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17 18:43:21|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輕人的大腸癌八成以腹痛表現易被輕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台灣秀場天王豬哥亮因癌病殞落,生命的流逝令人不慎唏噓。但藝人豬哥亮被診斷為大腸癌末期入院治療已一段時間,疾病的耗發非一朝一夕,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腸癌罹病人數的顛峰在60~70歲之間,然而,4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現大腸癌(佔所有大腸癌十分之一),且年輕人的大腸直腸癌較容易被忽略。

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佔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1位及第3位。根據民國106年5月4日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只有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於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統計103年發生人數已達15,764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4.7人),佔所有癌症的15%(每6~7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腸癌)。

台南新樓醫院醫務部長大腸直腸外科唐修治醫師以臨床收治情形表示,現在年輕人的大腸癌大多以腹痛表現(83%),其他如腹部硬塊或持續性腹漲也不在少數,更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因為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貧血前來檢查而發現。經由專科醫師的早期發現和處置,大腸癌並非絕症,目前需接受永久人工肛門的病例已經不到5%。據資料庫研究分析發現,50-64歲診斷為第1期的個案,幾乎不會造成壽命的損失,若診斷第2期,預計所造成生命的損失約1-6年,若診斷是第4期,生命損失達18-22年,診斷後預期終身醫療總花費也更多。

唐修治醫師呼籲年輕人警醒,由於年輕人的大腸直腸癌很容易被忽略,而且細胞分化上惡性程度高,發現時多數已經較晚期(其中十分之一無法手術治療),若能提高警覺早日發現而治療,則五年存活率可高達六至八成,一旦晚期才予以診治,雖是年輕力壯但五年存活率將小於15%。年輕人在剛踏入社會時就罹此病,可能對於家庭或社會造成無法承受的衝擊,因此,一旦發現相關症狀而且持續存在時,務必找相關的專科醫師安排大腸鏡或大腸鋇劑攝影。


相片:新樓醫院醫務部長大腸直腸外科唐修治醫師提醒大眾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異狀,方能起死回生。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