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3-18 17:44:07|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


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
作者:周志建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0-12-01 00:00:00

<內容簡介>

☆心裡的創傷,身體知道;讓情緒流動,身心就不痛。
國內第一本結合身體、情緒、故事的創傷療癒書。
周志建繼《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後,自創BEST創傷療癒法最新力作!
☆8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告別創傷,讓現在的你,拯救過去的你!
☆21位國內外心理師、醫師、教授、作家爭相好評、熱情推薦:
鄧惠文、許瑞云、曹中瑋、謝文宜、呂旭亞、留佩萱、蘇絢慧、
凌坤楨、王大維、賈紅鶯、張志豪、林世莉、連廷誥、洪仲清、
林盈君、陳志恆、鍾國誠、陳盈君、詹宗熙、周純媛、黃柏嘉

從敘事治療師到BEST創傷療癒師,
從事敘事諮商20年,作者治療工作大轉彎,首創BEST創傷療癒法。
國內第一本結合身體(Body)、情緒(Emotion)、故事(Story)的創傷療癒(Trauma theraphy)寶典。
從覺知、流動、釋放,到撫慰,讓情緒流動,消除你身心無以名狀的痛。

這是一本獻給童年創傷倖存者的書──
你是否經常感覺自己不夠好、不重要、沒價值、沒人愛、缺乏安全感?
如果是,那麼,該是你去檢視自我童年、療癒創傷的時候了。
創傷經驗,就像胸口被狠狠重擊了一拳,幾天後身體慢慢復原了、不痛了,但羞辱、驚嚇、恐懼、憤怒這些心理的痛,卻不會輕易過去。它會隱藏在身體裡,隱隱作祟,讓你日夜都無法安寧。
童年受虐、家暴、性侵、情感忽略等經驗,會嚴重影響你的自尊、自我價值及自我認同,發展出扭曲的人際依附關係,以及不健康的補償策略。
你是否經常感覺「活著好累」「好孤單寂寞」「人生沒有希望」「我根本不值得活」?這些痛苦的想法可能都來自家庭創傷的童年陰影;別人已讀不回你就氣個半天,這都可能是小時候被忽視經驗的恐懼的情緒再現。
其實最讓你痛苦的,不是過去的創傷事件本身,而是你現在的「否認態度」。否認痛苦,就是否認生命;否認創傷,就是否認自我的存在。
頭腦否認,但身體很誠實,會牢牢記住,創傷的痛苦會一直「寄生」在身體與記憶裡,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夢魘。

◎情緒過不去,關係好不了。
情緒搞不好,你就會經常莫名其妙生悶氣,看誰都不順眼。
◎情緒過不去,身體不會好。
沒有處理完的情緒,會一直潛伏在身體裡,「卡住」你的能量,於是成了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暴食症、肩頸痠痛、背痛、胃病、癌症,帶來長年的病痛,折磨你的身心。
◎你受過傷,但你不必再痛。讓情緒流動,身心就不痛。
讓BEST創傷療癒法幫助你,好好說故事,覺知自我,釋放情緒,療癒身心,走出創傷,重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專家推薦: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榮格分析師)
許瑞云(《哈佛醫師心能量》《心念自癒力》作者)
曹中瑋(退休教授,資深諮商心理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呂旭亞(督導級心理治療師,國際分析心理學會榮格心理分析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凌坤楨(催眠治療訓練師,著有《療癒,藏在身體裡》)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賈紅鶯(督導,心理師)
張志豪(諮商心理師,實踐大學家庭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林世莉(啟宗諮商所所長/諮商公會全國聯會監事)
連廷誥(遇見心理諮商所所長,退休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林盈君(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敘事取向督導)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詹宗熙(臨床心理師)
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好評推薦】

◎身體本身就有療癒力、復原力,只要能釋放過去難以面對的創傷情緒與壓抑囤積,我們就能重新調整內在身心系統,與愛的療癒能量好好連結,成為一個有療癒力的有機體。感謝志建老師分享的BEST創傷療癒法,他這本書正是在傳達這個寶貴的訊息。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 BEST創傷療癒法是一個結合身體、情緒,以及故事療癒的治療方法。不管你是心理治療師或是想要探索自我的人,都可以藉由這本書的方式,開始練習關注身體和情緒。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協助創傷倖存者對治療師而言是一大挑戰,助人者除了須具備相當的專業能力外,更要能夠提供穩定慈愛的支持。這正是我看到這本書時,由衷的感受。
──凌坤楨,催眠治療訓練師,《療癒,藏在身體裡》作者

