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07 22:45:43| 人氣262|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家庭與生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庭愈純潔 青少年愈不偏差

2010/9/4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提供

媒體版面,每天「婚外情」、「亂倫」、「暴力」 新聞充斥,引發社會關注;歸究原因,人言言殊,有人說教育出問題,有人說家庭有責任,有人認為媒體亂象造成,也有人認為當事人自己要負責,各種說法也許對,也許不對。民間團體「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則強調,純潔的家庭才能造就不偏差的孩子,家庭複雜、婚姻不合、感情隨便,都會造成青少年行為的偏差。

本周公益版報導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以社會現象,省思青少年問題背後的嚴重性,希望把純潔風氣,推展到家庭與社會,讓青少年在純潔環境中成長。

 剛開始接受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發起的弱勢課輔,才小學二年級的弟弟就令義工老師頭痛,因為他最喜歡做的就是躍上桌子,跳來跳去。

弟弟的另一項「專長」,就是找年紀比他大的人「決鬥」,包括老師。一步步探究原因,才發現與家庭環境有密切關聯。

適時導正

不再流連網咖

弟弟出身新移民的家庭,媽媽和爸爸離婚後,與人同居,不想養弟弟,母親的同居人又會對他暴力相向,還把他丟在網咖,月底才和老闆結算費用。當社工找到同居人,表示弟弟因為沒人關心、住在網咖,導致行為偏差的問題時,同居人竟不以為意地說:「大家不都這樣做的嗎?」社工瞠目結舌,原來弱勢孩童之所以行為偏差,父母扭曲的價值觀是主因。

誰都看得出來弟弟渴望愛,但同樣的,他們不會輕易坦承自己的需求,然而,經過協會一學期的努力,在弟弟犯錯時適時導正,現在他已能安靜地坐在位置上做手工藝;有次,弟弟更忽然抬頭,問老師:「你是真的愛我嗎?」義工一陣鼻酸,拚命點頭,協會從此變成弟弟的第二個家,家,不再是冷冰冰的網咖。

爸媽離異

子女重度焦慮

同樣是父母離異、新移民的家庭,分別就讀小五和小三的兄弟,也有著嚴重的情緒障礙,間接影響品德、人格的發展。爸媽離婚後,外配媽媽雖然擁有監護權,卻放棄了對小朋友的養育,「小朋友在學校有狀況,媽媽從不回應,但如果要領補助金,媽媽從未缺席。」老師和社工都為此感到氣憤。

儘管夫妻離異,以清潔工維生的爸爸每天都會給兄弟倆一百元生活費,然而小弟總把錢浪費在網咖,大哥比較憨厚,不和弟弟爭,所以兩兄弟沒有一天吃得飽;長期挨餓、媽媽不照顧、爸爸無力看管,結果兩人重度焦慮,哥哥習慣拔頭髮,東禿一塊、西禿一塊,弟弟小便一定在床上。

同樣的焦慮,卻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而他們需要的不過是關愛。

安撫情緒

義工給安全感

純潔協會理事長林景德指出,青少年行為偏差始自家庭和父母的價值觀扭曲,父母價值觀扭曲,多數來自不正確的兩性關係,協會認為,同居是不好的,現代人把一生結褵的承諾、責任看得太輕,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分開,只顧慮對愛情的享受,卻忽略孩子的不安、焦慮,長久下來,社會亂象才層出不窮。

「青少年的品格,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成長是不能面臨許許多多分合的,也沒有一個孩子希望爸媽分開。」有許多弱勢兒因為得到了愛,成績愈來愈好,有了笑容、安全感,雖然老師、義工和協會,只是家庭的替代角色,卻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安撫情緒。林景德說,培養好的品格並非口頭宣導,而是透過行動,持續給他們愛,讓生活變得更正常而已,像這樣的品格教育很難嗎?

