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多重慢性病 電台賣藥的金雞母
2013-01-04 15:11:49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全國有257萬名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1%,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指出,老人前3大慢性病為循環疾病、骨骼肌肉疾病與內分泌及代謝疾病,他們也成為電台賣藥的訴求對象,主打顧心臟、顧骨骼的藥,呼籲政府應加強這類多重慢性病老人的照護,否則老人若吃來路不明的藥品,反而會花去更多的醫療成本。
老人多重慢性病比例高,然而多數又是獨居或僅與配偶住一起,更需要專業人員協助照護用藥,否則恐怕產生誤信偏方等用藥安全問題。
老人福利聯盟與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今4日舉行聯合記者會,抨擊政府長期以來未能重視老人健康與照護的問題,甚至汙名化老人是愛吃藥、愛逛醫院的族群,尤其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發表「老人拖垮健保、健保拖垮財政」的言論,非常不當。
老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統計國內老人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者高達75.92%,前3大疾病分別為循環疾病、骨骼肌肉疾病與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固定就診者達81.28%,顯示絕大多數均有良好的就醫習慣,但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比例至少27.92%,等於有71萬以上的老人,在健康照護能力上陷入孤軍奮戰,也容易誤信偏方。
吳玉琴指出,老盟的調查發現電台的藥品廣告,92%以老人為訴求對象,賣的藥以心臟循環類最多、其次是骨骼肌肉類、第三則為肝臟類,與老人罹患疾病排序相似;此外,越是鄉下地區,對於不明藥品的可近性越高,這些鄉下地區的正規醫療可近性也低,導致老人家成為不良藥商的「金雞母」。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老人重複用藥量是一般人的5倍、20%每日用藥5種以上、吃錯藥又比一般人機率多7倍,吃錯時間及發生藥物交互作用與不良反應機率比一般人多2.5倍,加上服藥的複雜性很高,分立的藥袋與不同的服藥時間,都形成老人服藥的負擔與風險,更需要專業人員協助,才不會因服藥的不正確而導致疾病療效欠佳時,又必須再去看病。
然而,她分析健保局的醫院整合性照護試辦計畫來看,醫院收案對象竟然以45-65歲最多,且1種以下慢性病者就佔了68%,分明是柿子挑軟的吃。滕西華強調,醫院應該服務的應是多重慢性病的65歲以上老人,特別是遵囑性出現困難或是就醫次數偏高的老人,但是現在的做法,無疑是讓老人變成浪費健保的代罪羔羊。
老盟與督保盟強力要求,健保局與衛生署必須主動建構友善的老人就醫環境,賦予醫院整合性照護更多責任,擴大照護2種慢性病以上的老人人數,並限時改善IC卡功能,強制醫師寫入處方,才能增加老人用藥安全、也讓健保資源有效利用。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0/10666
新聞來源:華人健康網
文章定位: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