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聖嚴法師開導、吳若權筆記108課人生智慧學習)
作者:吳若權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6-10-05 00:00:00
<內容簡介>
影響超過50萬人《甘露與淨瓶的對話》2016年全新面貌 雙書衣紀念珍藏版
面對人生的困頓,我們的反應可能既不是生氣,也不是難過
多數時候,我們是感到畏懼惶恐
常不知道老天下次要在什麼時候出手?
九年前,吳若權在完成《甘露與淨瓶的對話》的過程中,像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筆下的虔誠牧羊少年一般,歷經多次探訪與對話,才得以將聖嚴法師的智慧記錄集結成書。
千古以來,不論你的信仰是什麼,智慧就是那幾個——
講述的全都是相同的觀念:寬恕、慈悲、付出、同理心
我們只需要在生活中不斷自我提醒!
當世界變化愈來愈快,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順心、關係的不和諧,人們似乎也愈來愈不快樂。這些種種不順,都造成負面能量的累積,甚至導致身心靈的疾病……儘管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仍然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在這一場像是尋找「寶可夢」的人生學習歷程中,我們要學習過關的技能、過關的態度、過關的智慧;更要學會不時把自己倒空、歸零,成為一只輕盈透澈的淨瓶,才能灌入哲人的智慧甘露。在面對負能量時,接受不夠好的自己,更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於是,面對未知,也可以自在、可以快樂、可以滿足。
《甘露與淨瓶的對話》曾影響華人地區讀者超過50萬人,幫助許多人在遇到問題時,走出困惑、哀傷。2016年,重新增訂版的新風貌,以聖嚴法師說的「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為書名,講述這些亙古不變對人類生命有價值、有意義的智慧金句。
聖嚴法師說,「正面的解讀」就是遇到任何問題,不要一來就視為負面的阻力,而要看成是一種砥礪的助緣。「逆向的思考」是遇到順心的事,不要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遭逢挫折與不如意事,不氣餒,也不垂頭喪氣;只要觀念一轉變,就能柳暗花明。
第一講:認識自我
第二講:信任的愛
第三講:孤獨的力量
第四講:轉念與利他
第五講:自由與自在
第六講:放下的勇氣
第七講:生命的歸宿
7講108課人生指引,一講一主題,一課一練習
這一本書將提供所有人生問題的永恆解答!
雙書衣設計
外書衣,以「甘露與淨瓶的對話」為意象,作為設計的主軸風格。
內書衣,則是作者吳若權在農禪寺拍攝的影像,呈現「正面」與「逆向」的對照。
★目錄:
新版自序
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
【第1講】認識自我
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
當「傾聽自己心聲」和「接受別人忠告」之間有落差時,如何找到智慧的力量?
找到自己之後,如何放下自己?從「自我」到「無我」,該如何轉化?
第1課 成長,是往內在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需索感官的滿足
第2課 努力朝最適合自己的路發展,耐心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緣具足
第3課 從探索興趣開始發展自我,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第4課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進自己的缺點,都是自信的表現
第5課 大鴨、小鴨,各有發展,經過努力與磨練,小鴨也有變成大鴨的可能
第6課 以發展自我為目的,就能把「吃苦」當作「進補」
第7課 刪除「惡」的,留下「善」的。做出「對」的決定
第8課 志向愈大,挫折和誘惑就相對地變小
第9課 承擔責任,完成使命,並非好大喜功,而是要分享夢想
第10課 找到生命的導師,效法成功的典範
第11課 善用危機感激發自我的力量,突破環境的障礙
第12課 利他的練習,可以從無我開始
【第2講】信任的愛
「愛自己」和「愛他人」有衝突時該怎麼辦?
有時候,刻意吝惜,「不給」對方,也是一種「付出」?
愛, 必須是對等的付出嗎?
第13課 慈悲,是愛的最高層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籬,及於一切眾生
第14課 真正的慈悲,是不分對象、沒有條件的
第15課 親密關係之中若含有控制的成分,就可能傷害彼此的愛
第16課 親情,必須進化;父母學會放手,親子之間的愛才能長久
第17課 教養子女之前,父母應該先教養自己
第18課 要解決欠缺安全感的問題,不是仰賴更多的親密關係;而是建立信任
第19課 婚姻中的伴侶關係,不是嫁雞隨雞,而是承諾要照顧對方一輩子,彼此守護
第20課 愛不一定要有相對的回饋;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平等的付出
第21課 和自己建立最親密的關係,有自信就不會恐懼不安
第22課 鬆開心中的防線,拆除心中的城牆,學會慈悲,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第23課 唯有慈悲,才能解決因為愛而引起的衝突
第24課 「放下」心中的包袱;但永遠不「放棄」心中的理想和責任
第25課 善用「愛的減法」,讓親密關係更歡喜自在
第26課 真正的「看破」,並非徹底失望;而是體認世事都是虛幻的,不再執著
第27課 勇於承擔別人惠予的付出,將來才有分享出去的能力
【第3講】孤獨的力量
如何盡情享受獨處,「孤獨」而不「孤僻」?
