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森林/Melancholy Forest》。白。白色。宛若實驗室的白色國度。單一的白就逼近了枯燥。生命的筋疲力竭。王明霞說了個綠色森林只能在夢與記憶之中回味的故事。直接對環保議題進行提領的憂懼之作。主人翁在白色長廊中閉目或穿行或撫摸,同時切入小男孩在山林之間的奔跑和觸碰嗅聞黃色菊花的調度,將對綠色的夢的渴求與失落,真切地展露無遺。在《艾草》形象剛烈的周姮吟(演職員打的是周品辰三字)也在本片驚鴻一瞥。
《〔37ARTS〕舞者紀事/Dancing With 37 Arts》。紀錄片形式。對受邀到紐約Baryshnikov藝術中心擔任駐村藝術家的舞者許芳宜及她成立的拉芳LAFA舞團還有其舞劇《37ARTS》的長期側錄與追蹤。想起瑪雅‧黛倫/Maya Deren諸多與舞者有關的拍攝,譬如《為攝影機所作之舞/ /A Study in Choreography Camera》,當然那已越過虛構的電影模式與紀實的紀錄片──敘事的破除。
但有趣的仍是距離。導演和鏡頭和被拍攝者的距離,這三者,誰來決定應該暴露什麼暴露多少。攝影機是危險的。因它忠實因它是無機性的,而人類的解讀又往往過於武斷。
妳來,妳便看見舞者、舞團、舞劇的磨練與各種排練與演出的意外。而彼此之間的撞擊與磨合,人與人、身體和身體之間最高限度的遇合,便成就了無比輝煌的某個瞬間。那些肢體宛若可扭曲、變形、折疊的空間,正不斷地拼湊結合,正企圖把舞蹈的深處所蘊含的意志,傳遞給所有觀看者。
紀錄片恍若人類學家從骨頭與荒廢的遺址挖出死者的聲音與歷史痕跡般的朝對象不斷地探勘摸索意義。當身影被攝影機抓住時,存在的實體便已消抹(時間與人持續往前走)。將這些影像經由人為意識的重組,就賦予零碎與殘缺的生活片段,另一種完整的結構與敘說的必要性。而這個決定便產生了引導的意圖。
導演李建常、曾筱竹對許芳宜與她的舞者男人們的捕捉,確實充滿敬意。並數度凝結了舞的力與美感。排練室內,窗外有光透進,影子洩滿一地,許芳宜被扯著白色衣角旋轉的場景,使人體驗到獨特而近乎純淨的美。靦靦至極的李安也出現在該文本的訪談裡,並盛讚許芳宜的傑出技藝。
《整型行不行?/Over the Hill》。意念強烈並持續前進中的紀錄片。對美容業與整型醫師的追問與質疑。導演桑妮‧柏格曼/Sunny Bergman宛若追查兇手般的,闖入保養品與陰道整型的內在結構。她發覺妳我都不意外的事,無論是保養品或整型技術都是源自經營者的既得利益。它唯一的必要性在於獲利。
看看那些端著專業架子的業者或醫生是怎麼透過恐懼,來營造女性的不安全感,並以此大撈特撈。片中的整型醫生甚至不無傲慢地說每月可賺35萬美金且三年可退休。而明明他不過就是個「修理工」。這是個可悲的價格時代。尤其是堂而皇之名義上為救人性命但實際上金錢恆為首要且本質跟任何領域的工匠都無差別的醫護體制。健保和那些白塔裡頭的人,怎麼個集體浪費集體剝削,妳我大概都不陌生。
美正被規定出某種範疇。美正一再被降低層級到可操作的介面。美已經是女人的苦難。島國劇場文本《這一夜Women說相聲》就曾經透過胖蔚為風潮的逆轉,來嘲弄揭露當代對瘦的悲慘追逐。Sunny從片頭對身體的不滿乃求助於專業,到頭來驚覺對他們的信任,反而讓己身的畏懼愈發膨脹。
妳怕跟那些各種媒體上裸露的麻豆或明星不一樣,妳不是美的,所以妳拼命地想要跟她們一樣。甚至花大把銀兩動手術修整陰唇讓陰部的縫變得極度細小,簡直跟洋娃娃下體那條線沒兩樣。妳活在別人的以為裡。妳被人工美剝奪。尤其悲哀的是那對因為手術可便宜2000美元而接受訪問的母女。母親甚至夸夸而談健保不給付陰唇整型術的不義。
妳不得不訝異於企業對美的介入性操弄是何等恐怖的深入。然後就想起了《貓女/Catwoman》裡莎朗‧史東/Sharon Stone飾演的那個因抹面霜而臉硬到可以當作武器的荒謬設定或者幾度翻拍最新版是《超完美嬌妻/The Stepford Wives》那群完美無缺的女人。難道,女人所能擁有的美,就只能這樣追索?!
《她所無法避免的城市事件簿/The Things She Can’t Avoid in the City》。精彩。非常精彩而象徵濃烈的動畫。被吊起的屋子、生活在半空中隨時搖擺著的房間、男女必須在其中保持平衡而無法靠近,乃至於到最後變成貓的男人將女人吃進胃裡,都把城市、愛情生活的隱喻發展到最精微的地步。文本起手勢,使用吹風機的女子居然被那風吹起飄浮的畫面,就是夠讓人驚詫不已的漂亮處理。一部以輕的技藝說沉重孤寂感的絕佳影片。
《美佳美容院/Mija’s Beauty Salon》。女人跟女人。寂寞與哀憐。一個擴張店生意慘敗的女人。另一個是因車禍丈夫死去自己下半身也癱瘓、帶著女孩下鄉的女人。她們同樣都來自城市。身為流放者的她們,如何在單調乏味的鄉間,彼此碰觸、彼此給予溫柔?兩個女人透過一個剪髮女孩而相遇的過程,相當神秘,是值得玩味的驚喜。
《高校女生/High School Girls》。八名同樣制服只背包顏色不同的高中少女的放學後風景。導演透過光影清冷的運鏡、捉摸不定的女孩行事風格以及最後神來一筆的歌唱,型塑了當今韓國高中女生的孤絕群像。對青春與群體崩壞的探掘,幾可與島國的《九降風》作互文對話。
《母獅/Lionnesses》。很難不想起也拍了電視版的日本冷硬派小說書寫者桐野夏生的《OUT主婦殺人事件》(林敏生譯,東販出版)。同樣都是已婚婦女遭虐打反擊殺死丈夫其他三個主婦幫忙支解的敘事。但本片場景放置在市場與肉販以及結合電視螢幕裡母獅群集殺牛的畫面,讓文本呈現出另一種野性狀態。播放工作人員名單時,四人分屍的剪影,雖然陰慘但有詭異的趣味,務必一看。
──97/10/08,午后,國家電影資料館,「2008女性影展」試片會。
同日,晚間,海邊的卡夫卡,文‧溫德斯/Wim Wenders,《守門員的焦慮/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硬調的影像敘事。黑而發冷。但就是那種難以咀嚼的無親和性,反倒把焦慮與破敗的人生況味,吊了出來。兩度鏡頭對物品的逼迫與極近拍攝,有著深刻的擊中感。
且二度遇見那個多刺而美麗的女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