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台灣談論文創時,究竟在談文化如何工業量產,加入全球市場體系,還是豐富在地的文化內涵,讓生活美學帶動文化消費,自然而然培養各類文化作品,得以不斷複製、推廣。
目前台灣文創思維強烈傾向文化商品化,將文化簡化成一包貢糖或一部電影,夢想立即熱銷全球,賺來大量外匯,是這樣的邏輯導致文化部投資女星灌唱片。
現行全球文化市場體系,其實擁有強大的資本性格,資本門檻不低,創意只是生產系統的一環,創意發源地、資本來源與最終生產地並不一定在同一地發生。譬如,一部電影的資方可以是美國,導演是英國人,演員是日本人,在印度完成拍攝,行銷到全球各地。文化一旦過度商品化,就是純粹商品,那是完全不同的生產邏輯;文化,在此,就像女人的提包,設計在馬德里,皮質來自義大利,深圳製造,最終銷往杜拜。
如果,台灣想的是這種「文創」,那麼,需要討論的不僅國內文化政策,也包括外交與金融,無法迴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千絲萬縷。當舉例韓國流行文化如何橫掃全球,台灣通常只提南韓政府如何背後推手,卻極少碰觸南韓與美國的密切共生,以及南韓歷經一九九八年金融危機之後如何力革金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施壓下,活絡國際投資。南韓且高度城市化,國內市場廣大,文化需求量高。
然而,由歐美主導的全球文化體系之所以容易行銷文化,倚賴昔日殖民帝國遺留的歷史系統與資本架構,我不確定中文台灣是否願意或者應該融入這套系統。
同時,若太強調文化的經濟效益,只想儘快全球賣錢,既要盡力凸顯文化特色,因此追求異國風味,越台越好,又想迅速抹掉文化差距,所以外人不需懂得台灣便能消費,於是大力推廣小吃零食,無形中,竟窄化了台灣的文化內涵,只剩下一座人人穿人字拖的觀光夜市。
這裡無意貶低夜市或人字拖,但台灣是一個進步中的現代社會,不似希臘或印度專靠祖宗吃飯,文創不僅為了賣幾碗麵線,更為了自身文化發展蓬勃長遠。其實要有這種向前跳躍的文化眼光,才懂得如何精深傳統,活用文化,而不是一味懷舊,限制了台灣主體文化的各種可能。現代日本提供給世界的不只懷石料理、東大寺,也有妹島和世的前衛建築與宮崎駿的動畫片。
文化就是美。渴望文化的人都是為了接近美,而從事文化工作的人皆為了創造美。每人都能從事美的創造,種一盆花、折隻紙鶴,炒好一盤青菜,都是。歐洲與日本的工藝傳統乃是工業生產的對照,如何在生活中創造美,什麼美才恆久流長,點點滴滴存於周遭,像呼吸一般自然,變成我們的「文化」。
一個社會若缺乏深厚文化習慣,必定不美,也就沒法生產美的文化,引來其他文化的渴慕。台灣的美,首要內化。
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47573&fb_action_ids=10151674558143263&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source=hovercard
【劉揚銘╱不自由撰稿人】
在台灣,凡是提起商業經濟的話題,必然會出現的一種論述是:「因為台灣市場太小,所以沒辦法……」
例如:
「台灣市場太小,內需養不活自己,所以一定要外銷。」
「台灣市場太小,無法產生規模經濟,養不活汽車工業。」(或其他需要規模的工業)
「台灣市場太小,很難發展品牌。」
「台灣市場太小,規模不足以支持電影工業,所以國片無法跟好萊塢競爭。」
「台灣市場太小,服務業、文創這些無法外銷的產業,都沒有競爭力。」……