修行的路一定是孤獨的嗎?孤獨,有助於修行?
如何善用孤獨的處境,面對更真實的自己,活得更幸福?
第28課 善用孤獨的力量,是成就自我很重要的修行
第29課 妥善處理內心的孤獨,轉化成為正面的力量
第30課 像潛水般躍入最深沉的孤獨裡,才能浮現出最真實的自我
第31課 有心、有願,就有定力,不會被外在環境干擾
第32課 與世隔絕,讓自己孤獨,對修行來說是必要的
第33課 甘於寂寞,才能安靜地面對自己,思考生命
第34課 遭遇人際關係的挫折,要檢討自己;但不要否定自己
第35課 自己的想法很先進、很獨到,就必須多溝通,讓別人充分了解
第36課 權勢的孤獨,並非因為位居高處,而是不當行使權力
第37課 行動的熱情,足以融化內心的孤獨
第38課 共修,既可以鼓勵自己,也可以約束自己
第39課 用慈悲的心,相互包容,雙方才能得到共修的好處
第40課 單身的人,更有機會在孤獨中,鍛鍊面對生命無常的勇氣
第41課 化「被動的孤獨」為「主動的孤獨」,就不會感覺孤獨
第42課 幫助孩子化解孤獨的感受,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第43課 修行自己,並非只是獨善其身,而是以蒼生為念,利益眾生
【第4講】轉念與利他
內心最渴求的,其實正是最害怕失去的嗎?
「想要」和「需要」之間有標準界線嗎?還是因人而異?
情欲,是可以馴服或提升的嗎?
第44課 智者畏苦,但能夠深刻體認別人的苦,卻是慈悲心的開始
第45課 「害怕」與「討厭」是一線之隔;去除「傲慢」,才能面對恐懼,展現自信
第46課 傻人有傻福,聰明的人也有聰明的好處,只要盡自己的力量,就不必恐懼
第47課 滿足私利的欲望,叫做「私欲」;成就公眾的利益,叫做「願心」
第48課 只要是為公共利益,不為私人成就,就不會患得患失
第49課 願心,是來生來世、永生永世,都要繼續再做下去的堅持
第50課 轉念的時機,跟年齡沒有絕對關係;而是要視個別的人生際遇或智慧開發而定
第51課 愈早轉念愈幸福,因為轉念之前,追求私欲的路程很辛苦
第52課 發願心,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為,才不會力不從心
第53課 只有「捨」,沒有「得」的欲望,才能夠連「煩惱」都捨下
第54課 「想要」,如果超過「需要」;「消費」,就會變成「浪費」
第55課 人之所以高貴,是氣質、是品格,而不是珠光寶氣的價值
第56課 性衝動,可以用心理克服,也可以用運動紓解
第57課 以「願」心而得「願」力;發了願心,還需要正確的方法
第58課 用寬大與堅強,消除競爭的恐懼,喚醒更大的願心
第59課 拿自己的專長,去服務別人,就會產生「利他」的思考
【第5講】自由與自在
修行,就是為了解脫嗎?
「自由」和「隨心所欲」又有什麼差別?
在肩負重大「責任」或「使命」時,還有可能覺得自由、自在嗎?
第60課 為了積極實踐目標,分分秒秒把自己綑綁,是愚癡的事
第61課 盡心盡力去做就好;要保持彈性,才能應變
第62課 自由和放蕩不同。前者,有目標;後者,沒有目標
第63課 自由,並非不受規範;此刻若不受規範,將來可能更不自由
第64課 不要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刻意委曲求全地扭曲自己
第65課 自由的真諦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本身自願的選擇
第66課 能夠擺脫誘惑,才能得到解脫,獲得自由
第67課 要先放下自我為中心的念頭,才能得到更多自由
第68課 覺悟,來自前世累積的善根,也要靠後天努力修行
第69課 即使,修行沒有開悟,還是可以對別人有所幫助
第70課 只要持續不斷地修行,終必從煩惱中解脫
第71課 自由,是不受束縛;自在,則是自己做主,沒有阻礙
第72課 利益眾生積極的作為,不會因為行動受限而無法發揮
第73課 在家修行,要先善盡對家庭應盡的本分
第74課 修行要持之以恆,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初發心
第75課 遵守戒律,出於自己的選擇,就不會覺得苦,反而是一種快樂的解脫
第76課 世界和平,就是追求全體的自由自在
【第6講】放下的勇氣
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與意外?
「放下」和「放棄」,有什麼不同?
「堅強」、「逞強」、「頑強」有什麼差異?
