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2 17:14:57| 人氣1,9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事隔多年 再看臥虎藏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測終於結束了。數個月前,就在計畫學測之後要做些什麼。但還是沒計劃出個什麼鬼,所以還是決定把積了一些要打的東西一次打完。這樣的決定其實也有些自殺性的意味,畢竟數個月看的東西,不是一時三刻可以隨便交代完的。不過這股不畏死的精神,我還是有的!

  臥虎藏龍這部片,說真的很久了。2000年的東西了,現在提出來說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認識。周潤發(幾分鐘前才看了他威士比廣告)都不知道老了幾歲了,楊紫瓊也不知去那兒了,而章子怡和張震也都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了。臥虎藏龍這部片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著。這捧紅章子怡與張震,連帶讓李安成為萬眾矚目大導演的電影!說起來,臥虎藏龍一片,不是李安最好的作品,至少現在的李安可以做的更好。但在那麼遙遠的時空裡,可以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比起英雄、無極、十面埋伏,甚至是夜宴與黃金甲,臥虎藏龍就像一座屹立不搖的山,無法超越的佇立著。臥虎藏龍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幅水墨畫,而英雄與十面埋伏,就較為偏近油畫的場景,至於夜宴和黃金甲就近乎版畫了。給人的感覺是沉重的,濃郁的感覺。臥虎藏龍的感覺,是雋永的,縱使經過時間的洗禮,他仍不會改變它的色彩。臥虎藏龍有別於武俠片的基本精神,任重道遠的俠義,卻多了李慕白對於參透人生的迷惑。是一種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厚的感覺。

(廣告用的那張 個人覺得古味頗重)

李安的文人武俠

  李安給人的感覺,不外乎溫文敦厚幾個形容詞,他拍出的電影也不脫他的給人的形象。例如色戒,色戒在張愛玲筆下,是個異常尖銳的故事。其中的王佳芝是個自以為、愛炫耀、虛榮心重的女孩,易先生更是個冷血、無情的大漢奸。其中陳述的是女人對於男人的心靈的不解與自我解讀,是男人對於一個女人的不屑一顧。王佳芝自以為易先生愛上了自己,還發了善心的救了易先生一命,但卻不知這個行為,正讓易先生有更多正當理由殺他。而王佳芝這個人對易先生而言,只是中年的一段豔遇,一段對中年人生的喘息。但在李安的電影中,多處透露的是對王佳芝的同情與其他同學行為的讚許,甚至再最後還讓易先生懷念起王佳芝,甚至有點留戀這段豔情,對王佳芝的死甚至有些許的後悔。這是與張愛玲小說的風格完全背道而馳的。張愛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他站在雲端,用最尖銳的辭彙戳破人的虛偽外表,讓讀者看見最真實的慘忍、感嘆與蒼涼。李安在臥虎藏龍中亦是如此,他賦予李慕白的感覺正是個文氣十足的大俠,一生都在參透人生的道理。李慕白的悟道,從片中此對可以虧知ㄧ二:﹝李慕白破戒提早出關,他對俞秀蓮說「我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我並沒有得道的喜樂,相反,卻被一個寂滅的悲哀環繞,這悲哀超過了我能承受的極限…有些事我需要想想…一些心裏放不下的事」。﹞他放不下的是什麼?是青冥劍還是俞秀蓮?片中猜不出來,所以不知道。但在李慕白死,他都沒有參悟他探究一生的這個道理。在生命的最後,他選擇對自己的愛情表白。李慕白死前用最後一口氣對俞秀蓮說「我已經浪費了這一生,我要用這口氣對你說,我一直深愛著你…」。這幕戲相當感人,俞秀蓮本叫李慕白不要花這口氣在她身上,該將它提升以便進入解脫生死之元寂最高境界,但李慕白卻對俞秀蓮說「我寧願遊蕩在你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你,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這是對於心靈禁錮的超脫,一種對心中疙瘩的交代。


(李慕白與玉嬌龍追逐的綠竹林)

李慕白和俞秀蓮有完沒完?

