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5 23:44:43| 人氣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經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擁有許多生命不同的經歷,這些經驗的累積看似一本本的教科書,讓我們可以不再經歷不好經歷的再起與複製。

但時間久了,這些經歷也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沉重。不時的會阻礙,我們拾起該有的勇氣與智慧,參透與明瞭該熟悉或釋疑任何未果的過程。

不論,你皈依在哪個宗教信仰。你或許學慧經驗,不該是我們應有重視的結果與課引。
不言,妳受洗在哪個宗教門派。妳或許領悟經驗,不該是我們要持罣在心識的各層面。

心修的世界,沒有範圍的侷限、沒有宗教理論的基礎,沒有世語的批判與偽道德的讀解。
只有面向自己的心,覺習著觀照自我情緒的發出,覺習與參透是自我意識的投射?還是,欲念私我的未果滿足與平衡?

人的一生最難參透自我的意識與腦執緒,多半人的自我識是軟弱,無法能擁有百分百的勇氣面對自我的無能與無知。
我們生活在最現實的社會,看似需要合群性的共識。
但嘲諷的是,我們不免時現自我私欲的未滿,或極度對自我情緒無法順念達到平衡。因而,做出常人無法能理解的事件出現。

不用強求自我識去理解,無法懂得並無法在那當下參透明瞭的事。
不用虛張自我識的妄想,以滿足世眾未曾事悉自我未果私欲未滿。
當我們可以覺習用一種「本我如心」的課引,或許就能先平息自我已久無法控制的情緒不平衡。
並在其中的過程,或許也覺慧了自性的觀察。讓經驗的硬體軌跡,不再是可干擾我們前進追求幸福的阻礙與困難。

過去喜歡邏輯推理,常愛下斷語的自我解讀。
而今覺慧觀照心悉,避免投射自我假想的境。
當我自己瞭解每一步紮實而穩定的覺習時,經驗的負面情緒與陰影就不再是我會出現的覆製象。
而是,讓自己覺性明瞭《經歷》是自我腦識惡性競爭的假想敵。讓假想的好與壞,並存在我們腦識之間游蕩盪與互與嗔恚,使我們造成個性的軟弱與無知。

無論,我們決定了哪些事?
都在記得在心,我們得覺慧對那決定負責與承擔。

無論,我們想要哪些願求?
都應正視那願求的可行性,並用正面而積極態度去覺習增長。

我們就因平凡,才會易從腦識的執著追求一生的不平凡。
我們懂得平凡,才不用說詞來粉飾自我的庸俗,挖造出不少的坑洞,走不出自我一生的陰影與負面情緒的鎖見。

分享


台長: 魅狐
人氣(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鄉之記、僻之誌」 |
此分類下一篇:生活自在心
此分類上一篇:朋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