◎在閱讀志建老師的書稿時,剛好是我家孩子發燒、半夜哭鬧討抱的時刻。說也神奇,當我把孩子抱在懷裡,幾分鐘後他就停止哭泣,繼續沉睡。你說「擁抱」能治好發燒(身體病痛)嗎?當然不行。但顯然「擁抱」能平撫孩子因身體不適所帶來的不安與焦慮(心理不適)。身體擁抱接觸所帶來的心理療癒感,正是志建老師這本書說的「身體手療」概念,真是巧妙的共時性啊。這本書除了很適合心理治療工作者閱讀外,我最想推薦給醫生。若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能具備創傷知情概念,那許多因早期心理創傷影響生理的民眾,就有機會及早獲得最好的心理治療幫助了。
──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志建把身體、情緒與故事療癒的關係,說得好通暢、好流動,我想那是因為志建本身就是活在這樣的通暢裡了。或許因為如實走過、如實體證,志建的「BEST」充滿了溫暖的力量。閱讀的當下,彷彿我也在跟自己對話,讓我對自己更加敬重、疼惜,此刻我的心暖暖的。從志建的文字,我感受到了愛自己的能量。這是一本好看的書,真心推薦給你。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這是國內第一本整合情緒、身體與敘事的創傷療癒書,我個人非常喜歡,強力推薦給跟
我一樣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者。
──連廷誥(遇見心理諮商所所長)

◎看著志建的文字,內心也跟著流動、感動著,同時也被療癒了,真心推薦給渴望被療癒、
渴望完整的你。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這本書最讓我觸動的是,志建老師用整合性治療方式,去陪伴創傷者看見被遺忘的自己,
過程相當溫柔,教人感動。人一旦被看見、被理解了,生命就流動,新故事就開展。這
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與療癒的好書。
──林盈君(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志建老師引導我們帶著創傷知情的觀點,進入一趟情緒探索之旅,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
它整合了「身體」「情緒」與「故事療癒」三元素,創造自我療癒的新空間、新的可能性,
這是一本值得你閱讀的療癒書。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本書整合了當代心理治療取向的重要元素:敘事、情緒及身體,搭配實務案例,志建將
創傷療癒的歷程描述得生動又細緻。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我非常喜歡志建這本書,書中道盡「沒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完美的父母,這不是你的錯。
但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卻是你的責任」。療癒家庭創傷就從這本書閱讀起,我極力推
薦。
──林世莉(啟宗諮商所所長)

◎這是一本敘事與創傷療癒匯流而成的好書,特別值得推薦給學心理的你,或也有過童年
創傷的你。
──詹宗熙(臨床心理師)

◎透過真實、溫暖且誠懇的文字,志建幫助讀者傾聽身體中潛藏的訊息,找到通往身心靈
合一的路徑,推薦給想要自我療癒的朋友。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目錄:

推薦序1 讓愛流動,從承認創傷的痛苦情緒開始 蘇絢慧
推薦序2 面對創傷,你的身體都記得 留佩萱
推薦序3 創傷到療癒,生命的功課與力量 凌坤楨
更多好評推薦

自序 不求,讓一切自然流動、自然發生

Part1 流動,是療癒的根本
──我是如何從敘事諮商師變成BEST創傷療癒師?

