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0 14:49:40|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中隱藏的致命殺手:肝膿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衛福部台南醫院感染科李玫毅醫師表示,45歲的C先生,住在台南市,過去身體並無特別的慢性疾病。在一個炎熱的7月夏季,C先生突然出現忽冷忽熱,接著體溫高燒至攝氏38度多,並伴隨著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等症狀。原以為是單純的腸胃炎,C先生便自行至藥房購買藥物服用;然而,症狀持續約1週仍不見好轉。其高燒與身體不適的狀況愈形嚴重,C先生於是因數日的不舒服至本院急診求診,並進一步住院治療。

入院時C先生除高燒外,亦合併有腸胃道不適、上腹脹的臨床表現,且常規抽血檢驗呈現白血球及肝指數上升,故予以安排肝臟超音波及腹部腦斷層掃瞄,赫然發現有巨大的肝膿瘍。此外,在一系列的追蹤之下,患者的血糖值持續偏高,也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

因此,照會放射科醫師,緊急執行電腦斷層指引經皮穿肝膿瘍引流,並合併適當的抗生素療法、妥善的血糖控制,C先生的臨床感染症狀才逐漸控制且獲得改善。幸好立即接受適當的治療,否則C先生很可能在數日內因肝膿瘍感染導致嚴重敗血症,進而有生命危險。

其實肝膿瘍並非一個罕見的疾病。可分為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及阿米巴原蟲引起之阿米巴性肝膿瘍。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肝膿瘍,隨著環境的清潔與公共衛生的進步,在台灣地區近年來已十分罕見,因此,目前臨床所見肝膿瘍的案例大多以化膿性肝膿瘍為主。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當發炎甚至有囊泡、膿瘍發生時,患者可能僅出現輕微發燒、頭痛、全身倦怠等類似感冒、非特異性的症狀。目前成藥種類眾多且取得容易,若患者僅僅藉由成藥來緩解發燒、身體不適等症狀,往往會延誤就醫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臨床發現,幾乎六成以上的肝膿瘍患者本身具有糖尿病,一般認為與此族群的患者免疫系統功能較低下有關。至於細菌是如何跑到肝臟,常見有幾個原因:因(1)腸道感染而產生過多的病原菌,超出肝臟的抵抗能力;(2)膽道系統發生問題,如結石、腫瘤等因素,造成膽汁鬱積而使得細菌過度生長;(3)經由外傷、手術,病源菌直接被送入肝臟;(4)血行性細菌感染,細菌隨著血流接種至肝臟,並在肝臟進一步增長。此外,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其感染來源並無法清楚地確定。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