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8 21:28:43|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批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克思幾乎畢生精力都用來研究剩餘價值論。他認為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的生產活動創造了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創造利潤,但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要遠遠低於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即剝削。如果在馬克思生活的那個時代,甚至在上個世紀早期,這種理論似乎有它的道理。

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生產部門的生產過程越來越機械化、自動化,對人類體力勞動的需求就變得越來越少。由於勞動力的減少,所以,在資本投入中,用於支付整體傳統勞動力資本的額度也就越來越低。由於支付整體勞動力的資本整體下降,從而使勞動產品的價值下降,即成本的減少。這樣,勞動生產率提高,工人創造的利潤也就越來越大。由於勞動力減少,成本下降,利潤增大。資本家為了進一步刺激工人的勞動熱情,支付工人的工資也會相應增加。這就是中產階級形成的過程。

此外,隨著企業員工的參股,勞動力逐漸成為企業的投資者,勞動力與企業的關係是一榮具榮、一損具損的關係,勞動力可以從企業的利潤中得到更多的紅利。那麼,十九世紀中葉的馬克思關於剝削的理論放在現在實在是過時了。

台長: season99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