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 “遠親不如近鄰” 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其實是用不上的.
搬到這棟公寓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當中除了3樓搬出去把房子租給附近的學生, 其他幾戶我知道都沒改變過. 但是我只認識3樓的王媽媽, 會認識王媽還是多年前, 有次我下班回家發現水龍頭沒水, 按了對面的門鈴沒有人在家, 我求救於3樓的王媽. 王媽一聽我來問沒水的事, 馬上回頭對著屋裡喊 “老頭! 你幫忙到樓上看看怎沒水了. 王爸很快出現馬上跟我去我家. 二話不說的蹲在馬桶旁邊, 打開鎖死的螺絲, 將水管的空氣放出來, 沒一下水就出來了, 我一再的對王爸說謝謝. 王爸還反而不好意思. 一直說 “不客氣”.
多年來我上班都是早出晚歸, 其實跟鄰居的互動是少之有少. 記得多年前有次我到了辦公室, 才想到瓦斯好像沒關, 10點多為了安心, 我飛奔回家,到家時, 大門沒關有個女的抱著小孩站著, 我側身走了進去, 忽然後面傳來那女的聲音, “你找哪裡阿!” 挖咧! 我住幾年了, 他竟問我找誰.“我住4樓的, 請問你是…..?’喔! 我是5樓的, 拍謝, 沒看過你.“哪裡! 沒關係!” 說完我直接上樓, 以後也沒在遇見過.
在這住了十幾年, 樓上樓下互不認識………..昏豆!!
記得我小時候, 住在堤防附近的L型木造違建時, 房子前面就是一片空地. 附近的人家說話大聲點都聽的到. 每家的媽媽還可以在各自的廚房邊煮飯邊聊天. 最記得夏天的晚上, 老爸在吃完晚飯後, 都會一手拿著扇子一手提著 “椅條” 坐在空地邊跟隔壁的阿土伯還有早忘了名字的阿伯 “開講” . 他們三五成群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那時我如果還粘著阿爸, 阿爸都會要我跟哥去玩. 老爸會說 “去!去!去! 麥電在聽話賽” .不過我通常也沒蛇麼耐心呆在阿爸身邊, 早一下子就跑去跟其他的小朋友玩, 有老鷹抓小雞, 捉迷藏, 騎馬打仗. (都是跟哥一起) 大人聊他們的, 小朋友也開心的玩. 真是不亦樂乎.
最記得有次哥他們還跟空地另一邊的眷村小孩吵架, 他們還相約回家拿棍子, 後來也不之誰洩密, 被大人阻止了. 不過聽說那次雖然沒打成, 但是只要互相有人烙單都會被對方修理. 所以仇越結越深……….哈哈
第一次到眷村人的家裡, 是因為二姐他同學吃了媽包的粽子說好吃. 媽讓二姐再送幾個去, 我跟二姐一起去, 結果沒幾天他同學家回送了包子. 也因此我才開始不在那麼討厭外省人………….哈哈!! 夠現實吧!!
說真的現在生活在都市叢林裡, 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 不要說是鄰居,就是親戚彼此的互動也是少之又少. 整個社會在改變, 想回到以前那種敦親睦鄰幾乎是不可能. 所以我猜, 現在的小朋友應該難以想像, 以前的鄰居可以有那麼多互動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