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喜歡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
我是個很晚熟的傢伙,真正感受到身為女人的處境特殊,老實說是在過了三十歲之後。三十歲女人像什麼?我覺得三十歲女人像烤焦的土司。想當年我們跟我輩男性一起被放進烤箱裡,大家都一樣新鮮可口;但過了三十歲,突然間我們就焦了,而他們似乎依然新鮮可口,我們的「焦點」似乎比他們低,這可是怎麼一回事啊,真讓人氣餒!
三十歲的女人像烤焦的土司,被左邊那片烤焦的愛情土司,跟右邊那片烤焦了的工作土司夾著,不知如何進退,隨著時間的流過,擔心起似乎愈來愈焦的人生,臉都黑了。首先是左邊那片烤焦的愛情土司,這種情況分成這兩類:
一、她現在身邊有男人。拿起「完美先生」的評量表,檢視他是不是她將要共度終生的伴侶。拿起改造的皮繩,加緊訓練他成為跳婚姻火圈的最佳人選。開始有結婚的蠢念頭。開始練習逼婚或逃婚的特技。開始評估「下一個男人會更好」的風險管理。
二、她現在暫時一個人。開始嘗試撰寫前半生的愛情回憶錄。開始抱著女性雜誌猛K床上功夫。愛情的沸點愈來愈高。上衣的領口愈開愈低。男人停留的眼光愈來愈短。擔心單身成為後半生的常態。腦中第一次閃過「退休保險金」這陌生的名詞。突然發現所有的愛情都是陷阱。突然賭氣成為成英姝新書<戀愛無用論>的VIP信徒。開始乖乖地上健身房。信用卡帳愈積愈多。約會愈來愈少。開始跟朋友爭執起對姐弟戀的看法。還有準時收看週六晚上的影集<慾望城市>。
再來是右邊那片烤焦的工作土司,這情況就比較統一了,大致如下。工作時間過長,降低邂逅男人的機會。看公司新來裝可愛的妹妹不順眼。主管把妳當個男的,操死妳了。主管把妳當個女的,所以給小王升官。開始認真懷疑眼前的工作並不等於夢中的事業。學習評估跳槽的風險管理。倦勤時會不切實際地想要找張長期飯票。擔心變成人見人怕的女強人。害怕變成一事無成的準黃臉婆。開始熱衷公司八卦勝於自己的工作成績。
三十歲,從女孩變做女人的分水嶺,那掙扎與錯亂不下於青春期的男人長喉結。半生不熟的人生經歷在愛情與工作上不知道是助力還是阻力,是謬論還是定論?自己的人生究竟是處在”thirty something”還是”thirty nothing”?進入了這個年紀,眼看著自己的人生就要拍板定案,土司已經烤焦了,是該從烤箱裡跳出來了,該怎麼辦?
拜女性主義之賜,女人在工作上或愛情婚姻上多了更多的選擇,但也造就了在這傳統女性「生育期」的三十歲節骨眼上,這叫人眼花撩亂的「女性三十症候群」──可由最近一窩蜂的女性三十出版熱中一窺究竟,如成英姝的<戀愛無用論>、彭蕙仙的<台北渴婚族>、李性蓁的<愛情辭典>、李欣頻的<戀人常用辭彙160句>或來自德國的<艾莉世代>….等書。
或許不是刻意,但這些書都無意間同時聚焦在當代的「女人三十」症狀或情結上,從戀愛、婚姻到世代,無一不在宣佈著這波來勢洶洶的新女性聲音。當那些還躺在烤箱的男士土司們說著「女人過了三十就沒有市場了!」這樣老掉牙的風涼話時,或許也該來翻翻看,看看烤焦的三十歲女人,或許不如二十歲土司的鬆軟,但肯定別有一番焦焦脆脆的嶄新口感與全新風味吧!
(摘自誠品好讀。夏綠蒂(作家.三十三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