第77課 多讀書,多向專家請益,可以促使因緣成熟
第78課 運用勇氣來落實「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第79課 不要用因果論,去解釋過去已經發生的事
第80課 堅持,是用理性去評估,而不是用意氣或情緒
第81課 最大的勇氣是放下自我,因此而得到開悟
第82課 不論碰到多大的困境,都要有耐性,相信時間都可以將它改變
第83課 懺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也是修行必備的條件
第84課 願意向別人懺悔,就是有勇氣對自己負責
第85課 懺悔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自我反省,因為改過而得到成長
第86課 懺悔以後,除了悔過之外,還要彌補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第87課 犯錯的人,必須懺悔;受傷的人,要能寬恕
第88課 懺悔和寬恕,都是勇氣的表現
第89課 受害者是菩薩,用肉身的痛苦教育社會大眾
第90課 學會寬恕,才能真正打開心結
第91課 勇氣,並非外在的剽悍或剛強,而是內在的強韌與堅毅
第92課 真正的勇氣,並非蠻力;而是精進不懈的力量
【第7講】生命的歸宿
人死後,去了哪裡?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會不會也是另一種貪欲?
「積善」和「還債」,兩者有何關聯?如何「結緣」而不「結怨」?
人生苦短,但不如意事又十常八九,如何安頓自己的心?
第93課 不追問過去,不妄想未來,只需把握當下
第94課 信仰,並非靠外在印證;而是內心的感應
第95課 神秘經驗,跟個人的修行及緣分有關
第96課 極樂,是從煩惱中得解脫。每個解脫的人,都有機會成佛
第97課 相信往生的親人,會繼續他下一段的旅程,是安頓自己對生死牽掛最好的方式
第98課 超渡亡魂,是為了在往生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第99課 消極還債;積極還願。不再結怨;就能結緣
第100課 若想不到對方的「恩」,就用「願」來替代。「願」的力量,比「恩」更大
第101課 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讓內心比較安定、知足
第102課 從最基本修行生活的實踐做起,才能找到人生價值的核心意義
第103課 當親友往生時,學習洞見生死的微妙,對自己而言,也是一個重生的開始
第104課 有宗教信仰,對生命的歸宿才會有落實感。生離死別,雖然痛苦,卻可以漸漸解脫
第105課 從積極面對死亡的態度中,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第106課 體認生命很脆弱,才能學會珍惜及尊重
第107課 與其留遺產給子孫,不如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
第108課 菩薩不怕苦,一次一次地乘願再來;重返人間,向眾生學習
附錄
聖嚴法師推薦序:轉念之後,柳暗花明
聖嚴法師歷年親筆手札書信
原版作者自序:淨瓶常注甘露水
<作者簡介>
吳若權
政大企管系畢業,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知名企業。現為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任多家企業行銷及管理顧問,擁有中國心理諮詢師專業證照,並獲聘為榮譽講師。
1995年,以藝文小說《愛一次也好》踏入文壇,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2000年,以短篇小說集《下雨天裡的松風聲》獲得「中興文藝獎小說類首獎」。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心靈、企管,經常榮登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累積講座超過一千場,帶給無數人激勵與療癒的力量。
他有著水瓶座的活躍聰明、企管人的敏銳精準,還有創作者的細膩善感。《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是他的第107號作品,也是《甘露與淨瓶的對話》的2016新增訂版。新版以聖嚴法師說的「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為書名,以全新的面貌、新的閱讀介面、新的態度,講述這些千古不變對人類生命有價值、有意義的金句。書裡的108課人生指引,是吳若權親訪聖嚴法師,簡練地以文字筆記聖嚴法師的生命智慧,用日常的對話方式,為每個人生活上都會遇到的問題提出解答。
◎Facebook粉絲團「吳若權好友俱樂部」:www.facebook.com/ericwu567
◎權心權意@吳若權幸福學院:eric567.blogspot.tw
◎若有似吳@幸福咖啡館:eric128.pixnet.net/blog
◎聯合新聞網「吳若權」部落格:blog.udn.com/eric567
◎媒事來哈啦 | 影音頻道:www.fbwebshow.com
◎新浪微博,吳若權專頁:weibo.com/u/1766297367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
無畏於人間苦難,而發心「乘願再來」,是最慈悲的勇者。
想遇見未來的自己,先活出當下的自己
如果可以遇見未來的自己,你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你?
更成功、更有錢、更快樂、更自信、更包容、更慈悲、更幸福……有沒有可能,你不必特別花心思從中抉擇,而是因為在每一個當下,做對了正確的取捨,自然而然地回歸你本身該有的原廠設定,重新獲得沒有煩惱、沒有匱乏、沒有恐懼的人生。從此,自由自在。
未來,其實是每一個當下,累積而成。
《金剛經》記載佛陀的話:「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南懷瑾老師註解《金剛經》說:「時間是相對的,真正的時間,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沒有古今,沒有去來。」過去與未來都沒有,只有當下的一念。
觀照自己,不必執著於過去與未來,唯有當下是真的。但如果可以做到不看過去、不想未來,當下的一念之間,只有兩種:真正認真地活在當下,最後連這一念也空了;或是,連活在當下的那一刻也錯過,依然故我在黑暗中潛行,內心卻沒有愈來愈清明?
