童順利發展與成長。


相片:台南郭綜合醫院趙醫師(上圖)針對遲語兒的語言…等治療,成效非凡。(記者姜四海現場攝)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