在思考品格、禮節、倫理亂象之前,協會建議從家庭看起,檢視兩性教育觀是否正確?該給子女的愛是否足夠?缺少愛與善知識引導的孩子,可能導致與人相處的焦慮和恐慌,那正是社會案件表面看不見的。

轉貼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1163

 

品格課輔 學會感謝

把課輔融入品格教育的公益團體並不多,純潔協會是其中一個。擔任過課輔義工的同學都有很深刻的感動,景美女中陳同學說,看到弱勢小朋友,就好像看到小時候的影子,現在回想,覺得童年煩惱好多,一點也不純真!「人生需要不斷地面對不同的課題,不管幾歲都一樣,但用小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大膽去做,事情反而變得不那麼困難。」

師大心輔系的吳同學,第一次看見需要課輔的小朋友,她有難以言喻的難過,「他們皮起來,可以讓大家抓狂。但是這群孩子有些讓我震驚,有些令我心酸;震驚年紀還小,卻三句不離髒話、色情與暴力,卻難過他們背後的故事,不懂為什麼孩子可以這麼渴望大人的擁抱與愛,即使只是認識不到一天的大人,也要緊緊抓牢?」而她能做的只是單純的陪著。

台北醫學院的陳同學則認為自己在台北待久了,現實環境讓他與人的關係漸行漸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變成一位「無感人」,盲目的生活。但課輔後,發現小朋友古靈精怪的調皮搗蛋,竟只是想得到大人的關注、分享生活瑣事而已,「我們給的小小卡片、擁抱,他們竟如此珍愛。」一直以來,陳同學覺得自己誤解父母的愛,總認為被愛是理所當然,如今恍然大悟,是幸福才能享有的。

那小朋友是如何看待品格課輔?小朋友的回應很簡潔,卻很真誠:「周六、日在家,我回想一個星期來的快樂,想到哭,謝謝大家在我一生中留下美好的回憶。」「謝謝老師教我英文。」「相處時間太少了,為什麼不多一點?」「謝謝你們教我什麼是品格,我期待你們來,你們就像我爸媽。」偏差行為不是教育出了問題,而是他們沒有真正的被教育,他們打從心底熱愛品格教育———這美好的價值觀。

轉貼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1165

 

義工培訓 找回感動

要當稱職的品格課輔義工老師,沒想像中容易。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的宗旨,是發現人性純潔,既然要輔導弱勢學童,就得先找到過去被遺忘的、愛人的、主動關懷人的心,所以他們的義工培訓,基本課程是找回內心感動,進階才是針對課輔,了解什麼叫專業,不只是教導這麼簡單。

體驗過培訓、現在反過來當培訓者的葉兆欣說,協會的基本培訓為兩天兩夜,在一般的公益團體裡少見,「我印象很深刻,協會先讓我們看捐贈骨髓的影片,得知患者必須靠陌生人捐贈才能活下去,問若是主角換作我們,會不會捐?顧慮到那些方面?」感動與思考無疑是進入過去、找尋「愛」最容易的管道。

回想愛的感受

同理心服務

「每個人都有深刻愛過吧?或者認真照顧的對象?」葉兆欣說,把內心似曾相識的感覺找出來,才能用同樣的心面對服務對象,尤其這些小朋友可能比一般社會認為的:只是缺少愛,還來得複雜,他們長期飢餓、被親愛的人漠視、虐待,義工要嘗試建立管道把愛送進小朋友迷惑的心靈,那是項艱鉅的任務。

培訓裡,大家分享著生命故事,然後化作劇本,在眾人面前呈現,「如果你曾經討厭媽媽的囉嗦,當你扮演起媽媽,面臨討厭自己囉嗦的兒女,你又是什麼感受?」要看見偏差行為者內心的純潔,得先讓自己純潔,除了自省,還要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們,所以義工還會朗讀詩歌、分享讀後感。

