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裘德.洛在《偷情》中飾演的男主角在報社擔任什麼工作嗎?
沒錯,「訃聞」作家。他最常去閒逛的就是各地墓園找素材。可惜,電影中未曾多發揮訃聞作家的特質,你只看到他縱橫情海,玩世不恭的風流,看不到他洞悉人性的冷靜。
每天都有人誕生,也有人老去,有的人庸碌一生,乏善可陳,有的人卻是風華絕代,一路精彩,「訃聞」作家的重責大任就是在人生蓋棺的最後時刻,為精彩人生留下最後的文字記載。訃聞文章不好寫,重點拿捏不當,親痛仇快不說,同業譏訕、讀者搖頭,媒體和作家的令名清譽都得賠了上去。
記者生涯中,我也經常扮演訃聞作家的角色。李察.波頓和卡萊.葛倫往生時,不能在七百字內寫完巨星一生,就慘遭讀者和競爭同業笑罵;大衛.連、黑澤明、庫布立克、奧黛麗.赫本、葛雷哥萊.畢克和馬龍.白蘭度的追思文章,則算是勉強不被千刀萬剮,勉強還能有一些肯定掌聲。關鍵在於,前兩位是我剛入行時就遇上的巨星,零碎殘破,自是難免,後來的巨星大師則因為我平時還讀了幾本書,加上看電影的感動記憶深刻,總算不至於交出白卷。
昨天,簡單介紹了莎莉.溫德絲在《一樹梨花壓海棠》中讓人難忘的演出,今天打開各報來看,赫然發覺大家都只是簡單流水賬,好歹她拿過兩座奧斯卡獎,該有點小版面,但是執筆的都是年輕記者,可能多數人都沒有看過她的電影,無從落筆,即便只是短短幾行字,也像個無關痛癢的美國老太婆,有版面,卻沒文采,年輕人讀到這種文字,不會想要認識她,不會追思她,聊備一格,虛應故事,那又何必寫她呢!
於是,我轉向英美報紙蒐尋,紐約時報夠權威的吧?坦白說,也不過是她八十三(或八十五)年來的人生行腳,有細節,但是文采同樣不足,不能讓人看見她的魅力。英國衛報的報導才是真正有血有肉,有靈魂,也有八卦的好文章,值得有興趣的朋友仔細閱讀比對。
莎莉.溫德絲曾經和瑪麗蓮.夢露同住一間公寓?衛報的訃聞文章第一段就直接拿這件往事做開場,描寫當年那個急著出名的女孩子一起聽著古典音樂,勾畫著自己心目中最想結交的男性名單和模樣。極具吸引力的破題寫作法,讓人興緻盎然地逐字展讀下去了。(反觀紐約時報,只有輕描淡寫一句她曾和夢露同居一間公寓,完全不曾去碰觸思春少女的情懷,寫作功力就差了一大截。)
莎莉的藝名叫做Shelley Winters,本名則是Shirley Schrift,不論是Shelley 或者是Shirley,唸起來都像莎莉,很多人也懶得細究,但是衛報就會如數家珍告訴你,她會自己的名字從Shirley變成Shelley,關鍵就在於莎莉最鍾愛的詩人就是英國詩人雪萊(Shelley),她自己出版的第一本傳記更是就直接取名為:"Shelley, Also Known as Shirley"。不知道這個典故,把她的藝名翻成莎莉不算錯,翻成雪萊,可能才真的符合她的原意。
同樣地,很少人知道她曾經在十五歲那年,還特地在胸前墊了泡綿,挺起還在發育的胸部就去參加了《亂世佳人》的選角比賽,爭取演出郝思嘉一角,負責試鏡的喬治.庫克導演看到她的熱切和熱情,還特地買了瓶可樂安慰落選的她,鼓勵她從劇場開始磨練自己。
時隔多年後,她還真的參加了李.史特拉斯堡(Lee Strasberg)的「演員工作坊(Actors’ Studio)」去研習「方法演技」,深刻體會到只有從生命的創痛中演出真實感情(you act with your scars ... if you want the best, you have to fight for it),才可能登峰造極,而且一待就是五年,真的練就一身好本領,才又重返大銀幕。
雖然不算絕色佳人,但是爽朗的她卻也是好萊塢巨星爭相獵豔的對象,紐約時報和衛報對於她的風流情史都著墨甚多(因為她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毫不遮掩和其他巨星的風流賬),例如馬龍.白蘭度就曾對她說:「在這間公寓裡,唯一能取暖的方法就是上床,我的身體最能散發熱量了。」她也曾和《蘇絲黃世界》及《桂河大橋》的男主角威廉.荷頓曾經連續五年在片場的耶誕夜派對上狂歡做愛。
但是更讓人敬佩的是看透世態炎涼,洞悉銀河男女關係的她,也曾經直接了當地說:「好萊塢所有的婚姻都是幸福快樂的,而是後來硬要生活在一起,才會導致各種問題。」相愛容易,結婚也容易,唯有相處難,看到她的這款愛情生活眉批,你一定會更加喜歡這位直言無諱,凡出口必能鞭辟入裡的快嘴女人。
以上的訃聞內容悉數取材自紐約時報和衛報的訃聞報導。如果你有空再來對照台灣的訃聞簡訊,你或許也會覺得我們面對是完全不同的女人,她們都叫做莎莉.溫德絲,只是台灣的年輕記者把她界定成外星人,當然也是陌生人,然後,不關痛癢地塞進歷史夾縫的報屁股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