1生命不是固定的東西,治療也是如此
2當你讀懂了情緒,你就讀懂了人
3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對童年創傷的幫助與誤用
4百分之八十的疾病都跟情緒有關
5身心靈一體,這不是分開的三件事
6幾乎所有的痛苦都來自童年創傷
7讓「無意識」的情緒變成「有意識」的感受
8從身體切入,讓情緒流動,讓療癒產生
9本書常用的關鍵名詞與用語

Part2 童年創傷

1童年受虐,滿「腹」委屈──一切就從寶拉的故事開始
2認識童年逆境
3重新認識「家庭暴力」
4童年創傷嚴重傷害一個人的自尊
5童年創傷與4F生存模式
6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種創傷原型
7不敢表達真實自己的討好型
8到底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
9不要小看童年「情感忽略」的影響
10你也有童年「遺棄焦慮症」嗎?
11父母的打罵是正常管教,還是虐待?
12道歉、道愛,是最好的療傷良藥
13他只是個「受傷的孩子」,不是「壞小孩」
14學習創傷知情,你才可以真正幫到孩子
15你也有創傷後遺症嗎?童年創傷對我們的影響
16你也是良心過剩、高敏感的人嗎?
17你內在也住了一個挑剔鬼嗎?
18叫你內在那個暴君閉嘴

Part3 認識情緒、解構情緒

1為什麼我們無法感覺、害怕感覺?
2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人感到身心安穩、不再孤單
—為什麼回到身體去感覺很重要
3表達真實情緒為什麼這麼難啊?
4到底情緒為何物?你真的懂情緒了嗎?
5情緒滲透與情緒汙染
6設下情緒界線,別幫他人的情緒「買單」
7情緒重現
8當情緒的主人,不等於是「管理」情緒
9如何回應情緒?—當孩子鬧情緒時,該怎麼辦?
10與情緒同在,就是最好的陪伴
11情緒只是此時此刻你的狀態,情緒不等於你
12你會表達感覺嗎?表達情緒是需要練習的
13「缺乏愛」本身才是暴力的根源
14創傷經驗何以會被遺忘?因為它太痛了
15釋放情緒,打通「情緒結」

Part4 BEST創傷療癒法的重要概念與學員體驗回饋

1聆聽故事,其實也是聆聽情緒
2在哪裡受傷,就在哪裡得到療癒
3BEST是一個整合身體、情緒、故事的多元取向身心療癒法
4說故事,承認自己受傷,重新把自己愛回來
5創傷不會因為你離開那個情境以後就從此消失
6為什麼創傷治療需要回到身體裡去做覺察?
7感受先於語言,情緒大於理性—回到嬰幼兒式的「情緒釋放本能」
8創傷復原是一段自我陪伴的歷程
9創傷復原是一個從感受到接受的歷程
10逃避痛苦,否認創傷,才是真正讓你痛苦的原因
11回到過去的創傷點,把受傷的自己療癒回來
12一隻腳踩在現在,一隻腳踏進過去—用現在的你,去拯救過去的你
13靜心正念是覺知身體、進入潛意識的一把鑰匙

Part5 BEST創傷療癒諮商實作

1媽媽不要打我—北京BEST課堂實記
2什麼是身體能量手療?
3童年的創傷,身體知道
4媽媽不要把我送走—療癒童年被拋棄的焦慮引發的身心症
5好好道別,讓情緒過去、讓愛回來
6是沒有感覺,還是害怕表達感覺?
7認回被拋棄的恐懼、被遺棄的自己
8好好生氣,你才不會亂發脾氣—情緒重現的案例

Part6 創傷復原與自我照顧

1創傷復原的四大關鍵:覺知、流動、釋放、撫慰
2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創傷已經復原了?
3全方位的自我照顧,是創傷療癒的關鍵
4每一次的創傷,都是一場驚嚇,都要給自己好好收收驚
5什麼叫做愛自己?聽聽愛玲的故事你就知道
6在關係裡受傷,也在關係裡得到療癒
7有意識地感覺身體的存在,你就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8愛自己,就從身體照顧開始

附錄:本書精采語錄重現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周志建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從事諮商工作30年、敘事治療20年。擅長說故事、聽故事,有豐富的諮商實務經驗,敘事治療是他的專長,也是最愛。
這幾年生命漸漸轉向,除了敘事,他的治療工作也開始關注「情緒」與「身體」療癒,於是他整合了身體、情緒、故事療癒三要素,自創「BEST創傷療癒法」。他發現,現代人的憂鬱症、焦慮症、身心失調,甚至癌症等身體疼痛,可能都與童年創傷有關。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一生不走主流路線,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行至中年,漸漸體悟「為道日損」真義,力行「減法生活」,喜歡簡單、好靜,獨居山中,享受森林漫步、沉思、聽雨聲。

