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8 13:55:15| 人氣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去名與命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天都是平常日子,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我都在一邊掏空我的生命,一邊積累另外一種生命,仍然忙碌不已,忙到沒有時間把探索館的部份寫完,忙到照片積了一大堆,忙到家裡永遠髒亂不堪,忙到想去捐血但因為太虛了被打槍

好消息是清明假期疑似被"問到了"的祐伃終於在小阿姨給的淨符燒了擦過身體,還有請婆婆跟兩邊的祖先知會一聲以後,燒了三天以後於降了下來,也不會再半夜哭著叫"不要"與"我要回家"了,當下可真把媽媽給嚇壞了,又在家裡看到了一個閃過的黑影,膽小的媽媽其實是有點怕的,但是那時候真的有點生氣,雖然照一般的說法應該是被家裡的祖先問到了,有點想脫口而出說:"不管祢們是誰,不要欺負我女兒, 衝著我來吧!"那是我當時內心真實的想法,不過我沒有脫口而出,因為來看祐伃的搞不好是婆婆那邊的曾祖父或曾祖母(祐伃生平參與的唯一一次掃墓),祂們想必只是想看看可愛的小曾孫,不是故意要嚇她的吧? 到底這種事情該不該信呢?我想天底下的媽媽都和我一樣吧,只要寶貝可以好起來,什麼都可以去信去試的吧?很玄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剛好,拜完當天(也就是淨身了隔天)燒就退了,只剩黃鼻涕而已,也不哭鬧了,在半業裡看到自己的小孩突然立著坐起來大哭說:"我要回家"時真是有點詭異,不管信不信,以後還是小心為吧?

我等於是參與了祐伃整個在學說話的過程,所以媽媽跟別人比起來更聽得懂祐伃在說什麼(雖然她的口齒已經超清楚,但畢竟沒辦法總是說出語意很清楚的句子),有些語言也是媽媽形塑的 ,(就像每個媽媽都有自己跟自己小孩說的一套寶寶話一樣),但有些東西是媽媽給她名字以後她又重新(或是部分)命名的

當我觀察到這種現象時,就一直想到Harold Bloom力讚Emily Dickinson是個去名與重新命名的高手,他認為這是很有詩意的表現,的確在我們已經活在語言的窠臼中數十年了,要將熟悉的事物去名以及重新命名需要多大的想像力?但這動作發生在不滿兩歲的孩子身上看起來是十分自然卻又令人驚奇的,親眼見識到語言如何被一個孩子內化/吸收/轉化/運用實在是太有趣了,比如說祐伃明知道7-Eleven,她就是要叫Seven-ven,(一開始應該是太長了唸不出來, 但她也隨即找到了替代方案),還有小熊維尼,媽媽親耳聽到她講了好幾次小熊維尼,所以她是會講這四個字的,但她顯然也重新幫他命名,她會說:"維熊呢?" 就算媽媽告訴她說:"小熊維尼在這裡啊"她還是會說:"維熊",還有別的例子, 但是媽媽一時(總是)想不起來,就在媽媽發現這個去名以及重命名的過程,也體會了她自我意志的展現(由她決定這東西該怎麼叫),真是太神奇了!一個小人兒的成長真是處處皆驚奇,難怪文藝復興時代的人認為一個人就是一個小宇宙(microcosmos)

台長: Sophiya
人氣(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