  臥虎藏龍的觀眾,應該都有一致的憤慨吧?就是李慕白和俞秀蓮到底有完沒完啊?說實在的,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感情實在太過脫沓、太過囉唆了。就現在的人的觀點而言,他們的明明都隱約知道對方的心意,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先跨出第一步。不是因為多餘的自尊,而是因為看不清楚卻莫名的矜持與道義。這點更加令人憤慨。不過事出必有因。李慕白與俞秀蓮兩個人,雖然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但是礙於俞秀蓮小時候曾與李慕白的一位師兄定過婚約,而這位師兄又是因為要保護李慕白而死。有著這一件事的發生在他們兩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加上李慕白與俞秀蓮又是道德感很重的人,一直到李慕白要死的前一刻,才真正的跟俞秀蓮坦承這份感情,也算是給俞秀蓮一份真正的「承諾」,一份遲來的承諾。李慕白和俞秀蓮,一直用很多事物逃避這份感情。李慕白以尋找生命的道理為由,扼殺了愛苗,俞秀蓮以長遠的等待,壓抑了愛情應有的衝動。他們的個性與身份,給予了他們太多的約束,太多的禁錮,太多的理由逃避自己的心。他們倆人束縛,對照著羅小虎的自由。羅小虎於禮教於道義,他都不懂,也不在乎,沒有什麼可以約束他的行動與思想。除了對玉嬌龍的愛。相較李與俞,羅小虎是個自由的個體。因為身處規矩之外。李慕白和俞秀蓮,就楚於規矩之內,而玉嬌龍則是選擇跳出規矩。到底,什麼是自由?真正的自由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有時候不自由,也很快樂,只是要是心甘情願。

(李慕白 周潤發飾演)

(俞秀蓮 楊紫瓊飾演))

武打片段的新境界

  其實要看武打,實在不必看電影,電視劇天天打一整集的,讓你的個痛快。而電影幾個小時而已,總不能從頭打到尾吧?(從頭打到尾那要演啥啊!)所以電影中的武打精要,就是,簡單明快,讓觀眾在短時間就滿足看武打片段的快感。電影中的武打安排,要讓觀眾看的過癮,也要讓劇情安全的發展下去,免得打的精采,劇情卻斷光光,這下就囧了。臥虎藏龍中的武打片段,就屬以下幾段最為重要,俞秀連夜追蒙面賊(其實是玉嬌龍)、玉嬌龍暗夜還劍遇李慕白、玉嬌龍一把青冥劍獨鬥數十人、俞秀蓮教訓玉嬌龍、綠竹林李慕白追玉嬌龍等。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俞秀連夜追蒙面賊(其實是玉嬌龍)與綠竹林李慕白追玉嬌龍兩段。俞秀連夜追蒙面賊(其實是玉嬌龍)一段中,鋼絲用的實在太過,人都吊空好幾秒了,屋頂與屋頂間的停留時間也過長,真實感大大扣分。不過這也圓了中國人對輕功的狂想了。在城牆夜鬥的地方,鼓聲的敲擊明顯帶動整個武打的節奏,也抓住了觀眾的心跳。這就是導演高超的地方了。於此段中,楊紫瓊的身形與打擊的力道都捉摸的很好,不愧是打星出身!(讚一個!)而章子怡的部份,相較之下自是略遜一籌,但他的專長不在這兒,這是可以諒解的。綠竹林李慕白追玉嬌龍一段,個人覺得鋼絲的上的問題,仍然還在,甚至更加明顯。但是兩個人影,立於綠竹林樹梢,那種感覺真的不是我再說的「讚」!那段著重的不是「打」,而是「追」。是那種倏忽停,倏忽動的感覺。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人(或說東方人)對竹林都有很深遠的嚮往,那種清幽自在的感覺。此段中,還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就是當李慕白將青冥劍扔下瀑布,玉嬌龍跳下的身形與瀑布流瀉的景象,堪稱絕美。此為武打之外的妙點之ㄧ。