回首十年前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當時我正陷在人生前中年階段的困境裡。心情尚未從父喪的哀慟中走出來,還要故作堅強陪伴病中的母親;最熱愛的出版寫作,因為市場急速萎靡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媒體工作原本懷抱高度的期許,卻被過度充斥八卦娛樂的現實淹沒……面對一連串的挫折,難免覺得自己與社會主流風氣格格不入,現實與理想漸行漸遠。
在那段時間能夠支持我繼續不忘初衷,度過無數掙扎與失望,捨下名利的追求,寧願沉潛也要堅守正念的力量,是來自多年來靜心修持的練習。我不知道未來的人生會不會更好,但我確定無論面對的狀況是好、是壞,都要往能夠讓自己更平靜的方向走去。
在逆境中保持積極的意念;在順境中擁有謹慎的態度
當自己的理想,對外不能夠積極作為的時候,以沉潛的方式,回到內在去做更深度的閱讀與旅行。閱讀,除了書,還有眼前幻化無常的世間中,最真實的生命故事。旅行,我學會「走出去看世界的同時;是要走進內心深處看自己」,於是看到靈性中更豐富的風景。
這十年來,因為漸漸減少上電視節目的次數,街上能夠因為八卦娛樂,而認出我的民眾愈來愈少;反而是透過廣播聲音與文字作品,而辨識出我的理念,志同道合的朋友愈來愈多。取得對岸心理諮詢師執照,並獲聘為講師之後,除了當地的顧問工作,我回台灣陸續開辦很多心靈探索課程。為向慈悲的典範學習,除了皈依佛法,也正式拜觀世音菩薩為師。
在茫茫人海中,許多與我透過心靈對望的眼神裡,我深深地知道、明明地清楚:我們未必是課堂上的同窗;但絕對都是生命裡的共修。
無論是透過宗教信仰或心靈課程,多數人所祈求的都是平安無災,趨吉避凶,如果未能遂其所願,就會信心動搖或情緒抗議,為什麼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究竟是自己信仰不夠虔誠、祈禱的方式不對,或老天就是不公平、不肯靈驗?
當我們經歷更多的悲歡離合、事業起落、病痛纏身,放棄頑強的抵抗,學會接納與隨順,或許有機會可以慢慢體會到以下這個事實:生命中,每個人經歷的事件不同,而所有的劇本不外乎就是只有兩種鍛鍊:在逆境中保有積極的意念;在順境中擁有謹慎的態度。而順境與逆境都只是一時的幻相,唯有其間愛與寬恕的勇氣,才是唯一的實相。
藥山禪師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再多的修行,不過就是練成一身「榮辱不驚、物我兩忘」的平靜。沒有過多的欲望,就不會被恐懼所困;沒有太多的奢求,能捨能得都很自在。
以「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解決人生所有問題
過去這十年,是我人生一段豐富的積累。感謝所有的挫折,那是上天給我的禮物。其中,崎嶇的路上,也有很多祝福,才能造就現在的我。尤其,十年前那一場殊勝因緣,讓我有機會拜訪法鼓山聖嚴法師,開始籌備一系列的對談,並以筆記的形式,寫成《甘露與淨瓶的對話》一書,出版後得以和十萬位讀者一起療癒心靈,為人生帶來正向的改變。無論學生選讀科系、上班族找工作、回到自己一個人情狀的孤獨、情侶在相愛路上的糾結、對人生種種煩惱與負擔的放下、面對生死大事的困惑……都能夠在這本書裡得到完整的解答。
近年還是有很多民眾探詢:「去哪裡可以買到《甘露與淨瓶的對話》?」後來發現無論實體通路或網路書店,都已經沒有存書,甚至願意在二手書店割愛的冊數也非常稀少。
很榮幸得到天下生活出版總編輯張曉卉的青睞,願意投人大量的人力成本與專業心思,著手重新規劃,在不變動原書的架構下,以更貼近現代人的閱讀需求與生活應用的原則,將《甘露與淨瓶的對話》改版,並以聖嚴師父在原版推薦序中的這句話:「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當作新版的書名。這半年來,經過團隊不斷地討論版型、研議篇幅,我花個幾個月的時間改寫文字內容,終於能夠在原書即將屆滿十年的此刻,以全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唯書中提到的時空環境,皆維持聖嚴師父在世時與我談話的當下,若有重大改動的情節,則以加註方式讓讀者了解。
同時我要在此特別感謝出版界好友曾文娟,對這本書的重新出版,提供很多寶貴的建議與指導。
如果你已經有一本《甘露與淨瓶的對話》,讓我邀請你重看一次《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在瀏覽中回頭看看自己內在改變。如果你是新的讀者,歡迎你以全新的觀點與體驗,在書中印證自己如何以「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解決人生的問題。例如:
〔真實的事件〕為升學考試準備很久,卻在最後衝刺時罹患嚴重感冒影響成績。
〔正面的解讀〕因為這個挫折而終於體認到身體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逆向的思考〕或許原訂的目標並不適合自己,後來考上的這所學校,對自己的學習與交友更有利。
〔真實的事件〕原本應該搭上直達車提早到達目的地;卻因為臨時交通狀況而錯過班次,改搭每站停的普通車。
〔正面的解讀〕得到一次寶貴的教訓,以後要預留更充裕的時間。
〔逆向的思考〕只要人平安就好!慢車反而更能欣賞沿途各站的風景。
〔真實的事件〕在公司尾牙抽到第一特獎,被同事要求請客。
〔正面的解讀〕藉此廣結善緣,分享喜氣也不錯!
