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3-30 22:42:16|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真理,祂存在你我方寸間、祂存在潛底智慧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不管有沒有受過教育的洗禮,都具有追求「真理」的想法與思域的藍圖呈現。
但存在人世間的真理,並不具有刻板的文字、複製無差別的圖騰、與不能改變行腳的途徑。
祂只存在你我之間一方寸的即時、祂只停留妳我之間的那一瞬間、祂只看護著我們是否肯真實面對?

請想想:「我們看過的文字,可曾有啟發過我們存藏在內潛智慧領域,島嶼上可上岸的港口嗎?」。

請靜思:「我們看過的圖騰,可曾是我們一閃而過,卻不曾細靜做自性覺察,而忽略了圖騰裡的深層意境?」。

請冥想:「我們過往的因緣,會凝聚成善因慧緣的知心情誼,勢因何在?又在哪一階段的自己,又不明究理累積了不該有的惡因孽緣的考驗?」。

一個人能誠實面對自己,就像一個人能身處幽林寂靜的湖畔旁,獨自面對寧靜的時空。
沉澱在內潛的世界領域,觀察著自性與外緣及天地神秘靜思力,或許可悟釋到神秘的知觀力。

追求真理,對於一般人,而言:「似乎,那是只有宗教信仰人,所欲追求的天邊事。」。
實則,卻不是如此的解讀與看待「真理」。

真理,表象:看似神秘的不可識得、不可有得、不可悟得。
真理,代表:「我們在每一件事情上、運程中、行旅坐臥間。都可找到、都可經歷到自性內在,那種妙不可言的寧靜與知足的幸福感?」。

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歌曲,為著:就是想把一天的繁沉意擔,可淡然釋下。

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不就是想把自己的執念與思維先拋置在一旁。為自己心底存放已久的滿杯水,給它淨空嗎?

騰出給自己獨處空間與時間,不就是想給自己沉思觀默已經歷的事情,給予自己可以有暫時脫離自己自我執觀的誤視想。
而能,以覺習不同視野的角度與感受。不以〈理解〉與〈同理心〉的執識念,去看待與晰澈出我們原本看不到的緣由釋法。

「心」若在意念之上,則易被識念所挾持,讓我們無法脫離本該脫離的惡因與惡果。
「欲」若在感受之下,則容易以超脫廣角度的視野與釋觀,脫離眼底之下的方寸地。
「覺」若在思識之間,則容易被世念環境所漂流。像似浮萍一般樣,永遠無法停著不了寧靜的淨土中。

心往「內看」,看到的不止是過去的因。更可以透過不時的心懺意悔的過程,看到我們可擁有的幸福未來境。
心往「外看」,看到的是永遠是自己識念的不足、執得到是不斷的挫敗與失過。永遠無法安步於足下的寧靜,也永遠到達不了自己願想的世界。

紛亂的國內政治,表象:看似走向滅國亡朝的趨勢。
但何不用天俯視的高度,靜思細想:「安久必起亂,禍殃必引革念起,革興必走安興邦。」。
請再用地納萬物的胸懷,反觀歷史:「一國不起禍害造,怎可造就英雄顯?」。

而這就是歷史、而這就是現代歷史的過程。
我們不需要忍耐,更不需要懦弱的忍辱吞生。

我們須要集念共思的智慧凝聚力量,從小裂微縫當間,一步步由下朝上攻略。
先斷大樹枝、芽、葉“生”,徒留無水、無土其枯幹,不就自取死亡之結果嗎?

孫子兵法說的好:「攻略其王頭,必先裂其底兵將,才能逼使王者下野台。」。

台長: 魅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