類似的觀點流傳太久、重複太多次,以致於「台灣小」幾乎成為不可質疑的觀點。但話說回來,每次聽到別人說「台灣市場太小」之後,你好奇地追問:「那,市場要多大才夠大呢?」卻從來得不到一個明確答案。
有些大老闆說:「大概要人口五、六千萬的國家,才能靠本土市場培養出國際品牌。」似乎台灣最好要有5000萬人口,市場才能讓大家滿意。很多人說南韓之所以有三星、現代等品牌,能培養出電影工業、流行偶像,就是因為他們有比台灣大上一倍的國內市場。
但這樣的「人口論」很容易找出反例,我們從沒聽過奈及利亞(人口1億7300萬)、印尼(人口2億3760萬)有什麼知名品牌、汽車工業、電影產業。反倒是人口700萬的香港有電影工業、人口800萬的瑞士以勞力士、Swatch手錶全球知名,人口1700萬的荷蘭也有飛利浦、海尼根啤酒這些國際品牌,甚至人口1000萬的捷克也有一家Skoda汽車。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基於經濟發展的歷史條件,歐美國家工業革命領先其他地區100年,而香港電影、瑞士的手錶、荷蘭的家電、捷克的汽車也不僅僅是靠國內(太小的)市場餵養。「市場小必須靠外銷」似乎仍是不可動搖的經濟概念。
然而,全世界人口最多、身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還在靠出口發展經濟;印度、巴西、印尼這些人口大國也在「努力縮小貿易逆差」;就連德國、日本這些先進國家也在用政策推動出口。無論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世界前幾名的人口大國都覺得不能靠內需,一定要拚外銷,聽起來好像只有美國市場才夠大,其他國家的內需都不夠發展。
原來,不是台灣只有2300萬人的市場太小,就算印尼2億3000萬人的市場也不夠大,而要不要拚外銷,和人口幾千萬也沒有太大關係。奇怪的是,我們嘴巴上罵美國帝國主義、只有全球1/20的人口、卻浪費了1/4的資源,這種生活方式絕對無法繼續;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地生產好多貨物,把其中最好的產品外銷到過去,鼓勵美國人消費之後,再回頭得意洋洋地說自己「拚外銷」很成功,接著又繼續罵美國人浪費……。
基於「台灣小,拚外銷」的觀點,過去40年來,台灣社會總把製造業放在第一位。從早期的紡織、成衣、雨傘、腳踏車,到現在的電腦、科技產業。大老闆批評現在的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店;商業雜誌調查台灣人愛創業,但大多卻投入餐飲、文創這些「做不大」的內需導向市場,愈來愈飛不出國門,沒有放眼世界的雄心。然而,台灣的內需市場到底有多小呢?
我們滿街可以看到便利商店,是典型不做外銷的服務業,統一超商2012年營業額是1345億元,第二名的全家便利商店也有539億。當然它們還是比不上仁寶(年營業額6000億元)、宏碁(5000億)、華碩(4000億)這些製造大廠,不過,如果你的公司年營業額沒有破千億,最好不要說台灣市場太小,內需做不大。
市場永遠不會太小,市場永遠是做大的。IBM創辦人Thomas J. Watson曾說:「我認為全球電腦市場大約只有5台。」今天卻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產業。我們誠實的身體明明吃著麥當勞星巴克、在便利商店集點兌換Hello Kitty和彼得兔、去電影院看泰國鬼片、到書店買《哈利波特》和皮卡丘、看電視裡的少女時代演唱會,為什麼嘴巴卻說出「餐飲和文創規模做不大,沒有外銷競爭力」?
