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30 14:55:45|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做個認識孩子的父母---我家有隻小霸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台南郭綜合醫院醫學部黃淨涓心理師指出:家裡有隻小霸王,常造成父母與學校老師的困優!小霸王泛指情緒容易暴怒、行事衝動不顧後果,什麼東西一定要馬上得到,若不如己意,就會一哭二鬧三打罵,像隻情緒怪物,把家長老師搞得七葷八素。家長試用逃避、討好或處罰等方式處理,卻無法讓情緒怪物停止作亂。上述的行為,孩子通常在「情緒管埋」和「衝動控制」方面出了問題。這些情節在臨床上常見,臨床心理師都會以專業的角度去評估,讓家長更認識孩子情緒行為模式。

同時也對家長進行親職教育,讓家長了解行為成因分為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大方面影響。生理的原因包含遺傳、基因、腦傷疾病、氣質等。心理的部份有學習能力、想法信念、挫折容忍度、情緒調節。社會環境的部份有家庭背景、管教方式、模仿學習、3C保母等。並非單純的一個原因造成問題,必須將這三個部份都納入考量。

情緒教養應從小且從家庭開始,「停看應」為父丹面對孩子情緒三字訣。當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失控或動手打人等行為時,家長不能比孩子更生氣,甚至動手打他。建議您可以做「停看應」三步驟。第一「停」:暫停一切危險動作,可以先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下來,深呼吸或是暫時離開現場;在情緒激動時,容易做出事後會讓自己後悔的非理性語言或行為。第二是「看」,亦是用心感受,往內感受自己的情緒,向外感受孩子的情緒。我們利用專注的技巧,用心聆聽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肢體呈現)!按著利用複述語句,去確認孩子的情緒與真正意思。最後是「應」,父母如何回應,我們不見得需認同孩子的行為,但同理接納孩子情緒,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了解他的困擾,當孩子有著被接納的感覺,才有機會引導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終結小霸王模式。

在這個追求甚麼都需要快的社會中,唯有良好親子關係需要長時間慢慢的累積培養。用心聆聽孩子的聲音,用心面對且接納孩子的情緒,有品質的陪伴,有規範的教養,並且與孩子互動時,語氣緩和、態度堅定地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著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有助於孩子日後面對挫折壓力時,有足夠能力管理情緒,繼而面對未來的挑戰。


相片:台南郭綜合醫院黃心理師,解析父母與孩子相處打破困擾,找回健康。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