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算是首開金庸誇張新修的大先鋒。其誇張程度,可以讓讀者懷疑自己看的,是不是金庸寫的。感覺整個故事就是在惡搞。仔細瞧瞧才發現有蓋印章,這是真的。真的是有誇張到!篇幅沒有加大多少,倒是把劇情搞的令人費解。或許是年紀大了的人,會有很多不同的體驗,但是這也太令人無法接受了吧?平白無故毀了個平價普通的人物。
新修版《碧血劍》一改情、一增史。情的部分,一向正直老實、兒女情長的袁承志,大改三版中的形象。成了陳家洛加張無忌。竟然移情別戀,愛上秀美的阿九姑娘。(這叫移情別戀!陳家洛那叫轉移目標。)本來在三版(報紙上一版、書籍立面紅底為二版、方型書冊為三版、四版書皮長相)裡兩小無猜的袁青,最後竟成了貌合神離的情侶。這是阿九和袁承志在宮中的情節:〈兩人生怕被帳外宮女聽見,都把頭鑽在被中悄聲說話。承志情不自禁地側身,伸過右臂摟住她背心,阿九也伸過雙臂,抱住了他頭頸。承志幾根手指拈起金蛇劍,放到身後。兩人肌膚相貼,心魂俱醉。阿九低聲道:「大哥,我要你永遠這樣抱著我……」承志湊過臉去,吻她嘴唇。阿九湊嘴還吻,身子發熱,雙手抱得他更緊了。〉我的天啊!這個時候不禁暗喊,袁承志死定了!這樣親親抱抱,可不是幾句話就可以唬過去的。加上阿九還是個公主,這下子看他怎麼應付青青。(冷笑)
沒想到。。。到了這個當口,兩人的關係,再怎麼算也不能算是普通朋友了。名分上而言,阿九也算他的人了,他倒想起仁義道德了:〈承志一生之中,從未跟女子這般親熱過,跟青青時時同處一室,最多不過手拉手而已。只覺阿九櫻唇柔嫩,吹氣如蘭,她幾絲柔髮掠在自己臉上,心中一蕩,暗暗自警:「千萬不可心生邪念,那可不得了。趕快得找些正經大事來說。」〉他心裡轉著齷齪念頭的時候,卻故意大義凜然,拿把劍來隔開兩人。 嘴上滿滿仁義道德,拿劍隔開兩人的時候,卻親了抱了。 那對青青又算什麼?他親也親了,抱也抱了,卻突然想起不可心生邪念了,要講正經事了。反覆無常、虛偽到這種地步,實在可笑。
看看這個「忽然想到青青,登覺為難異常,但身當此時,只得緊緊摟住了她」,這樣敷衍推塞,口不對心,得了好處卻不想負責的心態,還用再說嗎?什麼都只是為了享受當下的她,隨口敷衍了事,沒想為她負責!看看袁承志不想負責的證據,在剿滅叛軍之後:〈袁承志輕歎一聲,想起了青青,心中栗六,渾沒了主意,揮手道別,越牆出外。阿九見他就此分手,沒半句溫柔的情話,甚為失望。〉事實證明,袁承志就是個怕老婆的傢伙。想偷吃,又沒膽子負責。他不但沒有給個可靠承諾,也有沒有膽量挑戰青青的正妻權威。完完全全就把阿九當成個可以隨意拋棄的女人!他完全沒有想過阿九的立場。這時的他只想到怎麼應付青青,而且根本不敢跟青青說這一晚的事情。對青青能騙就騙,能瞞就瞞,連告訴青青讓阿九見光的勇氣都沒有。事實證明,青青在他心中基本上就是正房大老婆,哪有幾個男人在外面偷腥敢告訴家裡的太太的?
本來碧血劍中,有句袁承志的經典名言,〈我待她一片真心誠意,她總是小心眼兒,處處疑我。男子漢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心之所安。〉,看到著,我不禁猜想這句話還在不在。這句話在三版中,可以說是理直氣壯,在四版中他敢說出來,他心虛不心虛?〈袁承志望著字條呆呆的出了一會神,心中千頭萬緒,不知如何是好,自思:「我待她一片真心誠意,她總是小心眼兒,處處疑我。男子漢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心之所安。我們每日在刀山槍林中出死入生,又怎能顧得到種種嫌疑?青弟,青弟,你實在太不知我的心了。」想到這裡,不禁一陣心酸,又想:「她上次負氣出走,險些兒失閃在洋兵手裡,這時候兵荒馬亂,卻又不知到了哪裡?」想起那晚與阿九同衾相擁,也並非全不動心,此後也一直頗起見意思遷之念,不禁自愧,心想,我的確是變了心。青弟如此責我,倒也並非全然無因,未必真是她錯怪了我!」〉沒錯!他的確沒錯怪你!因為你自個兒都承認變了心,還說出這樣的話,愧為袁崇煥之子呀你袁承志!
