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謎樣的歐蘭德
2013-01-04 07:16:43
鉅亨網黃欣
法國總統歐蘭德是一位改革者?還是傳統左派?他正享受著扮演法國領導者的樂趣,但許多選民卻自問,他們到底把票投給了一個怎樣的人?他堅定反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緊縮政策,上任的第一要務也正是擺脫法國受到的德式影響。或許只有在持續下去的歐元危機中,我們才能觀察出歐蘭德的政治意圖。
11月中旬,歐蘭德 (François Hollande) 在愛麗榭宮召開他就任後第一場記者會,他在講台上侃侃而談 2 個半小時,沒有一絲疲態。整個畫面看起來像古典大戲:新任國王在宮殿中向人們演說,背後有豪華金色吊燈、掛毯陪襯,右手邊有 39 位官員靜靜坐著,面前則是 400 位媒體記者。這是個獨特的儀式,而且電視台全程轉播。
歐蘭德以戲劇化的語調論及法國經濟情勢,又平敘出他正準備或己經採取的政策措施。接著他以尊敬的語氣回答記者提問,不過在回答某些問題時,語氣又和措辭同等華麗。
這讓我們了解法國的總統制民主是如何運作,歐蘭德的記者會,更像是展示總統權威的場合。此刻,原本的紛擾彷彿都消失了:媒體對政府不斷攻擊、指控總統無作為、指控政府處理應對金融危機的方式不專業……甚至連 2/3 說自己對現況不滿意的法國人似乎也都不重要了。
■ 矛盾的形象
這場記者會, 也讓世人進一步認識歐蘭德:每當你以為了解他時,就會發現他的另外一面。德國《明鏡》周刊報導,歐蘭德有許多不同形象,其中又相互矛盾。他是親切敦厚的社會黨領導人,也是在大選中炮火猛烈的演說者。他以犀利的口才在大選辯論中壓倒了前任法國總統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但任期的前幾個月似乎又因政黨內主張相異而被牽制得動彈不得。同時,在他現任與前任伴侶公開爭奪媒體版位、在國會選舉中相鬥正酣時,他卻顯得猶豫,似乎無法管束兩位女伴的言行。
歐蘭德的助理將他描述為一個務實的社會黨人。上任之後,他落實了之前自己曾倡議過的「富人稅」政策:降低部分勞工退休年齡至 60 歲,及增加年收入 100 萬歐元以上稅率至 75%。
歐蘭德有許多個面向。雖然法國選民已經認識他幾十年,但他們卻不知道,未來治理法國的是哪個角度的歐蘭德,是推動改革的他?傳統左派的他?還是遲疑無為的他?(接下頁)[NT:PAGE=$]
認識他最久的老友,坎佩爾市長 Bernard Poignant 說,歐蘭德有神祕的一面,他總是如此。即使他現任伴侶特里薇勒 (Valérie Trierweiler) 也說,歐蘭德仍有她不了解的地方。不過大家都認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是被低估的。
數十年來歐蘭德一直是個忠實的社會黨員,以往不曾花費心思往組織上層爬,也未想過要擔任政府官員,黨內同儕戲稱他為「Flanby布丁」。他申請黨內候選人的行動給他多添了個綽號「3%先生」,因為沒人相信他贏得了。
社民黨內選了歐蘭德為總統候選人後,黨內譏諷之聲更盛,因為在剛開始的幾周,歐蘭德到全國各地下鄉拜票,看似毫無頭緒與章法。但他內在的個人特質改變了選情,從一個不起眼的黨員轉化成頗具領袖氣勢的人物。在競選的數個月中,他將自己打造成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的接班人,最終也的確成為密特朗卸任 17 年後的第一位左派總統。
前任法國總統薩科齊 顧問 Alain Minc 在選前曾說:「我們都低估了他。要不是我們搞錯了,就是他真的變了。」
■ 亟待重建的社會
雖然薩科齊在他的任期中民望變得低落,但歐蘭德仍經過一番苦戰,才以 3.28% 的微小差距贏得選舉。但法國人把票投給他,是因為他看起來比言詞激進的薩科齊更足以擔當穩重的總統一職,而非他提出特別優秀的經濟政策。
在選戰中使他脫穎而出的,是他所展現的同理心。在拜票的過程中,他充分表現出了解人們的想法,不管面對的是害怕失業的工廠勞工,還是滿懷理想的大學學生,他都能讓對方感覺到,他與大家站在同一邊。
在對的時機說正確的話,這種能力是歐蘭德擔任社會黨第一書記 11 年所培養出來的。他是個總結大師,每次黨內會議,在各派系盡情發言後,他總是能以短短幾句話總結大家的想法,但不表達他的個人立場。
