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後一個月,12月算是在生活上多方面嘗試接觸些新東西
1.脫毛2.韓文3.英文會話
在日本的電車上幾乎一年四季可以看到脫毛(除毛)沙龍的廣告
這些廣告的初次金額都寫得相當低,每每看得我心動
但一直以來沒有實際去到店家體驗,於是終於預約了TBC的初次脫毛方案
還有去試聽英文及韓文都在上野這邊解決
一般到上野很少會看到正面,不過現在上課通學都會看到
山手線的小變化,不再顯示是幾點幾分到站,而是改為還有幾分鐘到站
先來分享除毛
1.TBC除毛
我去的店家是TBC,預約方案是腋下500円跟送洗臉皂
去之前要先將毛髮留在1mm-2mm的長度
TBC在日本是大型連鎖的店家,有女性專用跟男性專用的除毛
每一次廣告的初次優惠內容不一,但是大部分皆是500円
網路預約之後前往店鋪,會先進行說明跟看影片
影片內容會介紹毛髮的生長週期以及TBC使用的除毛方法
說明諮詢是會聊下以前是否有接受除毛的經驗跟想來除毛的想法
初次體驗通常實施的療程部位在腋下
更衣好後到房間,就由工作人員處理確認狀況
我使用的是TBC超級除毛,是TBC自豪有140年以上的美容電流除毛
使用針將毛髮連毛囊整根夾出來,接下來就不會再生長了
不過要記住是毛髮有生長週期,處理完的毛髮雖然沒有了
到下一個周期又會有新的另一批毛髮長出來
所以還是需要定期去做除毛的,這個日本所謂的美容電氣脫毛比我想像中的還痛一些
但是是可以忍耐的,就是電流在通過去拔出來的時候會有刺痛感
工作人員在幫忙處理毛髮時會一邊聊天詢問預算
等到療程結束後冰敷的時間,他會去按照預算跟毛髮量建議要買多少根的方案
TBC的電氣除毛是以1根多少錢去計算的,另外還要加上回去用的冰敷膜
日本的除毛沙龍加起來金額其實真的不是像看廣告那要會心動的價錢,而且我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
所以沒有花錢買下去,碰到這種情況可能還是要事先想好多一點的拒絕方式
我可能說法不夠有力,花了一段時間才從TBC脫身而出....
有預算的話又能永久除毛,選TBC會是不錯的選擇
脫身出來很累到31冰淇淋吃冰去XD 趁冰雪奇緣杯子結束前~
2.K Village韓文
在許多地方都有韓文教室,標榜一堂課500円(不含稅)/1小時
不需要入會手續費,一個月繳2000円(不含稅)的會費
課程的話有分團體和個人,團體才是500円,最多約6-7人
第一次體驗不用費用,不過不是隨班旁聽
而是由櫃檯老師說明教下母音這樣的短暫體驗
當天報名後第一個月會有些優惠,教材是K Village編制的,費用另外
選擇固定的班,之後如果有事可以在系統上調課一次,對照所有班級的進度表
自己篩選要調課的班級
我去的是上野教是有2層樓,教室一間間隔出來,隔音其實不好
可以聽到其他老師的授課聲音,但是因為是低價的也沒有什麼好說
表定1小時,但看老師多半在50-55分鐘就會結束
因為老師們都要接著下一堂課
老師們都是韓國人也都很客氣友善,不懂得也樂意講解
在日本以這個金額學語言真的算便宜了,付費方式是每個月扣信用卡
來上野上課後有時下課跑去看看萬波的飲料
喝了期間限定抹茶黑糖拿鐵~茶粉有點重沒有很喜歡
3.ワンコインイングリッシュ/One Coin English 英文會話
在日本不常用英文,覺得英文能力退步不少
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決定去上課~讓自己有些時間可以練習口說
而且One Coin English也是一樣一堂500円(不含稅)
不過就要入校手續費,報名的上野校是新開幕所以有減免優惠
優惠一定都是當天試聽完決定報名才有的,日本這方案真的很賊...
這裡的話試聽就是到教室跟其他學生上了,實際看老師跟同學的互動
老師都是外籍師,只要英語好並不限國籍
遇到的老師是美國人,人挺不錯
但是發現一個難處是要去很努力聽日本人同學的英文
有時候我真的是馬上反應不過來,多少口音還是在
不能說他們英文不好,懂得字彙量是不少的,只是日文發音導致口音問題
除了課程費用外,也是一個月要2000円(不含稅)的會費
非常不好的地方是若有事要調課還要繳一個月費,才能享有調課2次吧
所以若真的1個月需要缺課一次,就直接放棄那堂課比較划算
這類型的課程若是之後有長期不能來上課的話是可以提出休息
但是每個月的會費一樣都要繳錢,One Coin English是戶頭扣款
開始上課日由自己訂,考量1月有遠行計畫安排2月才開始上
教室就在御徒町車站,步行沒幾分鐘就到很便利
試聽完後買了車站外的可愛熊貓燒,口味有很多種
可以自行決定數量分配
這個月外食比較多,有的時候晚了不想吃太多的話
在許多車站有分店的Soup Stock挺棒的,日本朋友也推薦
但我竟然第一次來吃 笑 一碗湯裡面有料可以增加些飽足感
搭配飯的套餐也是有的,只是價錢不是說太便宜,對我而言偶爾一次就夠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S1lxb2J1L0ZtL0xYdkNzNDllZ0djUT0iOw==.jpg)
年底破費就很多,6月換的新手機竟然落水螢幕就此掛了...
