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看到一篇松本清張的短篇小說〈卡爾內亞德斯的船板〉,故事主角是一對日本史學界的師徒,老師在二次大戰期間大力提倡國家歷史論,正符合當時軍部的需要,亦在戰時的日本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日本戰敗後,老師及其右派學說便遭到放逐;學生本為老師的得意門徒,但在戰後卻悄悄地向當時流行的左派史觀挪移,並因編寫代表進步派的歷史教科書與參考書而名利雙收,後來他受老師之託,幫助老師回任教授一職(礙於尊師重道的倫理),沒想到,看似固執的老師回任教職後,竟也轉變自己戰前的治學方法,開始傾向左派史學,並以「史觀這種東西是活的,並不是既定的,它會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它不是死的,隨時都在前進」的理由來反駁學生對其學術轉向的質疑,其實老師是想附和盛行的左派史觀使自己重獲財富、地位;不過,後來他們師徒卻遭受學術生涯上的重大危機:日本文部省開始打擊進步派教科書,也就是日本的國家機器開始反對社會流行的左派學說。這時師徒兩人再度同時想要轉向、拋棄進步派學說…
以上並不詳述故事情節,只聚焦於史學家及其史觀的關係。無疑地,松本清張這篇小說一針見血地點出學術界裡立場游移的現實面,這情況不只在史學界,也不只限於哪個國家、哪個時代,只是他剛好以史學界為例,就更能引發我的思考。人的思想、態度、立場或史觀的轉移可能是為名為利,也可能是隨著時代氛圍而不得不或不自覺地流轉;某人的學術(或思想、立場)轉向,究竟是因為他所宣稱的理由還是因為他所說不出口的意圖、甚或他本人也所未知的蒙昧不清的原因、又或是時代、社會的改變讓他有了轉向的機緣?我想有時當事人也釐不清真正的因素,就像我總在回想自己身份認同轉變的契機。
另一個思考是關於史觀與史學研究方法,「歷史就是過去與現在的不斷對話」或「史觀是史學與時代之間的互動」都說明了史學乃帶著現世的眼光去觀照過去,我們盡可能地蒐集材料準備說一個前後邏輯一貫的故事,材料也許是經得起考證的,邏輯法則也是舉世通用的,但是說出來的故事卻沒有絕對的正確性,總有別人能說出另一個言之成理的故事,這就是既弔詭又難以駁斥的後現代史觀。身為研究者,的確得時時提醒自己深受環境背景的影響,明瞭所受的侷限後,為所當為。只是,在這個詭譎多變的世界,堅持某個理念、矢志不移的人得具備近乎宗教家的精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