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已經打完一篇落落長的心得,就用心得來代替上課內容吧~~~~
------------------------------------------------------------------------------
一開始報名「說故事執行師」,當然是因為「說故事」吸引了我。
身為老師,面對常常「昏昏欲睡」的國中生,總是要想方設法拉長學生清醒的時間。我知道人都喜歡聽故事,上Hogan老師的NLP時,就深深感受到老師說故事的魅力(講義上還有一堆我記下來的小故事)」,但當時就覺得「說故事」沒有這麼簡單,不然為什麼我精心準備的故事,卻往往無法得到學生的共鳴,或明明看了很多故事,但是每次要用卻半個都想不起來;但Hagan老師的故事,或頗有深意讓人省思、或幽默有趣讓人捧腹大笑,總能打動人心,因此,我便想報名看能不能學個功夫。
課堂上,我必須說,跟我想像中的「說故事」很不一樣,但又好像沒那麼迥異。
先來說說不一樣的地方吧:
首先,我本來以為是要創造很多的故事,所以滿緊張的,因為覺得自己反應沒那麼快。但,老師卻要我們講「自己的故事」,而且是兩天都在用自己的故事,當老師要我們先跟潛意識談談時,我本來還有點擔心,雖然我跟潛意識的感情現在很好,但很多自己以前的事,我都記不太起來,所以我懷疑,自己的故事,會有甚麼好講的嗎?
沒想到,在老師一步步的帶領下,從自己熟悉的房間開始,那些記憶裡的故事,真的一一被翻出來了,從「情緒故事」「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等故事,一邊說故事的同時,我一邊想著:原來我這些小小的經驗,都是故事的來源呀!而說故事當中,我彷彿又把自己探索了一次。因此,我忽然覺得,說自己的故事,不只是因為適當的自我揭露,也是一種更了解自我---甚至療癒自我的過程,這對仍在持續探索自我的我,真的好重要!
然後加上圖標---雖然我的圖真的畫得很爛,但是有了圖標,連接故事確實快速許多,尤其是放在自己熟悉的房間裡,故事根本感覺是唾手可得,每每打開一個記憶抽屜,都有種喜悅和感動啊~
這讓我想到以前高中、大學時常跟好姐妹分享自己心事的日子,講著自己的故事是那麼地自然,曾幾何時,進入社會之後、生病之後,我應該更需要抒發自己的情緒,卻反而封閉了自己,以至於到後來,跟人的溝通也越來越笨拙……這兩天的課,讓我回想起當時那說著自己發生的各種大小事,有各種情緒的自己。所以,每打開一個抽屜,那能暢談的美好的感覺就回來一點,真的很棒!
而與一般說故事比較相似之處,就是:故事中通常都帶有某些目的性。
例如老師讓我很清楚地知道,原來練習中的每一個故事,在對話中都有極為重要的角色,從「建立連結」、「建立信任」……一直到加入暗示、建議等,我想著,這讓我用在教學或跟學生、家長的對話中都很重要,因為一般的對話,即使舉例,也常是想到什麼說甚麼,然後講一講就偏題了,由於像我這種容易被別人帶走的人,根本常常還沒表達出目的,對話就結束了;但老師用故事所賦予的任務,讓對話的架構清楚呈現,對我這種太隨性的人是非常有幫助的,讓我能更掌握對話的脈絡,也知道怎麼運用故事夾帶自己的目的,這對身為老師的我,實在太太太需要了啊!
只能說,之前有時看老師寫到「巢狀迴路」,我總是在想那是什麼東西(還會出現「蜂巢糕」的畫面XD),好像很厲害,現在覺得---真的很厲害!即使能隱約覺得故事轉折好像有些怪怪的,但就是會接受,太有趣了!雖然自己清楚說故事總有目的,但該用甚麼技巧巧妙地讓對方接受這些暗示,老師這兩天做了很完整的示範,也讓我們做了很多的練習,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說故事&對話的信心又回來了!😁
這也讓我想到,難怪現今的各種廣告,大多要用「故事」包裝,因為,沒人喜歡直接被推銷、聽道理,但,應該沒有人討厭聽故事吧?現今許多父母在小孩嗷嗷待哺的年紀,很常做的事,除了陪玩,就是陪讀,那一個個夜晚,父母在孩子耳邊說著一個個的故事,是最單純的分享,而那些故事蘊含的,不是一個個的道理,而是父母跟孩子間最親密的距離、最深刻的情感---於是我明白,老師的「說故事」,最終目的其實在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時候,要靠近別人不用太多花俏的方式,說自己熟悉的故事,那就夠了。
謝謝老師,讓我知道,說故事其實不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就想榮哲老師說的:「你不是沒有故事,只是不會說故事。」只是,看榮哲老師的書,雖然他講了好多精彩的故事,但我都記不起來;而Hogan老師總是能深入淺出地教給我們好多事情,老師讓我看到了故事的生活化,且用非常簡單又清晰的步驟解構了故事的架構。突然之間,榮哲老師的內容我也一併懂了,「笨拙的人講道理,聰明的人講故事」,感謝Hogan老師,讓我成為一個越來越聰明的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