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馬弟問媽咪:「我這個樣子像在贖罪嗎?」
「一點都不像」,媽咪說:「這個樣子比較像,因為有看到《贖罪》兩個字啊,哈哈!」
今年生日,媽咪收到小侄女送得這一堆書,其中《贖罪》是媽咪指定要的禮物。
媽咪說作者的前一本書《告白》寫得太精采了(由松隆子演出的電影《告白》最近上映了),媽咪很想看看得到日本2009本屋大賞第一名的新人湊佳苗的下一部著作是不是也很勁爆?想看看得過大賞的人她的創作力能不能再續前「紅」?
媽咪說湊佳苗的書雖然不是動人的愛情故事或迷人的漫畫書,可是「會讓人一直想要看下去」,告白媽咪兩個晚上就看完了,贖罪則是大約三個晚上吧,媽咪說她現在老花作怪,能「這麼快」看完這兩本書就表示這兩本「故事書」對她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兩本書的源起都是「從一個小女生之死」開始,告白是中學老師幼稚園的女兒無故掉進游泳池溺斃,贖罪則是從東京轉學來的小四女生在游泳池的男更衣室遭姦殺,然後開始一連串相關人士(同班同學和家長)對為什麼會發生該死亡事件「自以為是的心情獨白」。
不過媽咪說告白比較正常,贖罪比較變態。
告白的內容雖然號稱是「一個女老師(母親)的復仇記」,可是作者讓老師的復仇行動很像已經毒殺了兇手,卻讓兇手隨時都會面臨死亡般的活著,張力非凡;贖罪就不一樣了,東京轉學到小鎮的小四女生死了以後,她的四個女同學背負著小四女生的母親傳達給她們「妳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妳而死」的恐怖威脅記憶痛苦的活著,經過十幾年後,四個長大的女生猶如被下了詛咒般地個個成了殺人犯,各自殺了幻覺上等同是兇手的男人...
媽咪看完贖罪覺得好沉重,世界上真的有某些人的人生是如此這般扭曲的嗎?生命怎麼可以扭曲到這種面目?被殺的四個男人除了入侵小學的壞蛋是陌生人外、一個是老公、一個是親哥哥、一個是姊夫,然後故事結局姦殺小四女生的兇手是她的親生父親...
這樣的故事不是變態是什麼?太殘忍了!
媽咪說贖罪這本書後面兩個章節雖然很牽強而且畫蛇添足,不過作者說故事的功力還是動聽,文字也像吃豆花那麼舒暢,揣摩年輕孩子或大人的內心世界更是像可以飛簷走壁的高人,人物章節間的銜接也如按電鈴那麼簡潔有力,問題是「劇情」為什麼要下這麼重鹹?媽咪說這本書充滿不驚人死不休的狠啊!
媽咪本來是一邊吃蠶豆酥一邊看贖罪的,可是越看越吃不下去,媽咪說文字創作本來就准許天馬行空,這質性的書籍可能本來就存在,也許還有更慘的咧,可是有笨蛋婦人之仁的媽咪看完這本書後覺得好害怕,害怕這麼輕鬆好看的書變成暢銷書以後,愛幻想愛說愁的年輕孩子讀了後會有甚麼影響?對人性的更不信任吧。
媽咪說作者為了創作人氣寫了這麼具衝突爆炸的故事~自己大概也會掉在贖罪的深淵裡久久不能自拔,媽咪現在很慶幸的是我看不懂贖罪,阿彌陀佛。
任我行2010/11/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