聆聽朗誦詩歌

學習歸屬感

「朗詩、聽詩的感受很奇妙,就好像人人都學會讀心。」聆聽別人的朗誦,會發現夥伴給人的感受好像是細心的、溫柔的,人家對葉兆欣的感覺則是:「你好像每天都過得很快樂?」找回真實的自己後,還必須學習「歸屬感」,每位受訓義工都配有褓母,一對一的噓寒問暖,因為將來都要這樣關懷小朋友。

基本課程結束,愛已在義工心裡開了花,若他們仍願意服務弱勢,就進入進階培訓。協會秘書長何建賜說,大學生教小學生課業,不如想像的容易,不同時代須有不同教法;有經驗的課輔老師和心輔師、校長的實務分享很重要。

轉貼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1166

 

用相聲說故事 還有營隊體驗

「社會需要純潔。」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理事長林景德說,純潔是一種社會運動,是如實呈現、沒有汙染的本性,「我們認為人性本善,而禮節是本性表達的方式,所以我們懂得尊重、和善、體諒、與人相處。」讓品格教育成為課輔的一部分,讓幽默和快樂主導知識的學習,再用志願服務感動義工與弱勢,人的本性就能被看見,所以,愛與志願服務將為社會帶來純潔。

一九九九年,林景德等人認為社會色情氾濫、性自由風氣瀰漫,未婚懷孕、墮胎、強暴、亂倫、外遇、離婚等問題太多,間接導致青少年在身心成長方面遭受難以想像的創傷,使價值觀扭曲、未來行為偏差,於是成立協會,朝「品格教育」、「生命教育」和「兩性教育」三方面著手宣導,並採用「相聲、戲劇」的模式,吸引中小學生注意,他們的活動有快樂、有學習、有創意,還強調和諧與團結。

反毒、拒絕暴力、排斥性騷擾、自殺防治、生涯規畫,這些與品格有關的宣導不再死板板,「想吃草莓,小紅帽可以給狼叔叔親一個嗎?答案當然是不!」小紅帽和大野狼的故事拿來談性侵害防治;灰姑娘被姊姊欺負是最好的家暴題材;梁祝傳奇是兩性交往的藍本,輕飄飄的成仙之旅是吸毒的後果?顛覆小朋友對故事的印象,短短二十分鐘的相聲橋段,灌輸許多具體又實用的常識。

十一年來,協會在一年演出四百場、總場次達四千兩百場相聲的佳績下,林景德還是認為:「品格改變有限,時間太短,每次只有一小時,不足以維持正確價值觀推廣。」協會又發展出營隊體驗,相聲不再是主角,繪本故事加進去了,還有生命體驗;蒙眼建立信任感、合作畫圖、防狼防身術、打坐、戲劇、課輔等,兩個禮拜盡可能地讓品格扎根,但,社會因此純潔了嗎?

三年前,協會又增加印度和泰北的國際志願服務項目,這回,他們把感動人心的觸角延伸到大學族群:做國際服務,找到生命的意義在珍惜與感恩,有人出國前對人生困惑,回國後找到幸福,有人不能參加第二次,選擇捐十萬元幫弱勢挖井、蓋廁所,而他們都只是大專與社會青年。誰說他們品格待導正?願意為他人付出的人是有好品格的。

轉貼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1164

台長: ken
人氣(262)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隨筆,無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淡水河 vs 親水
此分類上一篇:威廉波特少棒

small-tsung
希望牧場 讓身心障礙者自立自強

經濟不振,失業率高,不少身心障礙者待在家,靠妻子或家人辛苦工作養家。妻子面對工作壓力,還要養兒育女、做家事,難免心煩。而身心殘障者也因力不從心,往往心情不佳,夫妻容易起衝突,家庭氣氛不佳,有的甚至罹患憂鬱症。但事在人為,身心障礙者也可放開心胸,走出陰霾,努力開創天地,自助人助,讓大家生活在陽光下。


本周公益版報導譗營造奇蹟豃的身障者陳全鴻的故事,以及就業傑出身障者的案例,讓大眾明白,只要有心,解決身障者就業問題並不如想像困難,只要積極、敢做,把握機會,利用平台,身障者也可開創一片天。陳全鴻四處演講,振作的生命教育受到小朋友歡迎。