〔逆向的思考〕某些同事可能會忌妒,自己最近的言行要低調一點。
〔真實的事件〕鼓起勇氣向心儀的對象告白,對方立刻接受。
〔正面的解讀〕果然是天賜良緣,還好有主動表達愛意。
〔逆向的思考〕一定要更戒慎恐懼地珍惜這段感情,才能修成正果。
以「正面的解讀」接受當下;用「逆向的思考」走出困境。問題的本身,從來就不是問題,而是你如何從什麼角度看待問題。聖嚴師父講的佛法,其實並不限於宗教的領域,而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生活哲學。應用佛法的智慧,鍛鍊放下煩惱的勇氣,活出自由自在的人生。
謹將全新改版後而賦予完全不同風貌的《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新書,列計為我出版的第一〇七號作品,呈現給願意遇見更好自己的你。當木棉花開的季節,我總會想起那個料峭春寒,在台北市仁愛路口等候與聖嚴師父見面的心情。往事如煙,卻歷歷在目。「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每個人的肉身都有灰飛煙滅的盡頭,留給這個世界的精神典範,卻可以不朽。無畏於人間苦難,而發心「乘願再來」,是最慈悲的勇者。
2016年10月於台北
.推薦序
聖嚴法師序
轉念之後,柳暗花明
我和吳若權先生,一個是宗教界的老和尚,一個是文壇炙手可熱的暢銷作家;我們倆人之間,說熟悉也不是,若說生疏,那還不至於。
因為若權是個多產作家,他的小說、散文經常發表,而每一發表,便廣受矚目。我如果有因緣接觸,也會拜讀他的文章,欣賞他的才華。他的文筆行雲流水,深受大眾喜愛,也很容易閱讀。除此之外,我所知道的若權更是個全方位的天才,不僅在寫作上凸顯長才,更跨足於廣播、電視、演說等多重領域,在各方面的成果都令人讚嘆。尤其他巡迴台灣各中小學校園,舉辦了數百場次演講,擁有廣大的群眾魅力;他的受歡迎,是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年齡、階層之別的。
我記得有一次在長榮班機上,突然有一位空服員要求我簽名,她拿了護照本給我希望我在其上簽名。結果我發現在我簽名之前,上頭已有一位名作家的簽名字跡,那便是若權,可見得他受歡迎的程度。
不過,我與若權面對面直接的接觸,就是這次的訪談了。從今年一月下旬開始,若權幾乎每星期都到我靜居的精舍來看我,每週訪談兩次,每次訪談的時間一至兩小時不等。前後共有八次訪談。我們談的內容,不會涉及什麼高深的佛理,而是一般人在生活上、心理上乃至生理上,可能會遭遇的阻礙、困頓、矛盾等各式各樣的難題,而在面臨種種難題之時,若權問我「該怎麼辦?」也就是聽聽我的看法。
一般人面對問題,往往會陷入慣性的思考模式,或者從習以為常的觀點來看待,然而這對問題的解決幫助不大,甚至會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困擾。也就是被困擾纏縛,不容易得解脫。佛教所謂的「苦」,也就是指的遇到種種困擾之時不知如何處理,而落入一般常識性、習以為常的處理方式,結果可能愈處理愈糟糕!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佛法的立場來看問題、來處理問題,往往就能夠海闊天空。面對煩惱的處理,我的基本立場是「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正面的解讀,就是遇到任何問題,不要一來就視為負面的阻力,而要看成是一種砥礪的助緣。逆向的思考,是遇到順心的事,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遭逢挫折與不如意事,不氣餒,也不垂頭喪氣;只要觀念一轉變,就能柳暗花明。我談問題,大概都是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
當然,我這個七十八歲的老人,對於社會的世故人情和對佛法的認知體驗,可能要比一般人更深入些。因此對於若權的提問,也就是他所看到的世間種種現象,特別是華人社會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他從多方面、多角度地來問我,我則盡我所知、盡我所能來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對讀者們有所助益。
能跟這樣一個多產的名作家對話,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若權的反應非常敏捷,有時他提出問題,當下自己已有了想法,也會回饋給我。這本書的構成,原貌是我們倆人的對話,成書以後,則以第一人稱口吻呈現;由若權娓娓說來,而不是聽我這個老和尚講話,讀來應是滿輕鬆的。如果是以第三者立場記錄往來的對話,雖有翔實的優點,但是親切感可能就少些了。
我滿歡喜這本書的出版,但願本書能對我們的華人社會有一些幫助。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法鼓山
.摘文
【第2講】信任的愛
●「愛自己」和「愛他人」有衝突時該怎麼辦?
