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一家三口正一邊吃晚餐,一邊看卡通「閃靈二人組」,突然畫面出現一幅畫,孩子們大叫:「媽咪,你看,是吶喊!」
卡通中的主角,買了一幅小小的畫,正是孟克創作的那幅「吶喊」。當我們在翻畫冊的時候,這幅畫深深吸引住我們。無論是紅色、黑色等主調色彩,或是整個流動的畫面,或是那人物扭動的模樣,都讓我們覺得這幅畫很特別。而且,我們一致覺得,整個畫面清楚讓人聽到那個人在「吶喊」。所以,覺得這個題目取得很名符其實,加上表現手法特別,色調強烈,也就因此深刻印在腦海裡。
於是,當電視上出現這一幅畫的時候,孩子們輕易的就能夠辨識出來。
但是,其他畫家的畫,就不見得能夠辨識,孩子們常常會有點猶豫的問:「ㄟ!這個好像那個什麼莫那還是莫內?可是,又好像是那個雷什麼的……」
他們「認得」的畫,除了這幅「吶喊」,就是幾張達利的圖,因為那風格太與眾不同了,勉強要再說的話,也只有梵谷的「向日葵」。
不過,最近又有一幅畫,讓兒子深深記住,因為這幅畫,害他們班的同學被老師罰站,所以,對這幅畫印象深刻。
那幅畫就是梵谷的「星月之夜」。
在他們的藝術與人文課本裡面,有一段在介紹西洋美術,其中一頁印了幾幅名畫,有穿著優美曳地長裙的女子,也有全身赤裸的裸女圖。
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帶著同學一張張看過去,解說只提到是誰創作的,屬於哪一時期的作品。
第一張是裸女圖。
同學立刻喊:「老師,她怎麼畫沒穿衣服的?」
老師回答:「對啊!她沒穿衣服。」
第二張風景,沒問題。
第三張是是穿著長裙的女子,同學又有疑問:「啊!這張有穿衣服!」
老師沒回答,瞪了同學一眼。
第四張,又是一張裸女圖。同學又發難:「這張又沒穿衣服!露三點!」
老師立刻喊這位同學到後面罰站。
兒子的評語是:怪了,就真的沒穿衣服,真的露三點啊!他又沒講錯,老師幹嘛叫他去罰站?
接著,介紹另一張圖,就是梵谷的「星月之夜」。
老師問:「這幅畫,你們有什麼感覺?」
同學甲回答:「畫得好亂!」
同學乙回答:「好可怕!」
老師立刻解答:「亂講!什麼叫好可怕?這幅畫應該是『寧靜』的感覺!」
同學們鼓譟起來,每個人都覺得不是亂就是可怕,哪有寧靜呢?結果那位第一個說「可怕」的同學,也被叫去罰站。
兒子講到這裡,有點忍不住笑了出來。
兒子問我:「老師不是叫我們講感覺了嗎?可是,我們真的只感覺到可怕,她又生氣了,為什麼?為什麼一定必須是『寧靜』呢?為什麼沒感覺到『寧靜』,就被叫去罰站呢?媽咪,那你看這幅畫,妳的感覺是什麼?」
我看了看課本上這幅畫,我只能誠實說我的感覺:「我感覺畫這幅畫的人,心情好像很亂,他好像想要表現自己腦袋一團亂的感覺,所以天空的線條是捲來捲去的。雖然夜晚每一戶人家,好像都在享受寧靜的夜晚,但是,他似乎無法像他們那麼寧靜。給我的感覺是,有點不舒服的感覺。」
「你看吧!你也沒感覺到寧靜,對吧?那老師既然要叫我們講感覺,又不讓我們講真正的感覺,那他乾脆一開始就公布答案,大家照他的答案講就好了啊!不然,每個人的感覺一定會有不同的啊!」兒子雖然說的有點忿忿不平,不過,似乎覺得幾幅畫卻害兩個人被罰站,也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說著說著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翻了翻世界名畫全集的畫冊,翻到梵谷「星月之夜」那一頁,讀了一下背景介紹資料,以及對這幅圖畫的解讀,果然,唯一的評論,就是老師說的標準答案,這本書裡面說,這幅畫在表現夜晚的寧靜。
如果藝術是有標準答案的,我想藝術就不會那麼吸引人心。同樣一幅畫,就不會讓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感動,甚至有了標準答案,就可能失去了感動。藝術教育難道只是要讓孩子在「星月之夜」這一題的填充題裡面,填上「寧靜」,在莫內的填充題上,填上「印象派」嗎?
記得年初的時候,我曾帶孩子去花博展參觀,其中有一區,說是把那些樹、花,排列成梵谷的名畫。我們站上去看了很久,感受不到梵谷的感覺。孩子們疑問的說:「哪裡有梵谷的畫?我怎麼都看不到梵谷的顏色?」
我想,我要的藝術教育是這樣的,是提升一個孩子對藝術的感受力,他可以從那些顏色、線條、風格,感受到一些東西。不用管梵谷屬於哪一派,而是梵谷給我的感覺是什麼,我看到某些東西,我可以直覺到梵谷在不在那裡。我感覺到的梵谷,可能跟你感覺到的梵谷不同,但是,沒有關係,我用我的方式愛梵谷,你也可以用你的方式愛梵谷。
我不希望藝術教育,只是一題題的填充題或選擇題。
我希望藝術教育,是孩子在電視上驚鴻一瞥發現到的驚喜。是孩子在天空中飄過的一片雲裡面,看見雷諾瓦。在花草之間發現梵谷,在餘暉落下之際,想起莫內。在拼拼湊湊之間找到達利,並且感受到快樂。
因此,我很憂心於現在的教育。
我相信教改想要得到,與我想要的結果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帶領的老師,並沒有足以引導孩子們的那種素養,依然用填鴨式的教法來教藝術的話,再多的教改,或再多優秀的課本,都是無濟於事。甚至會踐踏藝術,扭曲了孩子對藝術的直接感受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