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堂不單是猶太人敬拜上帝及進行其宗教儀式的地方,還是社交的重要地方。根據我手頭上得到的資料顯示,推論出會堂源自早期猶太人在「巴比倫被囚」的時代,是他們聚集禱告和研究聖經的地方, 而會堂的名稱沿自希伯來文Bet ha-Knesset,意為「聚集的房屋」,譯成希臘文時,便成為現今會堂的英文名字synagogue。
當天我們抵達會堂時,沒有太多人進出。在波蘭,到任何地方,即使是洗手間,也是需要付款的,參觀會堂當然也不例外,付款後,男士還要戴上猶太人的帽;兩位看守會堂的猶太人收費後,就到外面抽煙,只留下我們幾個迷惘的亞洲人在內自行解讀各樣裝置。雖然我們都有讀過聖經,略略了解過猶太人的歷史及會堂的佈置,但也只能猜估部份佈置。當時會堂內有一位人士在前頭讀經祈禱,即使我們怎樣在後頭拍照他都沒有理會,當然我們也是靜靜地進行,也沒有使用閃光燈(此等常識我想每個遊客都當自律)。當他完成其活動準備收拾行裝時,有團友上前請教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難得這位自稱專程自以色列來的猶太人很願意替我們講解各種問題,那個早上的收獲可真不少,只是我不曉得讀者你是否知道,猶太人是不相信耶穌基督是彌賽亞(就是救主的意思),所以他表示他來是過逾越節(PASSOVER),而不是我們外邦人般,在過復活節(EASTER),而他來的目的,是幫助在波蘭的猶太人學習更正統的猶太教。(下)
(原文原刊登於澳門華僑報副刊,刊登日期:2007年5月10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