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2 00:06:59| 人氣75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070121:布爾喬亞戀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人開心了,我就開心了!香港導演馬楚成執導的《生日快樂》用了最平常也最平凡的邏輯,說了一則布爾喬亞波希米亞族(bourgeois bohemian),或稱BOBOS族的愛情故事。

讓愛人開心的基本心願,不但是《生日快樂》的第一場主戲,男女主角擦肩而過的無緣,卻也成為全片的主要論述。

那一天,劉若英飾演的小米過生日,男友小南(古天樂飾演)在電話中唱了生日歌給她聽,然後兩人相約要好好唸書,不再相思,不再糾纏。但是電話才放下,兩人卻立刻行動,有人乘車,有人坐船,各自就偷偷提了麻辣鍋和蛋糕奔去對方的宿舍,要給對方一個驚喜。

驚是有的,喜是沒的。

因為各自出擊,老巢都空了,自然彼此都撲了空,只能看著老天落雨,心情也滴滴答答著。

他們是太愛彼此,才演出這麼一場意外大進擊嗎?還是,他們愛的是自己? 愛情是奉獻,也是佔有。讓對方快樂是最基本的心態,但是最根本追求的卻是自己的成就與滿足。

小米想要看到小南見到她,吃到麻辣鍋的狂喜,表面上的第一層成就來自於滿足了小南,但是真正的魔法卻來自於小米的犧牲或奔跑,小南的大喜就是最讓小米心滿意足的回饋。

愛人的臉像一張鏡子,他(或她)的悲喜面容,來自你的投射或加持。

名義上,他們是相愛的,實質上,他們也是相愛的。但是他們渴望愛情,卻不太擁抱婚姻,彼此可以擁抱、親吻,卻不求名份,也沒有承諾,為什麼?是欠缺終極的安全感?是習慣一個人過日子?還是真正最愛的是自己?

整部《生日快樂》的電影可以用一首「愛情有什麼道理」的歌曲來解讀,由張艾嘉和李宗盛共同填詞的這首歌這樣寫著:
「其實一個人的生活也不算太壞,
偶爾有一些小小的悲哀,
我想別人也看不出來,
既使孤單會使我傷懷,
也會試著讓自己想得開。

對你不知道是已經習慣還是愛,
當初所堅持的心情,是不是還依然存在,
眼看這一季就要過去,我的春天還沒有來。

你為何不調過頭去,讓我自己去面對問題,
你嘗試著不露痕跡,告訴我愛情的道理,
你認為值得努力的,是我倆之間的距離,
喔這一季,總算有些值得回憶。」

小米和小南相愛了十年,可是卻一直沒有結果,在父母親友的眼睛中,他們是最適配的婚姻對象,而且兩人學業順暢,工作穩當,收入也很豐厚(買房買車都不難),生活更有品味,十足的BOBOS族典範,只有愛情是遲疑的,一切只因為小米告訴小南說:「我們還是當朋友好了。情侶會分手,但我希望永遠都能見到你。」

這種對愛情和對生命不安全感,是他們遲遲沒有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人有心結和矛盾,必有原因,找出原因就成了好戲的趣味與魅力所在,馬楚成用心地給了男女雙方當事人不同的理由。

小米的心結在於母親。從小,小米跟著母親學鋼琴,但是有一天,母親開了門,下了樓,這就樣不告而別,小米不知道母親是嫌父親不好,還是厭倦了這個家,為什麼會拋下她就走了?幸福如果是這樣脆弱,保持距離,自然就成了小米試圖留住幸福的唯一方法。

小南的心結同樣在於母親,在於家族遺傳病史。朝不保夕的生命無常,讓承諾容易變成一則笑話。

很多人的愛情,也許就像春天一樣,短短的,很快就過去了,人們只能感歎:「無計留春住。」但若因此拒絕春天,卻非正辦,《生日快樂》想要表現當代男女欲迎還拒的懼婚心理,怕傷了對方,其實卻是怕傷了自己,突顯的不是他們的海誓山盟,而是他們的戀情還不夠巨大與強烈,不夠讓自己燃燒。

最愛的是自己,所以讓對方等著,懸著,折磨了對方,也折磨了自己。那是多乏力的「無間.愛」?

台長: 藍色俄羅斯
人氣(75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kaka
我贊同你的看法,男女主角都不太敢放手一搏,不敢太輕易釋放最深處的情感......(好像現在的我//雖然我還沒看到電影//卻好似--深刻的體會到了)
2007-01-22 22:23:06
[ i ]
請問台長何謂:布爾喬亞波希米亞族(bourgeois bohemian),或稱BOBOS族呢?
2007-01-24 10:19:43
版主回應
波希米亞 (Bohemian)一詞來法文&quotbohemiens&quot, 指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一群反文化的年青藝術家。現代的波希米亞族喜歡藝術、文學與音樂,習慣性地反潮流、喜歡自由發表他們對生活的觀念,不受傳統思想所約束。
至於布爾喬亞 (Bourgeois),就是馬克思口中的資產階級。這群人在大企業內工作,生活細節一絲不苟,腳踏實地的過著每一天的生活。他們捍衛傳統和中產階級的道德觀,代表著80年代的積極進取的典範。

到了21世紀,25 到 40歲的中堅菁英,既不是波希米亞族的嬉皮放浪,也沒有布爾喬亞族的守舊古板,他們是兩者的混合體, 也就是現在大家所宣稱的BoBos。一群認同資本主義制度,卻懷有社會主義理想的菁英份子, 個人品味表現得很偏執。
2007-01-24 23:07:45
麗子
一向喜歡這類文藝小品。
如果,不是先看過劉若英的原著文章,
大概會更投入劇情裡的感傷吧!

一旦讀過原著,再來看電影,就會變得挑剔,
文藝小品的浪漫唯美,總藏著多一點想像的意境中,
而當電影裡,硬是得合理化時,
總讓讀者型的觀眾,無法在電影裡完完全的投入原著小說的純然感動。
2007-01-24 23:39:43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