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9 01:10:15| 人氣35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拉哈爾茶館的陌生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拉哈爾茶館的陌生人-攻訐佔盡便宜又缺乏同情心的「大美國主義」

「911」後,美國應該反省自己為什麼遭到那麼大的仇恨。

還記得美軍攻打伊拉克時,我和同事起了爭執。我們為了美軍該不該攻打伊拉克而起了口角,我的立場是:美國為了石油,假借「海珊發展核武」而攻打伊拉克,實在很沒品。我的同事則認為美國是世界的老大哥,有義務維持世界和平。這是2001年的事,時過多年,我的同事已經改變當時的立場。在2008的某一天,走到我身邊說:「凡事也不能只從美國的角度看國際情勢。」我看了一下他,嗆他,你當時還為了「大美國主義」而和我鬥嘴呢!他很不好意思地說:「有嗎?」

「拉哈爾茶館的陌生人」 的作者Mohsin Hamid是巴基斯坦人,出生於人口有八百萬的第二大城-拉合爾。後來赴美留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深造,取得法學博士的學位。之後在曼哈頓的財務管理公司擔任財務顧問。現定居倫敦。為何要特別提起Hamid的背景,是因為「拉哈爾茶館的陌生人」一書筆下的主角-成吉思-幾乎就是作者Hamid本人的化身。成吉思,一個巴基斯坦已沒落的仕紳階級的後代,一個得在學校打三份工的留學生,從普林思頓畢業後,進入曼哈頓一家財務公司擔任管理顧問(專門告訴客戶其公司值多少錢)。這個名為Underwood Samson(簡稱的開頭是U.S.)的公司,本身未從事製造業或生產,卻是美式全球資本主義的象徵。一個力爭上游、來自第三世界的外國人,眼看就要熬過最苦的日子,完成人人嚮往的「美國夢」,卻毅然放棄多年來在美國所努力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成為反美的激進份子。
故事就是從拉哈爾的一間茶館開始的。茶館裡坐著一位大鬍子客人,滔滔不絕地向隔壁的美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於是讀者明白他就是成吉思,逐漸了解他的過去,他的愛情,和他對美國「由愛轉恨」的過程。「拉哈爾茶館的陌生人」一書,對「大美國主義」是強烈批判的。一個已經實踐美國夢的新移民,搖身一變成「把鼓吹巴基斯坦跟美國劃清界線當作自己的使命」的激進教授,書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嚴厲地批評帝國主義:「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一樣,隨時能置別國公民於死地,並讓那麼多遠在千里之外的人擔心受怕。」成功地塑造了成吉思一角色。「911」在書中也是個關鍵時間點。「911」之後,成吉思不只一次在紐約街頭被路人辱罵,在公司也成為眾人交頭接耳的對象。成吉思開始蓄鬍子,作為抗議的方式。此時美國則完全陷入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氛圍中。在某次前往智利的公差途中,他恍然大悟,他不能悖離家鄉面臨戰火威脅的家人。他決定毀了「美國夢」,不再做美國的僕人,回到家鄉。書中的另一個角色,成吉思渴慕的白人-艾芮卡(Erica, America的諧音),始終活在死去前男友克里斯的回憶裡,無法自拔。甚至在做愛時,都要把成吉思想像成克里斯才能「進入狀況」(也只做了那麼一千零一次)。艾芮卡對過往的迷戀,如同沈迷於自我價值(「大美國主義」)的美國人,是無可救藥的。最後,她進入療養院,選擇了自殺。書中大鬍子男人(成吉思)在茶館裡聊天的對象,是個美國籍的陌生人,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但是我們從成吉思的獨白裡,推敲美國人的種種反應。他們的對話從傍晚到黑夜,從店裡人來人往到打烊,從陌生人開開心心到緊張兮兮。書末,在異鄉如同陌生人的美國佬,心中威脅感油然而生,故事就在陌生人「可能」亮「槍」殺死成吉思的緊張氛圍中結束。

我們為什麼要以「美國本位主義」來作為自己的觀點呢? 「美國價值」和「美國夢」究竟是美夢還是惡夢,去問問伊拉克亂葬崗下的屍體,或者連瓦礫堆都不剩的世界遺產吧!

美國,該不該為地球急遽暖化、環境惡化負最大的責任?

美國,又是以什麼角色在干預台灣海峽的情勢呢?

台灣,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美國本位主義」發展下的「伊拉克」或「巴基斯坦」呢?

台長: splashing
人氣(35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有書有贏 |
此分類下一篇:宛如A片的現實生活,是阿莫多瓦的生活切片嗎?
此分類上一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石頭鎮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