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喜歡寫功課!
不知道為什麼學校老師總是在放假前,要規定寫那麼多的功課,
無趣的作業又令人寫不完的功課,
小時候的作業簿比較大本,格子又小,寫到天昏地暗,
不像現在格子變大了,字數相對也少了很多。
放連假竟是一直在寫著無止境的作業,別說是出去玩了。
我的中指曾因寫太多功課,起了泡還長了硬硬的繭,
寫到都麻痺還拿剪刀把硬繭剪去,至今仍舊彎曲變形著,
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很多人小時候曾經歷的事,
後來還發明了一種叫做"握筆器"的東西,
只要寫功課時捉著握筆器,可減少寫字用力時,
中指所受到的壓力和磨擦力。
(真是治標不治本,讓文具店賺了錢錢)
(另一個說法是,有需求就有供應的發明)
我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功課都那麼多,
隔壁班的鄰居小朋友,總是有空在外面玩著,
她告訴我~ 她們老師沒有出那麼多的作業,
放假也頂多一頁。
而我們那位變態老師呢!作業出到快二十頁 @@,
對小朋友而言,真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別,
放假都是在寫作業,寫得越多,越寫越亂,
自己一個人悶著亂寫一通,大人有大人自己的事忙著,
沒有閒功夫、更別說會幫妳看作業、看聯絡簿。
回到學校時,免不了挨揍,可能大家都寫不完,
寫到最後都亂寫一通,錯字連篇,挨打的小朋友一大堆,
(我這小個子也排在其中)
(寫得越多,並不會增加熟練度,反而是錯字更多)
(作業如果像看戲劇、玩遊戲、做美勞一樣有趣,印象才會令我加深唄!)
大家輪流排隊接受變態老師---以打小朋友為樂的教學人生。
(小朋友們所受的驚恐,在那個年代,回到家也不敢講)
(那個年代老師就是權威的代表)
(家長總認為,小孩不乖才會被打,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好像每天都可以見到這位老師在打小朋友)
(除了用藤條打外,還一手抓同學的臉頰同時一手打耳光、有的被擰眼皮...)
(這應該算是小朋友級的滿清十大酷刑)
(還好現在教育的新規定,小朋友不用接受這種苦了)
鄰居小朋友告訴我,她們的老師從來不打人,人又親切和譪,
她又告訴我,她很喜歡她們的老師。
所以,一位慈愛的老師,一位惡婆娘老師,
各別在不同的小朋友身上,留下千古難以磨滅的記憶。
如果有人問,那一定有著沒有被打的小朋友,是啊!
那時有班上的同學問我,妳的家長沒有去送禮嗎?
她說~ 她功課也沒寫完,媽媽有去送禮,她才沒有被打,
誰誰誰都有去,也沒有被打。
啊!~ 同學的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悲哀,
這麼小就得要學著大人世界的人情世故,
那時我哪知什麼禮不禮的,也別說大人會有閒錢去送啥禮。
還好,我這窮人家的小孩很"潤命",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從低年級升上中年級分班後的我,換了中年級的老師,
才脫離了這場惡夢。 @@
(算算這位惡婆娘老師的年紀,應該很老很老了...也許也死了...)
(人都有這麼一天的,也無須我們再去記啥了!)
-----------------------------------------------------
有人討厭寫功課,可是在地圖上的另一個地方,
卻有小朋友渴望上學和寫功課,
我小時候所受的惡夢,對有些小朋友而言,應不算什麼,
因為他們所受的苦,更是千分萬分。
在兒童節介紹二本書給大家,都是以孩子的畫在說故事。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文‧攝影: 山本敏晴
山本敏晴醫師所創辦的「太空船地球號」
非營利性組織所發起的一項繪畫活動,
他邀請全球四十多個國家的小朋友,畫出「自己最重要的事」。
★<旅行箱的故事>
作者:格琳妮絲.克蕾契蒂
黑色大地上,十四個孩子,他們的旅行箱,和他們的故事
-----------------------------------------------------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是一本以攝影為主題畫面的繪本,
圖文簡單閱讀也容易,但畫面它在說著故事,
簡單的文字後背,呈現的情感卻是那麼重,
也令我這個在溫暖房子裡翻閱此書的人,不斷的反思著。
攝影的畫面地點是在柬埔寨,
作者山本敏晴請小朋友畫出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散亂的頭髮,稚嫩純淨的笑臉,
搭著簡單的房舍,看得出他們不是都會的小朋友。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請把它畫出來
Please draw a picture of it.
小朋友手中拿著他們所繪的---"最重要的東西",
有人畫了房子,有人畫了牛(牛在家中是屬於很重要的資產),
有人畫了家人、有人畫了衣服、有人畫了佛像、有人畫了國旗,
有人畫了和平...這都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東西"...
可以感受小朋友直接又充滿童趣的畫。
此書中令我覺得很傷痛的畫面,那是一些相片,
介紹著少男少女被迫當兵,參加戰爭的歷史存檔相片。
有的相片有掛號碼牌的,有的相片沒有,
有號碼牌的女孩、男孩,是被抓來當俘擄的...