「總結大師」的風格使某些人認為歐蘭德會是一位尋求妥協的總統。但與其說尋求妥協,不如說他更可能會在別人的立場找一個中間點,而這並不包括他自己的立場。然而,對於現在這個需要改變、需要強大領導人的法國,這種做法可能是危險的。
失業率超過 10%、國債占 GDP 比重 90%、經濟幾乎沒有成長,而社福支出又高達 GDP 57% 的法國,正急需重建。
在競選期間,歐蘭德的發言聽來總是好像能不費吹灰之力達到改革目的;只模糊帶到復甦字眼,而不談中間必然痛苦的過程;在他所做諸多競選承諾中,給人一種國家資金充沛,只待發放下來的印象。(接下頁)[NT:PAGE=$]
■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但歐蘭德所面臨最大的矛盾,是他勢必成為一位讓人民失望的總統,他將無法兌現承諾,並逼迫法國正視所處的嚴苛情境。然而這並不符合他的本性。歐蘭德要人們愛戴他,也因此,他任期內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做事。
就任的前幾個月,歐蘭德展露出的總統形象是綁手綁腳的,他似乎難以說明該對法國財務危機做些什麼,採取行動更是難上加難。
放大到整個歐盟來看,他的角色是活躍的,一開始就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正面對峙,更認為德國主張的緊縮政策是自斷前途。他不相信緊縮能創造經濟成長,而為「歐洲緊縮 」尋求另一方面的平衡成了他的重要任務。
但回到法國國內,上任後他並沒有立刻行動,反而先委託外部機構研究如何增加競爭力。雖然遲遲無法決定大刀闊斧精簡政府人事,但他的內閣卻已經對家庭與企業實施「富人稅」,增加國庫進帳 200 億歐元,也把人民推上痛苦門檻。
去年 10 月,當競爭力報告的結果是建議裁撤對社福支出有 400 億歐元貢獻的勞工成本時,社會黨立即跳出來表示反對,並在媒體上強勢表態,認為法國經濟困境可以透過傳統凱因斯理論的再一輪寬鬆政策來解決。此話一出,總統大人立刻與該份報告保持距離,即使這份報告是他請人撰寫,而報告最終也未發布。
■ 是海納百川,還是毫無頭緒?
在歐蘭德身邊有不少左翼人士,如他的工業部長 Arnaud Montebourg 和最親近的顧問 Emmanuel Macron,兩人都是社會黨員。7 月份當車廠標致雪鐵龍 PSA Peugeot Citroen 決定關閉巴黎的生產線並裁員時,Montebourg 表示工業部不同意,並要求政府干預。但當 Macron 表示反對歐蘭德的 75% 富人稅,這項法案仍繼續執行。
你幾乎很難預測歐蘭德會聽誰的意見,更難以得知何時、什麼原因。他不願被定型,這可以被視為心胸開闊,但也可能只是缺乏方向。這使他在 11 月中旬舉行的就職半年記者會更加重要,他得讓全國知道誰在領導國家,也需為全國指出未來的方向。
隔天他在記者會上做了最精湛的演出。在愛麗榭宮的大宴會廳中,一次次指出他才是法國總統。並非有人真的質疑他的總統地位,但這景象在西方民主國家也相當少見:電視轉播持續了一小時之久。
這次,他前所未見地坦率說明了法國所處的情況,語調沉重、神情嚴肅,他說「衰退不是我們的命運!」有想像力豐富的政論家,立刻把這一幕與西德社民黨 1959 年的大會拿來相比:當時,德國左派人士初次接受市場經濟的概念。記者會結尾,他也罕見地說了「社會式民主」(social democracy) 一詞,這在法國左派人士中,曾經是個被禁用的詞語。
歐蘭德喜歡他現在的職位,也喜歡在辦公室中運籌帷幄,更喜歡對群眾展現魅力。但這場被描述為他總統生涯轉捩點的記者會,並未繪出全新的歐蘭德形象,他仍是那個謎樣的人物。雖然他的言辭聽起來是中間路線,但經濟政策仍是傳統左派方式。記者會結束,大家仍不確定法國在 2013 年將能達到什麼目標,只知道根據馬斯垂克條約 (Maastricht criteria),法國只能再增加 3% 的新債務。
歐蘭德已成功展現他的總統形象:他是那個能超越黨派、並真正了解情況嚴重性的人。但在未來數年中,他還必須證明自己的確有掌控情勢的能力,這場危機將能揭露歐蘭德到底是何許人也。(文:黃欣)
新聞來源:鉅亨網
文章定位: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