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引用於 鄧惠文
一場憂鬱症的演講之後,有位母親舉手發問:「我認為我兒子有憂鬱症!」
體貼的活動主持人把麥克風遞給她,讓她說明哪些跡象使她擔心。
她說:「我兒子今年國中二年級,最近行為舉止變的很反常。回家就直接進房間,坐在電腦前面,我說話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直打電腦打到很晚才睡覺,功課表現變差。除此之外,他還出現怪異的行為-我規定小孩每天電視只能看一小時就要關掉,線再她竟然看到一小時半還繼續著,我叫他關掉,他竟然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發現我兒子的自閉、失眠、缺乏笑容、注意力不集中、反常行為,都是憂鬱症的症狀!而且他怎麼到現在連生活的意義都沒找到!」
主持人問:「鄧醫師,如果孩子問媽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該如何回答呢?」
眼前浮現一個十四歲的國中男孩,家裡規定電視只能看一小時,媽媽認為他想多看電視是一種精神異常的表現。
他喜歡上網,跟朋友聊天、玩遊戲,因為朋友多,聊到半夜還捨不得睡,媽媽認為他這是失眠和自閉。
每次家人一開口就是叫他唸書,他覺得很煩,不想回答,媽媽認為這是注意力不集中。
其實他看電視的時候,笑得開懷,只有唸書和挨罵時才缺乏笑容。他擁有朋友一大掛,愛聊天、愛玩遊戲,哪裡像自閉呢?而且他在電腦前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得很,可以維持超過六小時。
把這樣的活潑少年放在那樣的框架中,他該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這位媽媽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看電視、唸好書、考好學校、做好工作、結婚、生小孩、規定孩子不看電視、讓孩子唸好書、考好學校、做好工作、結婚、生孫子、再規定孫子不看電視、唸好書、考好學校、做好工作、結婚、生曾孫子......是這樣嗎?
我的表姊也被國中的兒子問過同樣的問題。表姊夫妻都是博士,從小就優異出眾,有趣的是,她對這個問題的反感和那位媽媽完全不同。
表姊打電話給我:「我兒子蠻早熟的,他真聰明,十四歲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耶!他一邊唸書,覺得這種考試跟教育很無聊,就算唸得再好,像我們這樣完成博士、當上教授,每天忙著工作,累的半死,這樣的人生意義何在!」
她覺得兒子啟發了她的思考,她坦白地與兒子分享:「媽媽也在嘗試,不斷修正生活的方式,體驗生活的意義呢!」無論我這位外甥如何選擇未來,我知道他一直會充滿自信,因為他的父母總是用欣賞的角度看待他與眾不同的想法。
以為自己百分之百懂得人生意義、老是否定別人、限制別人,會不會太狹隘了?難道人生只能有一種模式嗎?
關於生活的意義-你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嗎?
就算你覺得自己知道,如何確定這種想法是對的?
就算你能確定自己生活的意義,又怎麼知道這也會是別人生活的意義?
一廂情願地要求孩子追求某種生活模式的人大略有兩類。
第一類是覺得自己的生活還算可以,同時也缺乏其他的人生經驗,想像不出除了這樣還能過怎麼不同的人生。
例如,有位個案說:「我女兒三十八歲還未婚,我好心痛!她無法享受一個女人該有的東西,我常常為她難過到睡不著。她竟然還拒絕我安排相親!」
原來這位母親認為女人的幸福就是老公、小孩,所謂「家庭的溫暖」。我問她:「您的女兒擁有這麼慈愛、關心的媽媽,不也是家庭的溫暖嗎?」這位女士拼命搖頭:「那不一樣啦!夫家才是女孩子到老的歸宿,娘家是她當小姐時暫時的家!何況未來我老了走了,這個家就屬於他哥哥嫂嫂,她不就無處容身嗎?」
「她可以買房子、或租房子吧?」我試著提供正向的思考。
「一個女人自己住?沒有老公、沒有小孩?那不是家,那只能算是宿舍啊!」
說著說著,悲憐無家可歸的女兒,這位母親為了拿面紙擦眼淚而闔上手中的書,我一瞥封面,居然是「敗犬的遠吠」--那本說女人三十歲沒結婚生小孩就市「敗犬」的暢銷書。這還能溝通嗎?我還是放棄好了。
第二類要求孩子追隨某種生活模式的人與此相反,他們不喜歡、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辛苦或不愉快,希望孩子不要和自己一樣。他們分析自己生活不好的原因,極力避免孩子重蹈覆轍,要把孩子推進自己想像的正確人生。
我見過許多這樣的個案,例如自己年輕時沒機會唸書,現在嚴苛要求孩子成績的父母。還有自己年輕時離婚,之後覺得孤單懊悔,現在明知女婿外遇不斷,仍然堅決反對女兒離婚的母親。
然而,既然是自己未曾經歷的「另一種」人生,這些父母又如何確認那種人生能讓孩子幸福呢?
「你永遠無法知道人生做另一種選擇會不會比較好,因為一旦做了某種選擇,就永遠不可能知道另一種人生會是如何。」這是米蘭昆得拉說的。
沒想到過了十多年,我會用上這句大學時喜歡的名言。不過,希望我不會在十五年之後強迫我的孩子相信這句話-或是某種人生的意義!
這篇引用於 鄧惠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