●有時候,刻意吝惜,「不給」對方,也是一種「付出」?
●愛, 必須是對等的付出嗎?
時值被氣象專家稱為暖冬的新年一月,寒流來襲的日子,氣溫仍不可預期地驟降到澈骨的程度,冰冷的街道鋪滿綿薄的陽光,在冷靜與熱情交錯中,恰如理性與感性的融合。
日漸黃昏,人車熙攘。下樓,過街,轉角。每天重複相同的動作,卻都可能有新的感覺。這次和聖嚴法師聊天之前,曾以為自己很懂「愛」了,沒想到回程路上,發現通往愛的階梯,又更上一層樓。
過去,我認為男女之間的情愛,必須是雙方對等的付出,有回饋的互動。其實,除此之外,這世界上還有層次更高的另一種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個層次的愛,叫「慈悲」。即使是兒女情長、親子相待,也該有這種愛的存在。
回顧過去閱讀不同宗教的經典,感覺佛教對於愛說得比較含蓄,不像基督教講愛時來得直接,無論是處處可見的標語「神愛世人」,或教堂婚禮中常聽見的「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當常常以溫柔端莊來照顧你的妻子,敬愛她。」「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關於情愛的說法及指導原則,佛教彷彿含蓄內斂多了。
曾以為是因為東方人比較含蓄,不願意把「愛」掛在嘴邊,所以用了一個語意近似、但解釋寬廣的「慈悲」來代替。經過聖嚴法師的引介,看到佛經討論情愛的頻率和深度其實都很足夠,當紅塵男女深入領悟之後,可能就不會再為情所困。
《大藏經》是一部智慧浩瀚的經典,述及愛的不同面向。大概可以歸納為三種不同層次的愛。如果,愛像洋蔥那樣可以一層一層剝開,毋須擔心最後會流下淚來,因為,慈悲的心,有如浩瀚的清水,當我把洋蔥浸入水中,再一層一層剝開,瓣瓣分明,清純潔淨,片片都是愛。
聖嚴法師認為,愛,最常見的形式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夫妻或情侶的愛、朋友或師徒的愛。這種愛的形式,有個特點,就是雙方都想付出關懷,不是為了自己想得到什麼,其中也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犧牲、甚至占有的渴望,但基本上都還算是正常的程度,不會嚴重地阻礙彼此的發展。
比這個層級更次等的是「貪愛」,這種愛純粹是以個人的私利出發,愛的是對方的財產、地位、名利、榮耀、權位,若沒有得到這些好處就無從愛起。愛,全然是因為自私的占有而存在,這種愛經不起考驗,是很薄弱的。
在佛法上,以上的兩種愛,都並不被鼓勵。愛,原則上就是付出、關懷、照顧,沒有條件、不分對象。不能只愛自己相關的人,只愛自己的民族,或只愛自己的國家,而是要愛眾生。當我所愛的對象,一律平等,沒有差別性的對待,從「關懷、付出、照顧」的愛,昇華為「平等的、沒有條件、也不指望對方回饋」的愛,就是愛的最高層級,叫做「慈悲」。只要是眾生,都是可以付出愛與關懷的對象,這樣廣大的愛、無條件的愛、無限的愛,就是「慈悲」!
【第13課】聖嚴法師開示:
慈悲,是愛的最高層次,
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籬,及於一切眾生
正因為強調:不分對象、沒有條件的愛,佛教的慈悲,成為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質。在古時候,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他們的神將印度人民分為四個等級:
一、婆羅門,祭司:負責主持宗教祭祀之人(Brahmana,梵文原意是指神學掌控者)。
二、剎帝利,武士:是王室貴族。
三、吠舍,一般平民:泛指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四、首陀羅,奴隸:終身受人使役。
印度教徒相信他們存在於一種必然的輪迴之中,無論自己屬於何種階級,唯有盡力完成該階級所應有的義務,才有可能尋求到解脫之路。
但是,除了上述這四種階級之外,還有層級更低的,叫做「賤民」,他們是道地的土著,沒有權利信神,也不被神所寵愛。這是連印度教的神都忽略的子民,這時候只有佛陀慈悲地接納了他們。
佛教講究無條件的愛,包容度很高。漸漸地,也影響了其他的宗教。現在世界上的宗教,大部分都能尊重多元文化,包容各種種族。因為,其他宗教的領袖知道,如果只愛自己的信徒,排斥其他宗教的信徒,就走不出去。
【第14課】聖嚴法師開示:
真正的慈悲,
是不分對象、沒有條件的
愛,究竟可以到達怎樣的境界?過去,不論我努力的程度多少,頂多只能做到付出愛與關懷,不求回報,但我還沒能做到「一律平等」「不分對象」。當愛可以到達慈悲的層次,令我感到既嚮往、又慚愧。