四版中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青青跳崖一段。看到這恨不得跳進書裡,賞袁承志幾個耳刮子!青青無依無靠,唯一的歸宿只有袁承志一人,家中的財寶和家傳絕藝也都給了袁承志,青青不依靠他要依靠誰?青青對愛情的觀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愛錯了人,算我衰。青青他可以拋開一切,不像袁承志永遠在猶疑不定,拖泥帶水。其實真正拋不下的,是袁承志。他拋不下他已經不愛的青青,也拋不下他心中思慕的阿九。活的痛苦,也是他活該!〈袁承志見大事已了,懸念義兄,便欲要下山,對青青道:「青弟,你在這裡休養,我救義兄後即來瞧你。」青青不答,只是瞧著阿九,心中氣憤,眼圈一紅,流下淚來,突然問袁承志道:「剛才你跌倒,為什麼跌在她面前,卻不跌在我面前,要是你摔在我面前,我也會不顧自己性命,撲在你身上救你。」承志辯道:「我是給那惡道打倒的,又不是自己想摔一交!」青青頓足道:「你這麼含情脈脈地瞧著人家,心不在焉,自然給人打倒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突然轉身,拔足飛奔,衝向崖邊。
承志叫道:「青弟,青弟,你幹什麼?」青青叫道:「不許過來!」承志見她已衝到懸崖之上,不敢再近。青青大聲道:「以後你心中只有她,我寧可死了。」縱身一躍,向崖下跳了下去。下面全是堅巖,這一躍下,非死不可,人人盡皆大驚。木桑輕功卓絕,展開千變萬劫神功,搶過去拉扯,只拉到青青右手衣袖,嗤的一聲,撕下了半截長袖,雖將她拉近了幾尺,卻阻她不住,青青還是跳下了懸崖。
袁承志大叫一聲,衝向懸崖,見青青已摔在十餘丈下的樹叢之中,身懸樹上,不知死活,大急之下,忙緣著巖崖山石,向下連滑帶縱,跳向一株大樹的樹枝之上,伸手抱起,只見她雙腿軟折,似乎已經摔斷,好在尚有氣息。不久崔希敏、何惕守、馮不破、不摧兄弟、洪勝海等人陸續攀下,見青青不死,都鬆了一口氣。黃真指揮啞巴,從懸崖垂下長索,由承志抱著青青,吊上了崖,入屋接骨治傷。 〉說起來青青也真可憐,被嫌不夠阿九美、溫柔、體貼,也就罷了。竟然來給他來個缺陷,讓她更加不符合袁承志心中的模樣。真是無辜的犧牲者。
〈一路上神遊太虛,盡自做白日好夢。這一日青青忽然問道:「喂!你笑咪咪地在想什麼?」這麼開心,在想阿九嗎?承志一驚,答道:「不是!我在想那晚跟玉真子打架,胡桂南偷了他衣褲,他赤身裸體地跟我這招,好不狼狽!」青青噗哧一笑,便不問了。
袁承志驀地心驚:「我極少說謊,卻何以要騙她?只因她如知道我要思念阿九,必定會傷心。我若去會阿九,永不回來,她豈不更傷心?說不定又再跳崖自盡,那可如何是好?李巖大哥說,是人不是禽獸,就是人懂得『情』和『義』。他寧可自殺,不肯負了闖王,便是為了情義。青弟對我有情有義,我如待她無情無義,我還能算是人嗎?今後就算能跟阿九在一起,想到青弟時,我還會真的快活嗎?我能當真忘了青弟,只瞧著阿九她一人嗎?」言念及此,情不自禁地搖了搖頭。〉前面說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青青明明知道袁愛著阿九,想著阿九,爲什麼還願繼續和袁一起呢?因為害怕。不是害怕死,不是害怕拋棄,是害怕袁承志真的會離開她去找阿九。平時醋勁極大的青青,竟然可以「笑」著問袁再想什麼,甚至點出袁的心思後,卻也不在追問。因為害怕失去僅存的。
說起來,四版的更動真的很人性化。但也太過於人性化了。人性化到大家,都要把食色性也掛在嘴邊。這也太過誇張了吧。難道要人人都是張無忌,人人都好色,都貪心才叫人性化。貼近了人性,反而看清人性是多麼的低下。
全文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