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是非裔美國人的榮耀年代,歐巴馬勝出即將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美國文壇大事之一則是: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童妮‧摩里森,繼2003年《愛》(Love)後睽違多時終於推出力作《慈愛》(A Mercy)。 摩里森向有「美國頂尖黑人小說家」封號,新書問世果然銳不可擋,媒體一片采聲,更榮登《紐約時報》甫公布的2008年度十大好書。
摩里森之後,美國作家有十五年沒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青睞。本屆開獎前,瑞典學院常任祕書恩達爾更放言批判:美國文學充滿偏見和無知;世界文學的中心在歐洲。相形之下,摩里森的獲獎更顯示筆力高超、視野恢弘。
摩里森創作圍繞黑人族群的苦情命運,著力刻畫美國奴隸制度的殘酷與恐怖,以及美國黑人生命的痛苦焠鍊與靈魂的蛻變。這樣的鍥而不捨其來有自,她兒時就是種族歧視受害者,一家人待在屋裡,房子卻遭縱火。本名Chloe Anthony Wofford的摩里森,1970年以Toni Morrison筆名發表處女作《最藍的眼睛》(用筆名是以為Toni比Chloe好發音,日後她曾經後悔),十一歲黑人孤女向上帝禱告,祈求眼睛變為藍色,天真以為就能改變她悲慘的生活。《紐約時報》讚譽她筆觸「精準流暢,充滿憂傷和驚奇,小說變成詩」。
她惜墨如金,近四十年間只有九本小說問世,但本本佳評如潮:《蘇拉》提名國家書卷獎、《所羅門之歌》贏得美國國家書評獎,1987年的《寵兒》公認是她傳世之作,贏得普立茲獎,2006年《紐約時報》更選為近二十五年美國最佳小說榜首。
新書《慈愛》延續黑奴尋求安穩生活與愛的辛酸歷程,場景比《寵兒》提早兩百年拉到十七世紀末,書評家視為《寵兒》序幕。同樣是母親的自我犧牲為骨架,馬里蘭州女黑奴因主人欠債無力償還,想將八歲女兒佛蘿倫絲送給看來是個好人的北方農夫傑可布。傑可布原先拒絕,但同是孤兒,最後同意將佛蘿倫絲帶回自己的農場。
農場上,印第安老女僕琳娜早年遭部落驅逐,為彌補失去家人的苦痛,將佛蘿倫絲視為親人,百般呵護,引起另一女僕妒嫉佛蘿倫絲受到的特別待遇。佛蘿倫絲一直為受到母親拋棄自傷自憐,心上留著缺口,不斷需要愛與肯定,想在新家園尋找歸屬感。她由琳娜身上獲得了慈愛,隨後愛上鐵匠。沒想到鐵匠不告而別,佛蘿倫絲再度體認投入太多愛注定受傷害。
新書敘事手法有福克納《聲音與憤怒》妙處,敘事觀點隨時變換,筆調或緩或急,穿梭在歷史/神話、日常生活/寓言之間,把遺棄、背叛和失落的主調表現得絲絲入扣。書評家認為這是摩里森深入探索美國歷史又一傑作,當時美國南方才通過法律,「永久將白人隔離並予保護」。摩里森筆下,儘管到處有宗教和種族的藩籬,造成奴隸制度和種族仇恨盛行,但人性的溫情終究跨越舊時代無法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