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只有頭部、手掌能動,卻能獨立創業的脊髓損傷患者陳全鴻認為,不能把維生重擔放在女人身上,身障者應該學會自立,也許環境會壓迫,但他投資養雞場、開牧場、闢玉米田卻很成功,誓言建個平台幫身障者找工作、找尊嚴、找希望。

3年走出傷痛

成立關懷協會

住在竹北的建商陳全鴻,二十年前從四樓摔下,雖然僥倖不死,卻全身癱瘓,受不了癱瘓和妻子離去的陰影,他自殺五次。陳全鴻認為,身障者生存和就業的最大阻礙是自己,許多老病友傷後自覺沒臉見人,二、三十年才走得出來,他自己則因為孩子小,不希望勞累年邁的父母,才決心自立;兩、三年就走出傷痛,創立「希望牧場」。

苦心復健,陳全鴻自力更生、養雞、賣蛋,成為新竹知名的「輪椅雞王」,他期盼打造一座能給身障者工作的牧場;二十年來,數萬人觀摩,學生遍布全台,連國立體育大學都找他兼課,為學生架設五十坪的養雞園。去年在總統馬英九建議下,還成立「中華身心障礙者勞工關懷協會」,各種障別的病友都是會員,今年初,陳全鴻再闢玉米農場,要讓更多身障者學得一技之長,未來還想種地瓜!
2010-09-07 22:48:57
small-tsung
陳全鴻說,開闢農場、讓身障者種蔬果,會讓他們對生命充滿希望,多份謀生的能力,「自己賺,就能安心的用。」在希望牧場裡,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回尊嚴的同時,還能兼做運動、防止身體機能衰退,而心靈缺陷也能藉著親近花草、大自然,慢慢痊癒,一舉數得。

學習養雞種菜

不靠政府補助

從希望牧場、玉米田,再到計畫發展的庇護性農場,過程艱辛,難以言喻。

政府補助一百五十萬元,僅能支付六名身障者微薄薪水,但採收就得要半年時間,所以,庇護性農場遲遲無法實行,倒是去年陳全鴻和協會理監事帶著會員農忙,以開放式栽種的農田自給自足。陳全鴻笑說:「我們提供環境、種子、機器,要賺錢、要有尊嚴就得靠自己,比起政府杯水車薪的補助,不足不說,時間久了,身障者還有惰心,不想努力了;不如一開始就靠自己。」

陳全鴻是重度脊髓損傷者,獨力撫養三個孩子,也是養雞王、甲種電匠執照擁有者、身障游泳教練、國體大有機農栽培講師、電動車十六天環島勇士,還是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他想告訴身障朋友,他有一股力量能開創新的未來,地點就在「希望牧場」,希望所有的身障者都能夠支持,為自己和病友爭權益。

陳全鴻認為,只要有一技之長就餓不死,這句話對身障者同樣受用,但是能學就要盡量學,雖然種菜、養雞對身障者來說辛苦了點兒,不過「個人想法」才是重點,只要有心站起來,天下無難事。他也強調,身障者不要求高收入,只要求有工作、能給自己一點尊嚴、有生存的目標、錢夠養家就好;另外,身障者只要能走出自卑,就會努力往上爬,企業應該看見身障者的好,給予進用機會。

3個子女有成

見證努力成果

陳全鴻回想受傷的時候,恨不得立刻有工作,不想當一個只會吃而不會生產的弱者。現在他賺了錢,當初三歲的孩子,如今高中畢業,十一月就要退伍,月收入近五萬,有自己的一片天,長子和次女也都有大學學歷,已計畫好未來目標。這是全身癱瘓的身障者,靠一點一滴慢慢打拚出來的。

陳全鴻能有今天的成就,其他身障者為什麼不可以?他開朗又充滿自信地高呼:「身障者,別氣餒!我們要走出來、我們要盡力去學,因為這是我們的人生。」

牧場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gbaba5530/

本文轉貼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99939
2010-09-07 22:49:16
small-tsung
門外漢到養雞王 還開泳訓班

