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15 14:44:40| 人氣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生兒抽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吳博銘醫師於昨日的記者會提醒家長指出,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新生兒觀察評估的重點在於有否固定呆板的動作表現,如:踩腳踏車,或是只有眼神渙散,特別應注意出現固定呆板動作時的嬰兒眼神是否有呆滯情形,如果有,就應該請醫師好好評估。

    吳博銘醫師表示,新生兒抽搐的臨床症狀,比起成人、甚至較大兒童都不典型,且年紀越小表現越不典型,抽搐多是以局部性為主,必須倚靠家長的良好觀察及醫師的警覺性,配合錄影腦波提供佐證。根據國外統計,平均要花費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找到癲癇的證據,進而及早治療,以避免留下後遺症。

    而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是因為腦部的抑制神經尚未成熟的緣故。成人的抽搐則主要是腦部受到創傷或缺氧傷害,多半為慢性病之併發症。吳博銘醫師說,新生兒發生抽搐的主要原因,以新生兒於出生過程生產不順所造成的缺氧性腦傷為最大宗,約占一半以上;其他還有中樞神經感染、電解質失衡與糖分過低及其他代謝性疾患等因素。如果新生兒因此發生抽搐,通常抽搐較不好控制,大多需要積極的介入。

    吳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抽搐發作後,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需長期門診追蹤,除了發作型態外,神經發展也是長期追蹤的重點,需要專業醫療團隊來積極介入,以維持兒童的良好神經發展。

    隨後本報姜記者提問:其症與氣候溫差,如冬天與夏天有否發生率?吳醫師表示,冬天恐較併發症之可能,而目前未有統計上之差異。


相片:成大醫院小兒急診部吳醫師(上圖右)針對新生兒抽做精闢剖析(記者姜四海現場攝)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