沒有號碼牌的女孩、男孩則是軍人。
這一頁的末端,出現了一句話:
「沒有號碼牌的孩子,殺了有號碼牌的孩子」。
大人的戰爭世界,
卻是犧牲那麼多無辜的人,無辜的家庭及無辜的孩子。
另一個畫面,是在垃圾堆裡討生活的小女孩,
她畫出最重要的東西,是一幅"花",紅色艷麗的花朵。
即使在垃圾堆裡,仍舊有著春天般的心靈,
從心中開出的美麗花朵,那是孩子的希望、孩子心中的盼望。
當你和你身邊的孩子,還在為生活、食物、零用錢不滿討價還價,
為買名牌衣服鞋子、名牌包吵吵鬧不休、錢不夠花時,
問問自己,問問孩子,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你畫得出來嗎?
要不要試著也畫畫看。
「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接受尊重對方,有一天,大家都能得到幸福。」
這是作者的盼望,所有小朋友的盼望,
也是你我愛好和平者的盼望...所有人應有的盼望。
=====================================================
★<旅行箱的故事>
十四個孩子,十四個旅行箱的故事
作者受邀協助約翰尼斯堡卡索斯的孩子們,
製作屬於研究、治療訓練的藝術作品。
讓參與的孩子,可以充分主動決定自身的創意成果的環境。
戰爭逃難下倖存的孩子們,受傷受創的非洲孩子們,
用圖像表達內心深處,他們的畫在說故事!
看到各式各樣被孩子們所會的旅行箱,失去"家"的孩子們,
旅行箱裡鎖著是孩子們隱藏的故事和生活的韌性,
很難想像這些孩子們所經歷的事。
(看見這些受傷孩子們的故事,和那些施暴者...)
(當人有權勢之後,往往會做出令人無法想像的行為來)
(讓我聯想到以前閱讀過的一本書<路西法效應>...情境與複雜的人性關係)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看)
-----------------------------------------------------
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不懂死亡與墳墓是什麼的小孩,
貧窮、暴亂、饑餓,失去家人的孩子,
能夠參與旅行箱活動的孩子,還算是幸運的,
還有很多不知流落何方的孩子,
十四位小孩的旅行箱,箱子裡畫的家、畫著曾經擁有的美好,
也畫著所受的血腥...簡單的衣物、簡單的收集物,
對孩子卻是所有的資產。
書中一位男孩敘述著他逃亡的過程,
他十歲,帶著弟弟,男孩看見自己的母親被子彈打中了肚子...
他失去了母親。
他的父親生病了,也走不動,父親最後對他說的話...
「如果你看到他們叫我,不要哭。
假裝你不是我的小孩,你儘管走開,救你的弟弟」。
這是他最後一次見到他父親。
當孩子在陳述這些悲傷的故事,卻說著他想把自己和故事分開,
但這些故事卻已是他人生的一部份,非常沈重的故事。
(父親對著自己的孩子這麼說,及孩子要接受這些話...)
(這需要多大的離別勇氣)
另一位小孩選擇沒有手把的旅行箱來彩繪,
因為他覺得...「人生就像沒有手把的旅行箱」。
過度成熟的悲傷,堅強的求生意志力的小孩。
(當我讀到這些故事,一直難過的擦著眼淚)
-----------------------------------------------------
書末二篇介紹二位作者格琳妮絲的設計過程和克蕾契蒂的反思。
作者一、薇芙琳,如何設計「旅行箱計劃」的過程和心境,
從心理、藝術創作、治療...各方面的考慮。
「讓孩子們能夠表達出難以用言語表示的生活面向,
以充分主動決定自身創意的自由空間」
「鼓勵每個孩子有自發和極度個人的反應」
作者分享的---對"旅行箱計劃"的設計過程,
及觀察孩子們的行為及作者自身的表現。
這一篇對我個人而言是個大重點,也覺得受益良多,
這是很值得參考的重要訊息。
作者二、克蕾契蒂「對敘事過程的反思」,
幫助孩子療傷止痛,不是傳統式的諮商理論。
作者提到運用的心理學理論(註),這些理論和關鍵字我把它們記下來,
當做自己延伸閱讀的資料。
(以前有修過一些諮商理論,其中有提到日記治療法)
(所以也對這方面的書,有些興趣)
記下來準備延伸閱讀的關鍵字~
註:
1.敘事方法--根植於懷特(Michael White)敘事療法。
2.避免創傷的方法: 托夫利(David Tolfree)理論。
=====================================================
這二本書的封面放在一起,感受特別的不一樣,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書的"背"面,是一位合掌面向鏡頭微笑的孩子。
<旅行箱的故事>
書的"正"面,卻是一位提著旅行箱,背對著鏡頭的孩子。
<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裡的孩子,至少還有個家,
但<旅行箱的故事>裡的孩子,"家"不見了!
一個神情充滿"希望",一個對未來卻還是"未知"。
雖然處於未知的處境,但被彩繪色彩鮮艷的旅行箱,
孩子又似乎透露著...未知但仍抱著無限盼望的期待。
這二本書還有很豐富的其他內容,就留給準備閱讀的您!
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
=====================================================
「和平」是多麼重要的事!
感謝主!
讓我們衣食滿足,還有溫暖的床,
願所有人 都得到幸福 都平安喜樂!
Shang ^______^ 寫於2010-4-4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