希望牧場是陳全鴻一手建立的,他雖然擁有甲級電匠執照,又曾是營建老闆,但對經營牧場卻是個門外漢。既然如此,他如何經營到讓前總統李登輝、前副總統連戰、總統馬英九都去光顧呢?原來,關鍵在於他的理念,以及他愈挫愈勇的精神;而他的人生哲學更是教育孩子的方針,使得孩子孝順、有商業頭腦,還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剛癱瘓的時候,陳全鴻請不起看護,起居都靠三名稚子協助,最大的才小四,最小的三歲。有一次他想吃泡麵,家中只有三歲么兒在,么兒站在椅子上,與熱水瓶齊高,雙手無力,壓不出開水,嚎啕大哭,陳全鴻只能忍淚,不斷鼓勵,勉強泡出一碗麵,卻又端不動,聽著么兒哭泣,只能難過。

借錢返鄉打拚

獲得傑出農友

出院後,陳全鴻坐吃山空,把過去累積的財富都花光了,連女兒的學費也繳不起。這時,他想起老家還有個漁塭,索性借了一筆錢,回鄉打拚;他勉強操縱著挖土機,把漁塭填平,讀國小的兩個孩子,在他口頭指導下,一磚一瓦搭起簡陋的雞舍,開始養雞。

第一次養雞,陳全鴻就遇到雞瘟,雞死了一半,幾近血本無歸,但他不氣餒,又貸款買了千隻。有次半夜,豪雨使得小雞四散,為了追回小雞,夜裡按著電動車奔跑,結果泥濘和急促的操作,造成馬達故障,他瞬間被拋出三尺之外,花了一小時才爬回輪椅。

講到辛酸,說有血有淚也不為過。

接著口蹄疫橫行,豬肉滯銷,養雞事業意外蒸蒸日上,最高有五萬隻雞的規模。

之後像是否極泰來般,不僅博得「輪椅養雞大王」的讚譽,還榮獲「十大傑出農友」,他將雞場命名為「希望牧場」,讓身障者到牧場工作。為了回饋社會,他還到處演講、開設游泳訓練班,鼓勵身障朋友走出陰影、積極振作。

訓練商業頭腦

鼓勵子女出國

陳全鴻的人生哲學更有意思,長子昱名大學畢業前,表示想繼續深造,陳全鴻答應「會賺錢供他念完碩士」,誰知退伍後,昱名改變計畫,決定先賺錢,昱名說:「我們都長大了,可以賺錢養你,你不要這麼辛苦。」陳全鴻卻說:「辛苦是有代價的,經營牧場讓你們都繳得起學費,也讓身障朋友有尊嚴、有地方去,也能讓身障者運動,所以牧場不能倒。」

陳全鴻還問過長子:「要去國外?還是留在國內工作?」昱名訝異地說:「你怎麼這麼問?我當然要留在國內照顧你啊?從沒想過去國外!」陳全鴻卻希望他去外頭打拚,不要留在家,因為家是避風港,受了委屈可以回來,但是年輕人應該在外頭磨練、學習。
2010-09-07 22:50:58
small-tsung
陳全鴻還訓練孩子擁有商業頭腦,高中畢業的么子冠彬,半工半讀從事室內裝潢,月入近五萬元,長子從學徒開始跟著做,日薪也有一千四百元,而女兒佳惠雖然還在念書,但也有一手好絕技,營造修繕都難不倒她。

推無障礙堪驗

奔走16天建檔

陳全鴻爽朗、對人生豁達,他常把「人生苦短、要勇於嘗試」掛在嘴邊,因此推動「無障礙勘驗行程」,尋找全台設計不良或根本沒設置無障礙設施的地方,進而建檔,提供施政者參考,十六天下來,按電動車按鈕的手已經完全無力,但他確實突破障礙的極限,更驕傲的是,他為電動車裝上太陽能板,環保又便利。