花了些時間終於找到可修理的店家
手機使用的是google的Pixel,日本國內有專門修理的是iCracked這間店
專門修理iPhone跟Pixel,先打電話預約告知手機狀況
指定時間到去把手機給店員,讓我先去附近晃一下
40分鐘後手機復活了~~還好換個螢幕就可以修好
雖然花了15000多円,至少免得再買一支新手機(汗)
安下心後去有樂町的鮮芋仙吃芋圓
很久沒有吃鮮芋仙了,但是不喜歡芋頭感很重的芋圓
台灣甜商店比較對味
有時候下班後會去外面吃點正餐,挺喜歡吃日式定食
像和ごはんとカフェ chawan這些店,飯跟味噌湯可以續
紅虎餃子房的擔擔麵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R2NDc3Y2MEhrcHgyTUllMXNWZmdaMD0iOw==.jpg)
也有在考慮再去上些更專業的商業日文
去到了之前池袋上課的教室,不過後來時間安排上
短期內可能時間不夠,又要一下付學費
就決定過幾個月再看看了
難得到池袋就來買沒喝過的珍奶店,受女生歡型的Tapista
在日本也開了越來越多店,杯子的圓圓身形跟粉色系
吸引了許多日本的少女們成為顧客,味道也是還不差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Qms2dGNXRmRRQWpnYzJycmRMZmg1TT0iOw==.jpg)
特別去一間在池袋受OL和女學生歡迎的咖啡廳
特別是中午的餐點使用了許多蔬菜,擺盤時髦又健康
店家裝潢用了很多木製的家具,別有氣氛
但我來的時候是下午,只有甜點的營業
除了甜點,一定要點一杯飲料
點了巧克力布朗尼蛋糕聖代,可能因為冰過的關係,巧克力蛋糕有點硬
又加上味道比較偏苦一點,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
不過店家環境跟整體感覺很適合跟朋友結伴來吃飯或下午茶兼聊天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RGZocWIvdXFBSmthbjlmLzRGZnVncz0iOw==.jpg)
提到珍奶,除了路面店家,超商的珍奶也是推層出新
而且連黑糖版本都出來了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Q1hXLzYwdzQrUXdwTmxTSW5kRVpFQT0iOw==.jpg)
GODIVA跟LAWSON又再度推新商品
想到荷包最近的系列都沒有買了,有一款巧克力熱飲創了新話題
其實就是將GODIVA巧克力棒融入牛奶泡出巧克力熱飲
一杯要價還不便宜...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T0ErOE9vUG9xTHRIUG4wY3hoSnlUMD0iOw==.jpg)
上網網購買的美髮器,有了他們整理起來頭髮更便利
雖然平日還是沒什麼機會用到 笑
SALONIA有好幾款商品,外型簡單低調又不失質感
價錢算不是很貴,用起來也恰好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UGxBazZ3eUVIcmNUQjNTR0hVR3F6ND0iOw==.jpg)
來到12月下旬,天氣越來越冷
Uniqlo的發熱衣是一定要買的,過往累積下來保暖衣也挺多的
這款新推的超極暖保暖程度又更升級了!褲子也有推
當然厚度比以前的款式後,但真的保暖不少,趁著特價幫人買也順便幫自己買了
12月也是忘年會的季節
去參加了有往來關係的公司舉辦的忘年會
地點辦在我想去看看的Park Hyatt Tokyo,很大排場的在宴會場吃飯
還有精彩的表演秀
餐點是以法式為主題,本來怕自己吃不慣
但是每一道都很順口
並不會有一些讓人排斥的異國料理味道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ZFkyS2ZQWS9laFE1RG44dXFQL016RSsxK2ExU3hFUTA2UWRtbndwbjFSMD0iOw==.jpg)
最後還有玩了抽獎活動,跟看了中國的相聲
雖然什麼都沒有中,不過回去時每個人都有一袋伴手禮
非常的貼心,覺得海外企業要做到有日本企業的規格跟禮貌水準是件不容易的事
從2019年的上半年開始有了認真想要換跑道的念頭
經過了半年下來,也更加確定這個想法沒有改變
雖然對於想走的路還不是很明確,加上手上還有些業務
不是說想走就走,一定是擔著責任將手上的工作做完才是原則
當然要離開舒適圈是一個掙扎的選項
但想利用僅限的時間再嘗試做些變化跟挑戰
接下來還是繼續邊工作邊摸索,跟做些準備
畢竟若辭職沒有收入來源還是會有點麻煩
而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做好時間的掌控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