(姑且放一張竹林片的段的章子怡吧! 充個數)

臥虎藏龍中的敗點─玉嬌龍之死

  相信看完臥虎藏龍這部片的人,都會有共同的疑問,就是,玉嬌龍到底有沒有愛上李慕白?關於這點,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有的。但是,這是不合理的!算是臥虎藏龍整部片給我最大的失望。首先分析一下玉嬌龍這個人物。她自幼生長於官宦人家,聰明伶俐卻又任性好勝;一直受封建道德禮教的傳統教育,卻又嚮往能象江湖人士一樣敢愛敢恨 ,性格直率從不拐彎抹角;自幼跟隨碧眼狐狸秘密修煉武當絕學(實際上是自學成材),終有一天能自己行走江湖了,卻又絲毫不懂江湖規矩而搞得江湖上鬧得沸沸揚揚。。。所有這些矛盾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體現了出來,也因此造就了她判逆的性格,對任何事情,只要是她看不慣的或者是強加給她的她都敢於反對。玉嬌龍這個角色,就是意圖跳出框框的叛逆。打玉嬌龍一出場,所顯露出的就是一個看似柔弱無邪的小女孩,但卻隱約可見其銳利。從他夜到青冥劍,便可看出他好勝的一面。玉嬌龍非盜取這把劍的理由,可以從很多方面去解釋。是想體驗做江湖豪傑的滋味,好玩刺激?還是覺得用李慕白用過的劍很過癮?從另外一個更主要的方面,我認為是因為她學的武功正是和李慕白同樣的玄牝劍法,此劍正好與她的玄牝劍法相配。也可以偷偷猜測他意圖變的像李慕白一樣,甚至超越他。但總歸來說玉嬌龍的坦率還是很可愛的,但是她的叛逆也為她惹出不少麻煩。當她去還劍的時候,因為李慕白一句:「來還劍嗎?」於是小姐脾氣一發便回了:「高興還就還,不高興還就不還。」。這還是只是小節,後來父母要她嫁給人,她偏不嫁,於是逃婚;上了江湖要守江湖規矩,她偏不,於是和江南群雄大打出手;李慕白苦心要她拜師,她也偏不,寧可從瀑布跳下尋求她唯一的朋友 青冥劍,因為只有青冥劍從不會強迫她做任何事。這種叛逆的性格為她做出了一些正確的選擇,比如逃婚這件事,但是也做了不少錯誤的決定。最重要的是她完全不去區分誰是真正為她著想的人,只要是有人強迫她去做的她就一概反對。在這混亂的局面後,玉嬌龍的確體會到了叛逆的後果,卻也是他悲劇的象徵。