這幾年來,我母親中風臥病,家裡常需要聘請外籍看護,按照現行規定,每隔幾年,就要換一位小姐。我很體恤她們從很遠的地方離鄉背井來工作,把她們當家人對待,照顧她們食衣住行,寧可節省自己、也盡量對她們慷慨。雖然,聘用過的幾位小姐,有的很認真、有的很敷衍,我都期勉自己捨棄差別心態,以愛心相待,把她們當菩薩感恩;但這畢竟還是在家裡協助我照顧母親的看護呀,若要我對某個養了十幾隻狗、卻從不清理環境的惡鄰和顏悅色,可就相對地困難了。
聖嚴法師原本和藹的神情裡,流露柔軟的線條,勉勵我說:「慈悲的鍛鍊,本來就是由近而遠、從小而大、從淺而深。」要看自己的力量多大,再慢慢向外推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對父母和子女每一份子,都付出平等的愛。如果一個做爸爸的,育有一子一女,不會重男輕女,或偏愛哪一個,這樣平等的愛,就是慈悲。
慈悲,就是當對方需要愛時,我能力所及,就樂意付出,而不是決定在於我喜不喜歡。不能只因為我看得順眼,就多愛一點;看不順眼的,就少愛一點。很多父母偏心、對自己的孩子都不公平,有差別待遇,這就不慈悲。
父母很容易比較喜歡聽話的孩子,不疼愛比較叛逆的那個孩子。這樣的雙親,就不夠慈悲。因為,真正的慈悲,是不分對象、沒有條件的。
【第15課】聖嚴法師開示:
親密關係之中若含有控制的成分,
就可能傷害彼此的愛
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慈悲,即使親如父母、師徒之間的密切關係,還是有可能因為控制的欲望,而導致彼此的傷害。最常見的是,父母太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有期望,而產生控制的欲望。譬如:父親希望孩子繼承家業,母親希望兒子娶她認為適合的對象。
在家人,父母希望子女繼承產業,光宗耀祖,每個家庭都像百年老店,可以代代相傳。
出家人,師父希望徒弟傳承佛法,將未竟的志向,一代一代,接力下去。
想起往事,即使修行的程度和社會的地位都已經非常崇高,聖嚴法師的笑容裡依然保有最天真的赤子之心。當他回憶起他的師父,也曾對他有過「螟蛉子」那樣的期望,希望能有人繼承志向時,聖嚴法師露出既心疼、又感慨的笑容,但嘴角仍掛著知足的幸福,我自以為是地把它解讀成「雖不負所托,但還要繼續努力」的心意。
《詩經——小雅》有一段:「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描述狩獵蜂自己不能生子,為了傳宗接代,牠會把螟蛉(一種青蟲)的卵帶回巢中,守在外面每天跟卵說:「你要像我一樣喔!」果然,隔一陣子從巢中孵出一隻小蜂。
只要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人,多半會有這樣的想法,不論傳的是家產、還是佛法,都是傳承的期望。但西方人就不會有這種沿襲家傳的觀念,父母任孩子獨立去發展,只要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志向,活得快樂就好。
在美國,有位弟子跟聖嚴法師學佛,他的媽媽是律師,爸爸是醫師,他自己當木工,很自信地說自己在工作上已經是「Master」級(大師級)的木工專家了,既擁有專業地位,賺的錢也不少。還有另一個優秀的弟子,是負責清理垃圾的服務員,他身體好、力氣很大,父親是教授,但他覺得自己收垃圾並不丟臉,工作時間短,收入不錯,生活品質很好,有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相對之下,中華民族的人,對兒子特別要求繼承衣缽,讓親子雙方都很痛苦。子女找對象時,父母意見很多,不准娶這個,不准嫁那個,控制欲太強,破壞了彼此的親密關係,各自都有失落感,實在得不償失。
【第16課】聖嚴法師開示:
親情,必須進化;
父母學會放手,親子之間的愛才能長久
回顧聖嚴法師到狼山出家前的那一幕,母親不忍他在貧困的環境中受苦,也找不到栽培他的出路,終於為了成就孩子的將來而捨得放下親情,這也就是一種慈悲。
當時因為環境不好,即使媽媽想要栽培孩子,也無計可施,他的媽媽的確很有智慧,捨得讓他離家到狼山進入佛寺,不會抱著「親子就算窮在一起,也永不分開」這種執著,是很偉大的媽媽。
相對地,很多現代父母過於寵溺孩子,捨不得讓他們吃任何一點苦,反而害了自己的孩子,耽誤了他的前途,非常可惜。這種親密關係,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不捨,反而是個障礙。
這些年來,法鼓山也常有想要出家的弟子,面對父母的不捨,而無法立刻如願。在這個時候,聖嚴法師都會要弟子跟家長好好商議,自己並不介入親子的溝通,以免造成父母的不諒解,誤以為孩子受到別人的煽惑。