周志建小檔案: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敘事取向心理師、督導、專業訓練講師。
◎「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
◎旭立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故事療癒作家。著作:《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等暢銷書。
◎首創BEST創傷療癒法,為童年創傷、身心治療工作注入新氣象。
◎到2020年為止,已經在台灣、大陸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舉辦過600場以上的諮商專業工作坊。

作者臉書:周敘事
粉絲團:周志建心理師@best創傷療癒法
部落格:敘事實踐者,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
Email:joe.chou@ms60.url.com.tw
臉書社團:喃喃"志"語~周志建讀者交流會(BEST療癒法)
LINE社團:周志建讀者園地

★內文試閱:

‧推薦序

領會完形,成為完整及內外合一的自我/蘇絢慧

「完形諮商」對一般民眾來說,或許不是很熟悉,但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完形諮商與治療是情感與經驗取向學派之一,就算未深入鑽研學習,也絕對是有必要認識的一門心理治療方法。

在我未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曾是心理諮商個案的我,已深受完形治療的啟發和修復。當我成為心理諮商研究所的學生後,在上課教室裡,透過一點一滴的領略完形諮商如何看待人、理解人的內在,以及如何解決心理困擾的原理,那種領悟及情感的震撼,猶如醍醐灌頂,至今仍印象深刻。

當時教導我「完形諮商」的老師正是本書的作者──曹中瑋教授。

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扎根奮鬥的專業人都知道,中瑋老師是臺灣完形諮商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我認為,老師和完形諮商之間的關係,就有如武林人和劍的關係。見人如見劍,見劍如見人,老師和完形諮商已是人劍合一的狀態。這意味著老師將完形諮商的精髓融合進自身的生命中,並以知行合一的歷程透徹完形諮商的學理,傳達給我們所有學習中的後輩。如今能為老師的新作撰寫推薦序,是我極大的榮幸。

完形的修復、影響與幫助

完形諮商提出﹁覺察、選擇、責任﹂的黃金鐵三角概念,而在本書中,老師從這個概念開始,深入講解完形諮商對人心理問題或人生困境形成的看法。一個人若無法清楚「覺察」自己內在或周邊外在的狀況,就很難做出較為適當的﹁選擇﹂。當然,對於要成為一位負責有擔當的成熟個體,就會造成阻礙和困頓。

清明覺察,是完形諮商理論極具重要性的觀點,這包括能對內瞭解自己的需求、情緒、能力、強項與弱點等等;對外能看清環境與他人的真實狀態,瞭解周遭的各種資源和限制。這當中,必須能釐清及辨識許多心理防衛所製造的投射假象或想像。

但我們如何能真正走到清明覺察的狀態,為自己負起個體選擇的責任?關鍵在於能夠深度覺察。透過往內深入探究自我,才能進到更深層的覺察。我認為,「覺察度不足」及「覺察障礙」是現代人無法為自己的內外處境進行有益處的選擇,並且負責的主因。更常見的是,人們會陷落在某一情境中,以一種萬事不由人的姿態,來面對自己無能為力的生命處境。這都是來自我們無法清明覺察內外在的真實狀態,甚至不想面對,以逃避的方式,迴避自我負責。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處境中,影響覺察的內外干擾甚多,於內是我們情緒的起伏、未竟議題;於外是社會文化的框架、權威父母師長的制約、他人的評價和要求等等⋯⋯這些影響因素限制我們深度覺察,也就影響我們真正做出自己所要的選擇,而進入逃避的迴圈裡無法覺醒。本書中便有許多探討和說明,可以協助我們開始練習覺察,鬆動及進入較深度的自我面對。

完形治療,過去是幫助我生命修復療癒過程的引導和助力;臺灣完形治療大師曹中瑋教授,既是影響我至深的指導教授,也是我專業學習的典範;完形諮商核心理論和技術更是我心理諮商工作中,最常運用的專業智能及技術。基於上述原因,我萬分欣喜地向大眾及專業學習者推薦中瑋老師的這本新書,我相信你必定能從本書領悟及洞察更深的自己,為內在的和好與整合,更增添一份啟動的力量和智慧。(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台長: 來自星星的喵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