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16 11:28:30| 人氣1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南醫院引領醫騷台北以外地區第一家醫療院所獨步引進「微創半客製化主動脈分枝支架」成功從鬼門關外搶救拉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生死一線間,有位80歲陳姓阿伯是位罹患高血壓的老菸槍,兩年前在外院診斷出腎上型腹主動脈瘤 ,因動脈瘤位置含蓋腹部重要臟器血管,外院醫學中心告知需要手術,但困難度及手術風險極高,病人因害怕採藥物治療不敢面對。幸運的是病人活過兩年,因為腹痛再度檢查發現主動脈瘤早已擴大至12公分,不僅是臟器血管,連胸主動脈亦已擴大,病人及家屬更是陷入絕望,病人意志消沉,害怕這一顆巨大的動脈瘤隨時會暴破,伴隨著死亡!
 
    阿伯孝順的女兒後來打聽知道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偉華主任有不少主動脈瘤困難個案治療經驗,經門診諮詢,決定讓父親接受陳醫師建議的半客制化T型四分枝支架治療這顆讓大部份醫生束手無策的巨大胸腹主動脈瘤。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陳主任採用的T型四分枝支架,因為是一體成型的設計,只要能透過分支支架連接臟器血管,內漏機率可大幅降低,因為這瀕臨破裂的主動脈瘤,無法容忍任何內漏的風險。由於主動脈瘤長至 12公分,臟器血管的開口也遭到擠壓而角度改變,安南醫療團隊最終花了6小時順利完成這艱鉅的手術,失血量僅50毫升,所有臟器得以保留,病人術後立即順利拔管脫離呼吸器,且傷口微創沒有術後疼痛問題。
    陳偉華表示,截至2017年6月,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開展主動脈瘤微創治療已完成132例手術;其中66位(50%)患者年齡大於70歲,28位患者年齡高達80歲以上,而複雜性的主動脈支架修補比例高達 41% ( 54例),雖然複雜性比例高,但術後30天內死亡率控制在4%,遠遠優於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統計也發現,常規的主動脈支架修補,整體內漏比率2%,且大部份都不須後續再度介入治療,成果令團隊振奮,希望透過這位『特大』的案例分享,呼籲有胸腹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患者不要放棄治療,一些年紀大、有心血管疾病、抽煙、動脈瘤及剝離家族史的高風險患者,要及早篩檢,以免延誤治療。

生死一線間,80歲陳姓阿伯(中)患腎上型腹主動瘤,經安南醫院陳主任從鬼門關搶救,起死回生。(記者姜四海攝)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1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