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面對的問題,每天都一大堆,人材與資金肯定是最大的問題。當然會有洩氣的時候,但不至於想將公司關門大吉。
那怎辦?我的方法,先祈禱,後再想想實際能做些什麼。
上帝真好,第二天,有正在就讀設計學院的年輕人來見工,態度誠懇,禮貌不俗,多次表示自己什麼都不懂,希望我們給他一個學習的機會。
由於上課時間密集非常,連兼職的時間也很難安排,我家設計大叔大概見他真的態度很真誠,就收他為入室弟子。年輕人聽到大喜,我說你要回家考慮嗎?他說不用不用,現在馬上願意入行。我們知道,這些年輕人學懂以後,總會有離開的一天,但最近我每次祈禱時,都有一把聲音在問我:「你們當初開業到底是為了什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希望給有志的青年一個機會。難得我們設計部老油條大叔願意逢星期六抽半天時間教他,還給他時薪,很不錯吧。要知道,讀設計學院,跟在廣告界實戰十多年的設計師相比,學院VS戰場,完全兩碼子事。不要以為設計學院畢業的學生一定好得,現實是不少令人搖頭,未學行先學走,哪有一街都是大師級?入得商業設計一行,就要懂得自我調節。我們不斷的再三跟年輕人說,你真的不怕辛苦?他說不怕,那OK,第一關,我們成功吸納了一個新人,大家都係一個「試」字,雖然實際未必幫到大忙,但我們一向都是「木人巷」,他有本事吸收到大叔的六成功力,已很不錯。(上)
(原文原刊登於澳門華僑報副刊 ”新荷集” 專欄內,刊登日期:2007年9月6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