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22 00:36:41| 人氣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清淨的河水,為何無魚?〉可有人,覺思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清淨的河水,無魚。」。
但有人,可曾想過:「這句話的隱喻,何在?又有哪些,人生智慧道理的存在?」。

不知為何,腦中突然顯現這句話?
讓我在悟出了生命之道,解開了生活智慧,現在願與有緣的你/妳做分享。

清淨河水,無魚。
表象,似乎隱喻:「人的操守與行為是廉潔,是無可挑剔與無庸致疑的。」。
然則,更顯現是:「過,剛愎自用,傲慢不得與人為和,使河水無利相生之象。」。

也隱喻:「河水,是生命給予人類生機的來源。河水的石,給予人們生活根基立業的磐石。但若河與石之間,少了銜接可互益眾生的活氧與援助。那這樣並非是良善正面的架構,反而是各自為政、互不助益的危剋之損。」。

清淨河水,是讓我們從內潛發於外的廉潔與公正。
在我們言表與行為當間,不過偏、倚為了某種欲念而產生的行為,污染了原本良善清溪的河水。但也不能過剛強硬,少了對人性柔軟智慧的對應。
讓我們先助眾而益生,再讓世眾助生而我圓滿。
這樣,不但水幫了魚的生機,魚有了生機的無限享有,並助援了水源清澈無染濁的良性循環。

記得,在了凡四訓一書當裡,其中某一頁中的段落中。
有人,問:「何謂慈悲?」。〈如我沒記錯的話,大意內容如下。〉
應 者,解:「慈悲,並不代表一面倒向慈悲為懷對已犯行者寬諒與包容。而是,我們應持良善的智慧心,以本心智觀,言勸已犯行者面對自我的罪行。唯有如此,才能 讓已陷罪行者懼畏承擔必要的刑罰,教化成為肯誠心面懺犯下種種罪過,獲得與悟到修行的本義。而非,因不想得罪他人之愚善,便其誤解其善慧行真實慈悲的本 義。」。
《備註:這是我憑記憶所寫,欲想看真正本文內網友,請去書局購買《了凡四訓》參閱,謝謝》。

人的本身,就是藉由事件中的錯,認真覺習生命,帶給我們豐富的智慧醒悟。
人的本身,也須從生活、工作、感情的種種,面對自我的不能與所能行願的覺知與覺醒。

「劣」字,為何是少了力,呈現看似不力於己的象?
「優」字,又難道是不敗,給予人們自我常處優勢?

非也,劣者並非永遠少了力量,讓人一蹶不起,不得重獲新生。
錯矣,優者也非永遠時處不敗,讓人一生太平,恆勢不敗盛世。

實則,劣者只不過少了淨緒、淨執勇猛的力量,多了負面自我否定的蠻力。
使得,讓人的自我一直面臨不利於自己發展契機,使得讓危機不得有轉變。

釋析,優者必存憂懼自我成功如煙花一般,驚心恐念不安之意,永執意緒間。
造成,人的自我必疑他眾心,更無法誠然對應為和知友,以達到和諧無疑的狀態。

生命的自我,是現實與侷限的,讓人永遠無法脫離執著的一切與所貪。
生命的自性,是無境域的無限,是可讓人無懼生命的有限,而能跨越與超脫生命執念種種所執。

不是我們不能擁有智慧的覺習,而是我們是否願意給予我們自我有覺慧智性空間與時間。

祝福
  

台長: 魅狐
人氣(1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鄉之記、僻之誌」 |
此分類下一篇:不要向自我執念的黑影,屈服與退縮,要面對它。
此分類上一篇:沙漏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