  回歸正題,我所說的臥虎藏龍的敗點,即是玉嬌龍的死。玉嬌龍為什麼而死,我想這是看完臥虎藏龍之後,大家最想討論的話題。歸咎所有原因,不是無法擺脫心理的罪,而是殉情,因為李慕白的死。玉嬌龍對李慕白的感情,不難從片中尋到線索。其實,從他拒絕羅小虎的私奔開始,就可以窺知。是父母安排造成他的拒絕?當然不是,他之後不是逃婚的嘛。逃婚的原因,或許一方面是因為羅小虎在婚禮上大鬧,而無從解釋的另一方面,即是玉嬌龍的心已另有所屬。但是當時的她是否確定自己真的愛上李慕白,我想玉嬌龍自己肯定也是迷迷糊糊不大明瞭的。但她非常清楚的是,自己想要的很多東西,是小虎不能給予她的。從另一方面銜接,玉嬌龍這段感情,基本上他也很清楚是白搭。自己對愛的感覺是那麼的不確定,而李慕白對自己又毫無意思,加上他和俞秀蓮又是那麼的恩愛,這些玉嬌龍是很清楚的。從玉嬌龍出走前盜去李慕白的劍,更可看出李慕白對玉嬌龍的重要。但最讓玉嬌龍失望的,應該是他誤會了李慕白勸他回家這點。當玉嬌龍把江湖惹的沸沸揚揚,他唯一可以投靠的也只有俞秀蓮了。他投靠俞秀蓮,沒想到俞秀蓮還費盡力氣勸他回家,甚至指摘他的不是。真是新仇加舊恨(自己心中喜歡李慕白)不得不算。仗著青冥劍鋒利,向俞秀蓮發解脾氣來著了。傷了俞秀蓮,來了李慕白,李慕白的忿怒更令玉嬌龍一肚子火。那時的玉嬌龍,對李慕白已失去了信任,他以為李慕白懂他的。沒想到他也來拘束他。玉嬌龍為青冥劍跳下瀑布,被李慕白尋到之後,他一句「你要劍,還是要我?」還一句「你是要我拜你為師,還是要我?」,完全表露了情意。可惜李慕白還未回答,就死了。或許沒有回答,對玉嬌龍也是件好事。
但細細想想來,玉嬌龍為什麼會愛上李慕白?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或是怎麼會?或因為什麼?翻片整部片,實在找不出個實實在在的理由,說服我玉嬌龍會上李慕白。重申一次,玉嬌龍是個意圖突破藩籬的人。他很清楚的知道李慕白是個堅守他想突破的東西的人,那他又怎麼會愛上李慕白呢?又怎麼會寄望李慕白懂他的叛逆呢?這不就徹徹底底的矛盾了嗎?(笑)所以玉嬌龍的死,沒給咱一個交代,也完全顛覆了玉嬌龍甫出場的精神。這個死不僅死的莫名,更死的不知為何。或許玉嬌龍一生都未明白自己會什麼喜歡李慕白,因為他沒有理由喜歡上李慕白!


(玉嬌龍凌空而出 1)

(玉嬌龍凌空而出 2)

(玉嬌龍凌空而出 final)

關於章子怡昨是今非

  用「昨是今非」這四個字,或許重了些,但卻是我真實的感受。這是再我現在再看一次臥虎藏龍後,最大的感悟。章子怡的崛起,不只憑著臥虎藏龍的叫好叫座,當然還有他自身的努力,與媒體的一些作用。初看臥虎藏龍,對章子怡並沒有太大的想法,現在看來,卻覺得章子怡在玉嬌龍時的表現,比起在十面埋伏中的小妹、夜宴中的婉后,都還要出色。重看章子怡的玉嬌龍,我重新看到章子怡清秀的臉龐,與靦腆溫文的笑容,那時的她溫潤像是一塊美玉。而現今的她,沒有像那個方面走去,反而流於浮華,不是因為戲劇塑造了新的章子怡,是因為他的心態變了。他不再是那個心有高志的小女孩,她走出國際,卻失去了他曾擁有的單純。現在的章子怡的眼神哩,找不到他當初的單純卻有企圖心,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複雜的情緒,朦朧不清。回憶他過去的形象,與現今的表現,不得不承認他真的走紅了,但卻失去了玉嬌龍時期的感覺。所以我下了「昨是今非」四個字,有著些許的惆悵,時間會改變一切,或許他未來會帶來更多驚訝,像是當初的玉嬌龍。

(章子怡當時的模樣+導演李安)

現在我的感覺 結語

  用李慕白曾說過的一句話作結,「我的師父常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另一句話說,「沒有慾望的人,就是最自由的人」。有人告訴我,「想要的愈多,得到的就會愈少」。我們妄想突破一個框住世間的藩籬,我們就要做好如飛蛾撲火般的勇氣、決心與傻勁。如果真要有毀滅才有突破,要有破壞才會有建設,那不如安安生生就這麼過吧。人生有多少歲月可以用在追求上呢?如過追求的過程是那麼的痛苦難當,那不如放棄追求吧。滿足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台長: 語櫻
人氣(1,9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各類影視觀感 |
此分類下一篇:唐人仙劍 砸毀我們的仙劍夢
此分類上一篇:精看《夜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