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我們相信──當知識經濟時代來臨,資訊科技帶動人類學習型態轉變,相對的,過去「日復一日,始終堅守校園崗位」的教育工作理念是亟待充實與改變的,唯有不斷開放創新與學習分享,才能順應變遷以維持學校的永續經營,塑造出具競爭力的新時代學子。
這份緣,我應該感謝兩位富遠見與執行力的校長─幸福國中林逸青校長、中壢國中賴銹慧校長,她們自動報名遠赴台北市參加「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還有大崗國中接續辦理的本縣「優質學校行政及教學卓越觀摩研習」,感受激動之餘更轉化為實際行動,聯絡其一獲獎無數的內湖國中表明進一步的師生參訪;而內湖國中趙雅鈴校長爽朗的應允和積極的接待準備,才讓我們桃園縣兩校十九位教師有了一趟豐富感動的校際深度參訪之旅…
那是一個舒適的冬季早晨,暫時放下手邊的事務,滿滿內心的喜悅與期待讓我們一行人(校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教學組長、衛生組長、資料組長、英語科與社會科召集人,和我訓導主任)感覺中壢至內湖的距離彷彿隔鄰,約略一個鐘頭便至目的地。原本想像內湖國中會是建築嶄新、科技與企業化結合的園區,但當我抵達時,映入眼簾的斑駁建築與盎然綠意卻是我對它實際的第一個印象,感覺與長達七十二年歷史的中壢國中校園相似極了,當下更勾引我無限的好奇心與疑問:如此「歷史悠久」的學校與建築又如何在其他新近學校激烈競爭下,展現特色與績效,學生連五年爆滿並教學與行政獲獎無數?這點正是我進入中壢國中服務後日夜思索解決的課題之一。
值得一提的,湖中校門雖平淡且舊,但高懸門牆的幾面亮晃晃的績優獎牌在朝陽映照下相對搶眼,足教過往家長與訪客輕易地相信這應該是一所「績優」、「卓越」的學校;我們都知道,他們師生上下近年來戮力獲得的許多卓越獎項,這些本該公諸外界,教家長與社區都能明確知悉而建立對學校的認同與向心力。這樣的設置給我的啟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當應自信且勇於行銷,讓外界感受到學校的成就與企圖心,可能產生的效應便如同大伙兒都耳熟能詳的「自我應驗預言」,當自我與眾人都肯定這個校園,那這校園的相關人事物便會誠如預言而神奇地持續進步與創新發展,所有人皆互蒙其利。
接著我們進入校園,清楚明確的雙語標示加上湖中學生禮貌且熱情地協助指引來到校長室。輕揚的音樂與淡淡的茶香瀰漫,趙校長顯然已久候多時,我們寒喧幾句後幸福國中團隊到來,便開始今天正式的參訪簡報。內湖國中的各處室主任席上一字排開,個個自信的臉龐與洪亮的自我介紹教人印象深刻;而久仰大名的趙雅鈴校長則一襲唐風套裝,紅色滾邊增添現代感,清晰的簡報穿插著許多日常生活裡真實發生的笑話,讓與會人員莫不感受她的言語媚力與教育熱忱。從湖中卅五年的過去到現在,從街坊口傳的「流氓學校」蛻變至台北的「優質學校」、「永續生態校園」,從學校行政到教學與學習,趙校長如數家珍地侃侃而談,簡報中也說明了她擔任校長至今(這也是她初派的學校,之前曾任國高中主任,資歷可謂相當完整)治校理念的轉變與演化。值得學習的理念與作法有以下幾點:
一、 校長帶動行政人員常以「核心決策→行動方針→有效運用人力」模式思考事務規劃與執行,建立系統性、創新性、永續性的校務經營精神。
二、 透過有企圖心、奮進的、效能的行政工作人員,支援並帶動基層教學團隊,鼓勵領域對話與教學研討,參與校際競賽與評比,去年參加台北市優質學校評選即囊括「行政管理」、「課程發展」、「校園營造」三項大獎,藉以培養教師專業自信感及優質形象,並因此獲教育部三千多萬元的校園改造經費,老校得以「新生」,擺脫七十年代「流氓學校」之不良校譽。
三、 幾年前校內便自主辦理「教師評鑑」,迄今校內已約有百分之九十六的教師群自願參加,透過評鑑、討論、回饋、修正,具體提昇專業教學,這個比例在台北市應是獨佔鰲頭的。
四、 推動建立「行政數位典藏資料庫」,要求所有行政人員於活動進行同時,確實上傳所有資料與辦法,降低交接障礙,凝聚組織智慧並建立組織分享氣氛。
五、 運用家長會十萬元以下的小額捐款設立「轉角藝廊」,成功地創意營造閒置空間,成為另類教學與學習的方式。
六、 從正面思考模式處理教育事務,比如校園訓輔理念以「積極鼓勵」代替「消極懲罰」,確實相當程度降低師生衝突,正向引導學生良善表現。
參訪中,我們也實際走訪校園,來往的師生精神抖擻,笑靨相迎,自信與活動自然流露。徜徉在知性與感性的校園情境裡,教我總尋得許多創意點子:以學生活動作品美化教室牆面、古典音樂替代制式單調的鐘聲、有趣的步道命名拉近師生與這座朝夕相處校園的距離與情感、豐富的生態園區提供實地教學與學習的空間等;我相信,這些靈感與觸動早深植諸位參訪者的心中,潛沉而為日後推動相關業務的經驗與智慧。此刻我才驚覺,或許,這便是賴銹長積極帶領我們走出校園的初衷吧…
時間一晃眼即逝,在趙校長簡餐招待後的午時,我們便結束參訪行程,臨行前趙校長仍不忘提醒我們與湖中驕傲的校門合影,永遠記得這座校園,她的翩翩風采與談吐氣度始終縈繞腦海,歷久仍鮮明彷彿昨日。回程後我們中壢國中所有參訪教師擇地即時地進行了檢討與分享,除了交換許多不同角度的觀察收獲,對照自己學校制度與活動可行而未行者,大伙兒莫不慶幸得以出門參訪的機會並感激校長的用心良苦,今天的所見所聞確實可能是我們終日堅守校內工作崗位卻難以體驗省察的。
緣續:如同教師的進修與研習,「校際參訪」應該是行政人員與教師群走出本位,透過觀摩他校進行自己教育工作的「體檢」與「試驗」,這是最真實且直接的省思工程。一位成功的教育領導者應洞見觀瞻,建立校際參訪機制,讓教師與學生都可以藉由交流互訪來拓展並豐富視野,補充自身條件與經驗的不足,方能凝聚開放多元、積極分享的校園文化,營造和諧共識、反省實踐的優質學校。
這是一段追求卓越,永續經營的教育歷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