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機緣,能夠在眼前目睹一場傳統的迎婜儀式
來自屏東的女方準備了一葡萄串的嫁妝
臉盆、甜糕、棉被、小凳子...
男方則是派了迎娶車隊,備妥車久候仍在扮妝的新娘
新郎看上去應該不出二十五,額頭上斗大的汗珠透露了他焦急的情緒
白手套和領花,車隊上綁著的甘蔗
這兩家人好像都是傳統的閩南家族
在等候的同時兩方都為了彼此準備不周在抱怨
新郎的臉上滿是苦笑
不就是結婚嗎,哪需要那麼多的繁文縟節
在我看來只是在拖延兩方成為一家人的時間而已
多年後,會不會有人還記得這樣的迎娶儀式當中所有的細軟
我相信今天的準備方法絕對迥異於一、二十年前
最明顯的就是汽車和排炮取代了花轎及瑣吶
如果以後流行的運輸工具是飛機
婚禮就得在蒙古的青康藏高原舉行了
新嫁娘總算下來,難為她了
光是婚紗選擇的米黃色就讓親友詬病到翻過去
連腳上穿的鮮紅色高跟鞋也因為悖於傳統規定的顏色而被唸的亂七八糟
我的天哪...我想他們要成為一家人的時間大概又要再往後延了
但傳統儀式繁複歸繁複,還是有它令人動容的畫面
新娘在費盡千辛萬苦坐上迎娶車輛後
車子離開的同時,將手裡握著的束扇往車外丟
在場有經驗的說是代表和娘家的緣份”散”了
由娘家的男丁去撿拾,妥為收藏
娘家的媽媽再望車上潑了一灘水,應驗了那句俗話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迎娶的儀式就到此告一個段落
有經驗的又說道,其實他們省略了好多的步驟
該放鞭炮的結果放排炮,嫁妝裡也是缺東缺西
如果省略了一些細節不會遭天讉
我相信有一天所有的儀式都會簡化
可能會變成婚禮前一天新郎跑新娘家樓下
大喊著”明天要結婚了,記得穿婚紗啊”
隔天蓋個章就大功告成
人去樓空的Lobby,方才的熱鬧氣氛仍留著餘溫
傳統的結婚儀式主角並不是兩個新人
而是彼此的父母和親友,辦的愈盛大就愈有面子
舞台上口沫橫飛的永遠是與婚事八竿子打不著的主持人
新人的任務就是乖乖站著,在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裡當木頭人
到底,結婚的是誰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