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上午的課堂, 一個二年級的學生問我去美國留學的感想。其實這個
問題我也曾在心裡問過自己, 這一趟美東之行, 我得到了什麼,
又失去了什麼?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去了美國, 英語就會變好,我想那也是因人而異,
因為那得要看「你」是如何和周遭的環境互動的。有的華人一到了美國,
就一直住在中國城或是唐人街。所以即便他在美國住了十年,
英語也不會進步;而有的人,只到了美國一年, 卻可以混入白人的圈子,
成為名副其實的外交大使。 而所謂的「某某人英文很好」,
也不代表一個人的口語溜,就表示這個人的英語很棒。
曾有個專門教授英語演講的老師 ( 她目前是總統府的口譯人員)
對我們說:「其實要開口講英語很容易, 因為大家都會哈拉,可是,
若要真正言之有物,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辦得到。」也就是說,
每個老美都會講英語,但是不是每個老美都有能力來個即興的
「英語演講」,就很難說了。
台灣的美語補習班都很崇尚「外師」,給外師的鐘點費通常都是
本土美語老師的兩倍,不過別忘了, 會講英語的人不代表他很會教人家
說英語,也不代表他在其它方面的涵養 ( 讀與寫) 也是一樣好。
所以奉勸大家若要找個老外來教你英語, 最好是找個有修過英語教學
相關學分,或是在美國當地有教過書的人來教你,會好一些。
話說回來,很多人都把「英文好」和「擁有國際觀」 劃上等號,
其實這也是個迷思。看看在美國本土上,那群整日把英語掛在嘴邊的老外
吧, 他們不見得都很有國際觀唷。有許\多老美終其一身只待在
自己的州,沒有坐過飛機也不知道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做些什麼。
甚至有些住在鄉下地方的人,不知道美國總統是誰哩。若要說實話,
我反而覺得台灣人對於世界地理的概念要比老美來的強。
其實所謂的「國際觀」, 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或許我們可以說,
把心胸放諸四海, 關懷全球脈動的人,具有國際觀; 也可以說,
那些願意參與國際志工,支持國際賑災的人,具有國際觀。
這幾年所發生的世界大災難其實也在啟示著全球的人類,
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從土耳其大地震,到南亞海嘯, 無一不
是在警戒我們,一個國家的災難,其實就是全球人類的災難。
有人說再過五十年,黑人人口將會占據美國人口的一半,其實這也是
有可能的。因為社經地位較高的白人,通常會節育, 甚至選擇不生養後代。
反觀處於弱勢的黑人,較沒有節育的觀念。其實美國的社會也是
貧富懸殊很大,而有禮貌有才能的老美, 和沒有文化教養的老美,
也都並存在這個文化大熔爐裡。
回歸到最開始的主題,學生問我,在美國留學,我學到了什麼?
第一,我學到了所謂的自由, 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也就是說,
愈有錢的人, 在美國才能過得爽快舒服。而沒有錢的人,
其實談不上什麼自由,他可能終日忙碌, 卻只能取得微薄薪水。
美國是個自由法治的國家嗎? 我覺得,表面上是,但深層去看,
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第二, 我學到了把自己做好,好讓老美能夠分辨台灣人和大陸人的不同。
這幾年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上海與北京進步神速,而當時我在美國的幾個
室友當中, 就有一些來自北京。每當他們在廚房煮完飯之後,
常會留下許多污垢,而卻老是忘記要清理。不過,也有一些熱情好心的
大陸人會招呼我和他們一起吃飯,邀我一起坐他們的車去買菜。
第三,我學會了時間管理以及自我克制。
身處異國,沒有家人與朋友在身旁提醒自己,但是每一堂課都要想辦法
不遲到,無論是下雪還是下雨。每一堂課, 都要記得帶書本﹑講義﹑
與筆記本。每一堂課, 一分一秒都要專心聽,因為一個不留神,
可能就錯過了教授所交待的重要事項。
第四,我學到了如何尋找主題並且尊重智慧財產權。
在書寫論文的過程中,教授並不會協助你去訂定論文題目, 而是你要靠自己
去發掘主題。美國人很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所以在書寫論文的時候,
若是有引用他人的著作,一定要加上quotation mark (引號) , 否則,
就是犯了論文寫作的大忌。
若談到在美國留學,我失去了什麼? 我失去的可多了... 。
第一,我飲食不正常,三餐缺乏均衡的營養。 剛到美國的第一個月,
因為很少吃蔬菜,嘴角發癢甚至腫了起來。
第二, 我離開了溫暖的家,離開了一群最善良最可愛的朋友。
第三, 我的中文退步了一大截,但英文卻沒進步多少。
第四,我有時得和一些從台灣去的天之嬌子,天之嬌女講一些
言不及義的話, 看他們如何揮金如土。不過有些大少爺大小姐對我
還滿照顧的,而且很有搞笑天份。少了他們,出國留學也一定失去
許多回憶與樂趣。
其實,留美回來的也不見得每個都很有實力唷。 當然不可否認,
也有許多是拿獎學金,在美國用功\念書, 學成歸國的優秀人才。
也許有不少台灣的土碩士土博士, 英語涵養都比某些喝過洋墨水的碩博士
要來得好。就算英語說得不夠溜,好歹也比較有思考能力,
可以真正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英語好不代表一切, 但是把英語弄好,還是比較有優勢。
因為台灣人多數崇洋媚外,而且, 在這個膚淺的現實社會裡,
講幾句英語總能騙來一點欣賞的眼光。
說到講英語這碼子事,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第一,我們不是出生在英語系國家的native speaker,
如果英語講得不夠道地,腔調不夠好,其實老美也不會怪你,
因為他們反而喜歡聽到你的獨家口音。
第二,英語裡沒有所謂的標準發音, 光是美國這個國家,口音就因地域性的
不同而有所差距 。 記得有一次我坐shuttle ( 到機場的小巴士)
到機場的途中,和一個美國老太太聊了很久。 她說,以她的經驗,
只要聽一個人講幾句話, 就能分辨對方是不是住在紐約
或是住在其它的城市。
第三,剛開始學講英語時,不要怕犯錯,不要怕文法,不要怕丟臉。
其實我在出國以前也不太敢開口說英語, 不過一到了美國之後,
不講也不行,這就是所謂的環境塑造。其實我們在和老美講話時,
通常是彼此面對面, 加上有肢體動作的輔助,一般而言都能溝通得還不錯,
所以不用太焦慮。
第四,會講英語真的比會寫英語來得吃香,來得重要嗎?
答案恐怕要讓你失望了。幾個在美國工作的朋友對我說,職場上,
書寫英文的能力比口語溝通能力更重要。所以,「聽說讀寫」都要下功夫,
才是學習英語的正確態度。
很多人都覺得「寫」英文很難,其實問題多半出在文法與拼字。
就語言學習而言,單字就像是磚塊,而文法就是支架,你的支架愈牢,
磚塊愈多,房子自然蓋得愈穩愈高。建議各位有心學習英文寫作的人,
從journal (日記) 開始著手會比較好。當你開始寫英語日記時,
就表示你有機會開始查字典, 開始主動問老師正確的語法,
開始要背更多的單字與片語了。
至於閱讀能力的養成,簡單的送給大家三個字: Habit, Hobby , Honey。
這三個字是我在一場英語教學研討會中聽來的。一個師大的教授勉勵各位,
要先培養讀英語的habit (習慣) ,再把這個habit 變成你的hobby (嗜好),
最後, 還要把這個hobby 變成你的honey (愛) 才行。
寫到此,祝福大家,英語學得愉快,但也別忘了, 中文更是美麗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