值得玩味的是,這些極力反對孩子出家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甚至在法鼓山跟隨聖嚴法師多年,當他們看見別人孩子出家時都樂見其成,唯獨自己孩子要出家時,就會非常不捨。這就是執著於親密關係,想占有、控制,迫使對方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發展,雖然這也都還算是正常的反應,但親情必須進化,才能放手。孩子長大了,無論他是想出家、還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父母都應該尊重他的選擇。若要強加約束,不但無法達到效果,也會傷害彼此的親密關係。
【第17課】聖嚴法師開示:
教養子女之前,
父母應該先教養自己
然而,不肯放手,幾乎是各種親密關係裡慣有的現象。我們常以為緊緊抓牢這份親密關係,才會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卻忽略了適時放手的重要性。就像學放風箏、學騎腳踏車,在放手的那一刻,彼此的親密關係才能開始延伸。如果緊緊抓住,不肯放手,愛就無法完整地建立。
心理學對幼童的研究證明,雙親給予足夠的愛,的確會讓孩子有安全感,但若是太多的溺愛,則容易造成依賴。
聖嚴法師特別叮嚀:父母對孩子的照顧,需要更多的觀察和體會,不能小孩一哭鬧就去處理。若是一哭就給糖、一叫就給抱,一有個動靜,就去關切他,孩子很容易懂得用「撒嬌」這個工具,反過來控制大人。
當然,孩子真正碰到狀況時,父母需要幫助他,但很多父母弄不清楚孩子什麼時候耍賴撒嬌,什麼時候是真正有狀況。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父母明知孩子撒嬌,卻還是呵護他、驕縱他。
現代父母常忙於家計與工作,偶爾跟孩子相處,就覺得自己有所虧欠,想盡辦法滿足他,即使是很無理取鬧,父母也不忍心不理不睬,因此任親子關係進入負面的循環。
教養子女之前,父母本身也需要養成教育,透過閱讀或上課,接受適當的教化或訓練。因為,每一個為人父母者,也都是生了小孩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當父母碰到孩子撒嬌耍賴時,應該暫時不要理他,過一段時間,彼此冷靜了,再跟他溝通。譬如:母親可以跟孩子說:「媽媽也很忙耶,你真正肚子痛、頭痛、或碰到什麼狀況,你哭呀叫呀,媽媽一定會過來幫忙處理。但是,你沒事就哭呀叫呀,媽媽沒時間做別的事,媽媽工作也很辛苦,你要愛媽媽喔。」
孩子幼小的時候若受到過度寵溺,長大了就容易變得嬌生慣養,沒有責任感。父母應該適當地給予關愛照顧,以及心理上的支持,但是在物質方面,吃的、穿的、用的,零用錢,都應該適可而止,不能因為家裡有錢,就要多少、給多少,否則他揮霍無度,不知道錢怎麼來的,長大之後會變成敗家子。
很多在家裡被寵壞的孩子,父母過度驕縱的後果,其實不只是會讓小孩失去承擔責任的能力,也會使得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去愛別人,去和別人發展平等的、無條件的親密關係。一旦養成自私自利的小霸王,從別人身上強奪豪取他想得到的愛,卻從來不知道如何為別人付出,在人際關係和愛情相處,將會遭遇很多的問題。
【第18課】聖嚴法師開示:
要解決欠缺安全感的問題,
不是仰賴更多的親密關係;而是建立信任
這是個變動的時代,不安定的社會,現代人普遍都缺乏安全感。雖然,我們都同意,適度的愛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但一個欠缺安全感的人,卻無法經由獲得很多別人的愛而改善安全感的問題。
在愛情的追尋上,很多男女都以為更多的愛就能滿足內在空虛的自己,卻都沒有發現一個真相——真正的愛,是我們拿來付出給對方的,而不是從對方身上拿回來填滿自己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空洞。
電影明星李連杰的太太利智常問他:「你究竟真的愛我嗎?你到底愛不愛我?」李連杰說:「我已經回答你幾百次、幾千次了啊,一定愛你啊,永遠都愛你啊,我是你的終身伴侶,你是我的一半啊。」但這種話,每個男人都會講,女人聽了都會以為:「這只是甜言蜜語。」山盟海誓,只有在熱戀時相信,回到平常日子,就不相信。尤其當配偶雙方的條件不對等,比較好的那方就像一張人人想要搶奪的錦標,另一方因此而很沒安全感,怕他隨時會被別人奪走,有第三者出現,自己毫無把握。相對地,配偶自己也沒把握。
關於「欠缺安全感」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並不是在於獲得更多親密關係,而是建立信任。
包括:本身的自信,以及相信別人。
現代婚姻的問題,就是夫妻之間貞操的觀念沒有,守信的觀念也很淡薄,對家庭的觀念很少,對子女也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不像過去的人,把家庭當作是安全的保障,是一生的歸宿,當這樣的觀念逐漸淡化,倫理、責任跟著蕩然無存,整個家庭的價值就跟著瓦解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