台灣市場到底有多小?市場又要多大才夠大?餐飲、服務、文創是不是沒有競爭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看你的觀點怎麼看。
全文網址: 台灣市場小 那市場多大才算大? - udn專欄 - udn專欄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73815#ixzz2hlQtEBW7
Power By udn.com
http://www.inside.com.tw/2013/09/03/japanese-app-shines-in-taiwan-market
遠見:台灣面臨5大創業困局
工商時報【記者劉馥瑜╱台北報導】
遠見雜誌最新調查指出,國內逾4成民眾想過要創業,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僅一半,主要創業動機是為了賺更多錢,以經濟考量為先。不過,遠見指出,台灣正面臨5大創業困局:包括缺乏創業能量、創新發明多但創業乏善可陳、微型化、不夠國際化和缺乏知識科技內涵。
遠見雜誌昨(30)日公布最新「台灣創業態度及社會觀感調查」指出,在台灣,42.8%民眾想過要創業,但真正有行動比例只有22%。
有趣的是,無論創業與否,都跟「錢」有關。據調查,民眾最主要的創業動機是想賺更多錢,其次是想自己當老闆或追求成就感。至於想創業但未行動者,主要的考量也是資金,其次是不敢冒險,或沒有相關技能。
遠見表示,這凸顯出現階段台灣人缺乏創業資源與信心,所以多數處於有想法,但仍停滯不前的夢想困境。
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更進一步指出,台灣面臨5大創業困局。首先是創業動能深陷U型谷底,她指出,國際最具規模的大型創業調查「全球創業觀察」(簡稱GEM)發現,台灣在59個國家中處於創業地圖的U型谷底,距離最底部的日本、義大利不遠,都是所得已不低,卻缺乏創業能量的國家。
其次是創新熱鬧滾滾,創業卻乏善可陳。楊瑪利說,過去十年來,國內鼓勵學生大量投入創新發明競賽,每年得到世界各大發明獎數目高達220個,堪稱世界第一,但絕大多數未能商品化,只剩下獎杯與獎狀。
再者,當前年輕人創業走向微型化,如餐飲或文創。楊瑪利說,從競爭力來看,這種創業過度受限內需市場,缺乏外銷競爭力,不夠國際化,且缺乏知識與科技內涵,難有成為較大規模的事業體。
遠見並引述政府統計資料指出,近年來,新創事業8成以上是微型創業,製造業創業只剩1成多;另,中小企業產品直接出口比例,30年前一度超過5成,現在剩下1成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民眾對創業帶來的收入期待值相當高,認為平均月收入要超過13萬元,才有創業的價值,跟目前國內平均每月經常薪資3.7萬元,有著3.6倍的差距。
http://tw.news.yahoo.com/%E9%81%A0%E8%A6%8B-%E5%8F%B0%E7%81%A3%E9%9D%A2%E8%87%A85%E5%A4%A7%E5%89%B5%E6%A5%AD%E5%9B%B0%E5%B1%80-213000173.html
台灣應努力走出山寨文創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77394&kdid=AR10&r=5
「文創不能全是吃吃喝喝」、「文創也不是櫥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夏鑄九昨天在新加坡表示,政府以公有地設立文創園區,就不能拿來當房地產操作、收高租金,他強調:「文創園區內最重要的『生產者』,藝術家、設計師不能被高租金逼走。」
夏鑄九昨天應新加坡新躍大學「當代中國講座」邀請,在「都市文化遺產保護:去留與得失」講座中發表「台北經驗」。
講座聽眾提問時,他提及台灣近年來極力發展的文創產業,指台灣過去以製造業為主,近年經濟轉型,出現文創產業,但是政府不能把文創園區當作房地產操作,不能以高租金逼走這項產業中最重要的「生產者」,藝術家與設計師。
夏鑄九說,政府要很清楚文創產業的定位,若是以公有地建文創園區,就不能用收高租金;而是「要讓付不起高租金的小藝術家進去開個小公司」,讓他們有在城市中生存的地方。
美國紐約格林威治村是私有地改成藝術村,夏鑄九還記得李安的電影「喜宴」中金素梅還演畫家。格林威治村有了藝術家進駐、雅痞進駐,小餐館、博物館跟著進駐,但當私人地主漲房租,最重要的「生產者」就因為付不起租金而搬家。
上海也在做文創,速度快得令夏鑄九吃驚,「我原本以為要十年」,但現在也出現類似問題,藝術家難以持續待在文創園區。
夏鑄九說,「要讓文創適度獲利」,也要找出自己的商業模式。他不反對有些吃吃喝喝,但不能反客為主。
台灣在李國鼎時代可以從國外找回張忠謀建立竹科,政府以低價出租土地,讓廠商進駐,「竹科讓台灣吃了卅年」,文創產業也可以此模式運作,重要的是,政府如果要讓文創產業起來,就不能靠高租金獲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55264.shtml?fb_action_ids=10151704636428263&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source=other_multiline&action_object_map=%7B%2210151704636428263%22%3A227270854106507%7D&action_type_map=%7B%2210151704636428263%22%3A%22og.likes%22%7D&action_ref_map=%5B%5D
「中國好聲音」來了,我們的聲音呢?
全文網址: 「中國好聲音」來了,我們的聲音呢? - udn專欄 - udn專欄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78836#ixzz2hlRfFL7S
Power By udn.com
台灣人真的是亞洲最幸福嗎?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