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丙坤先生學術講座 探討兩岸產業合作新模式
2012-12-20 17:00:2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122016:59:33
為找尋兩岸產業合作新模式與新商機,同時探究大陸內需市場發展的歷程,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海貿會與國立臺北大學校友中心、校友總會、新北市校友會共同辦理「2012江丙坤先生學術講座」,於12月20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中邀請總統府資政江丙坤先生、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同時也是校友總會張平沼理事長、大陸新希望集團劉永好董事長,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駱錦明理事長、南僑關係企業陳飛龍會長與耐斯企業集團陳哲芳總裁等產官學界重量級人物齊聚,就大陸民企30年的發展與兩岸產業合作的新模式與新商機深入討論。與會者均認為大陸現在雖然充滿機會,但是不斷面臨挑戰,兩岸產業應該思考如何創新合作模式,對兩岸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競爭都有極大的助益。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薛富井校長指出,目前世界各國無不想透過FTA(自由貿易協定)來促成雙邊或多邊關係,進而達成經濟成長與發展。在目前兩岸關係逐漸改善之際,如何促進更多的產業合作與交流是現階段兩岸的當務之急。
江丙坤資政致詞時指出,兩岸產業現在有絕佳的合作機會,尤其目前大陸正面臨出口轉內銷,製造業升級為服務業的轉型時期,整個內在環境出現重大的改變,以往台商的「台灣接單、大陸加工、歐美出口」的三階段模式也得隨之調整。兩岸企業應該共同思考如何透過合作達到共享全球市場的「雙贏」效果。
專題演講邀請劉永好董事長就新希望集團的成長經驗來看大陸民營企業近30年的成長與發展,他鉅細靡遺地介紹新希望集團成長與創業故事,也分享許多大陸民營企業為求生存而不為人知的一面,劉董事長認為大陸民企能獲得成功,和當時時空環境與政府的政策調整有關,他更形容在大陸80年代的創業是非常大的冒險,一不小心可能就是「關在小房間裡數十年」。不過他也認為自己受惠政策變化,出口與投資的大幅增加,讓大陸民營企業逐漸成為國家的重要基礎,甚至可以說民企和大陸經濟一起成長。
專家論壇由擔任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董事長的陳瑞隆擔任主持人,他認為現階段兩岸產業應該以「多一分合作少一分競爭」的思維來進行垂直與水平的整合,這是兩岸合作模式的新型態。隨後發言的駱錦明理事長則提出兩點建議,兩岸產業應就優劣勢進行互補,由於目前雙方投資嚴重失衡,彼此的投資管道必須再加強擴大;其次是人民幣地位日益重要,在亞洲地區應使用彼此貨幣做為清償基準,以節省龐大的匯兌成本。經營食品業卓然有成的陳飛龍會長則是以自身赴大陸投資經驗,強調無論任何產業,「創新」始終是重要的元素。目前台灣的技術還能領先大陸若干年,未來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保有優勢。陳哲芳總裁也分享其創業經驗,他認為大陸市場提供台商很好的發揮空間,未來兩岸可以朝共同規劃農業生態園區的方向思考。
最後劉永好董事長總結表示,農村人口城市化讓鄉鎮也可以進行第二、三級產業,美國即是一例。他認為若將台灣模式帶入大陸,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成功模式,尤其目前大陸仍將重點放在第二級產業,因此服務業仍有極大的前景,這更是已擁有成熟條件的台資企業可以和大陸企業合作的方向。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文章定位: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