下個月他還要橫渡日月潭,用四年來體會到的方式:「靠雙手游泳,不要救生衣、不用腳———因為他不能用。」不過,陳全鴻多少對脊損感到遺憾,最近得知只要八十萬元,科技就能幫助頸椎傷者站起來,他已經躍躍欲試了,他說:「能站,之後就能走。」他的信念就是,一步步、慢慢來,就會實現。

轉貼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99940
2010-09-07 22:51:10
small-tsung
受雇再創業 來自訓練加努力

身障就業不比一般人,難上加難怎麼辦?答案是「有民間團體幫助加上努力,就沒問題。」脊椎損傷的傷友葉欽耀,就是在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接受訓練後,有勇氣跨出家門,順利在外就業、組家庭,然後創業的例子。

葉欽耀說:「後天致殘的人比先天還難接受命運,像我曾把自己關在家中十年,不曾踏出一步,因為我不能接受自己殘障了。」強迫自己承認是殘障,自尊心備受打擊。

但葉欽耀高興地說,接受脊損中心訓練後,還當上中心企畫,當時太太在中心做義工,曾對他說:「我就喜歡你認真的態度。」葉欽耀很興奮:「她不是因為同情,也不是外表,而是我的努力才和我在一起。」

離開中心,他當過美工印刷、鋼鐵公司生管人員和網路公司職員,資歷超過十年,目前定居桃園,自創網路商城當老闆,公司的一份子、年紀最小的「員工」就是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她吵著要幫忙,還撒嬌要加薪,幸福難以言喻。

成功創業的身障者應驗一句名言:「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們做到了。

轉貼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99941
2010-09-07 22:52:25
small-tsung
【治本之道】強化家庭教育 重建社會價值
2011/1/16 作者:李祖翔

網友揪團人肉搜索,民眾發揮輿論力量維持社會正義,新的社會共識已在無形中出現,而該共識涉及了百年教育的議題│「品格」上,社會正義或許重要,但用在什麼地方卻得深思,近來各界知識分子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出現了「道德講座」和「漫畫有品競賽」等矯正風氣的方案。

由中央研究院士許倬雲提議辦理的「社會道德價值觀之因應與重建」講座上,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指出,過去全球趨勢走向「力與利」,「霸道掛帥」,他認為是恢復「王道精神」的時候了,劉兆玄表示,提出王道的孟子,兩千年前遊說各國,各國不買帳,原因就在大國認為,王道固然好,霸道卻能達成目的。

如今人肉搜索的風靡也是如此,循規蹈矩固然好,集結眾人力量卻能左右判決、修改法令、嚴懲罪犯,所以欲罷不能,但劉兆玄也說,因強而霸後,會因霸而更強,不斷擴張、使出強權,惡性主導,最終走至衰敗、毀滅,相較之下,王道才是仁者正義!社會正義的力量應侷限在對人類有益的事情上。

舉辦「漫畫有品故事」四格漫畫創意競賽的《人間福報》社長妙開法師說,品格教育要向下扎根,絕對不能流於「制式化、教條化」,雖然漫畫競賽無以免俗的,仍以「有品、感恩、尊重、環保」來規範主題,不過「福報」認為,品格教育的關鍵在家庭,近幾年經濟、家庭結構的改變,喪失身教功能,有品競賽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創意發想,提升家庭教育的機會。

妙開法師表示,在報名作品裡,出現有「不讓座,就揍你」的內容,儘管最後頒獎、展示在眾人面前的作品是最優秀又富趣味的,但是對評審來說,還是憂心忡忡

;報名作品中以尊重為主題的不多、感恩為主題的最少,最受歡迎的是環保,評審認為,政府和媒體倡導的資源回收、節能減碳訊息多又細微,大眾明顯受到影響,也許往後能朝尊重他人和感恩著手,以教化新世代的心靈。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15153
2011-01-23 14:48: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