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是誰啊??
他的正職是一位牙醫,
但他又是作家,也是環保志工、是"荒野保護協會"的榮譽理事長。
會知道李醫師,要感謝我的好搭檔~玲。
她推薦我看了一本:教養可以這麼浪漫,
之後,
李醫師成為我很欣賞的一位好爸爸!!
2012.3.17聽米媽說他要來台中世貿演講,
超級開心,米媽幫我報名成功,
我順利的聽到了李醫師精彩的演講: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
李醫師真的好"浪漫"
左邊是力豆學院的經理,
反應快、講話很幽默、對自己的公司:泛亞文化 很有願景。
李偉文醫師講話很有活力,
感覺得出來,他很想將滿腦子的想法一股腦兒的全部傾倒出來,跟在場的聽眾們分享!!
我的手,也飛快的在紙上紀錄,深怕漏掉了任何一個好觀念!!
以下的紀錄,是我認為值得分享的部分,給大家參考參考囉!!
*孩子就是種子,端看你要將他種在水泥地還是肥沃地!
梭羅曾說 : 雖然我不相信沒有種子的地方會有植物冒出來,但是我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若能讓我相信你有粒種子,我就期待奇蹟的展現。
所以家長們,幫你的孩子找到適當的土壤,讓孩子自在的依著本性成長。
若孩子成為一朵花,那也很多彩多姿;若孩子成為一株仙人掌,他也可以為沙漠動物提供食物;若他成為一棵蒼天大樹,那也是一件很棒的事。請給予孩子"生命的力量"而不是"競爭的力量"。人生會不斷的面臨"失敗",失敗是必然的,重點是如何去面對"挫折"。
*考試沒有標準的答案,人生更沒有正解。你如何為"成就"、"幸福"、"價值"下定義??
*讓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不管那是甚麼事?
*做一個快樂的家長,先把自己照顧好,讓孩子仰望著你、敬佩著你、對未來有盼望。
*不要讓別人的閒言閒語綁架了我們的幸福快樂。
*常有人問李醫師,為什麼要放棄賺更多的錢,而去做環保志工??
李醫師說 : 曾在哈佛教書的桑塔那,一天,燦爛的陽光進到教室裡,他被美麗的陽光吸引,丟下粉筆,轉身離開教室,跟台下目瞪口呆的學生說~我和陽光有約,自此未再踏進學校。從這個瀟灑的桑塔那,李醫師覺得,我們就是要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錢,夠用就好。
*曾經聽聞幾位有世俗價值成就的長輩在感慨他沒做到的事,其實都不難達成,回首以往,都是太在乎別人的期待及眼光。如何去對抗別人的期待,找回自己生命的樂趣,是很重要的!! 但因為我們的懶惰、害怕、怯懦,我們選擇了不選擇,用"隨緣"、"順其自然"、"算了"來說服自己。我們該學會,不找藉口、不埋怨、活得清清楚楚、接受現實,進而把握生命中的每個機緣。
*愛讀書的李醫師很喜歡"三更有夢書當枕 千里懷人月在峰"的情境,讀書、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遊山玩水,三者融為一體,是他認為的完整人生。
*讀書是無用之用,後來卻會成為大用。書使改變成為可能。
*陪伴孩子的心法:環境,因為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所以最適合環境的人會活下來(最適合環境,不是最強的)~適者生存。所以,只要把環境準備好,就不用花心力去限制孩子,大人要做的工作,就是專心陪孩子玩。因為人是情境動物,人很難逃脫環境的影響。
*我們透過了閱讀,可以建構對世界與另一種生活的想像,那種憧憬是超越環境限制的唯一力量。
*對孩子而言,書不該有"用途",書應該只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所以,一本書越有趣,越能深刻留在孩子的記憶裡。
*我們所讀過的書會像"伏流"一樣,往往不會流失,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出現在地表。
*"前額葉"是我們的總裁腦,25歲才發育完成,25歲以前多由情緒來下決定,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快樂。
*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閱讀世界(努力讓孩子喜歡閱讀)呢?
1.家裡一定要有書。
2.家長的態度要對。
3.選對書(孩子愛看的書)
4.選當代作家用當代媒介為孩子選的書。
*小孩在小學3~5年級,是閱讀的關鍵時刻,在孩子睡前,陪孩子看書,等待孩子入睡了以後再做自己的事。
*孩子的情緒問題,跟大人的一模一樣。比如:孩子心愛的玩具不見了,跟我們失去至親的痛是一樣的。
*當下過不去的情緒就是過不去,孩子表達不出來的情緒,藉由"書",可以被撫慰。
*孩子的表達能力很差,但感受能力卻很強。這是為什麼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無法表達,都用"盧"的。這種感受能力,成長後會漸漸消失。
*孩子無法表達的情緒,可以在書中找到出口,找到共鳴,原來有人跟我一樣,有類似的遭遇,我一點都不孤單。所以,孩子的情緒無解,是因為在他有限的人生經驗裡,找不到同伴,覺得孤獨,容易鑽牛角尖,容易做傻事。因此要透過閱讀找到共鳴,才有動力可以面對挫折,而驚呼 ~ "啊!!原來有人和我一樣"。
*當孩子喜歡閱讀之後,再開始讓他們看世界名著,不要在小時候看"刪節本"(世界名著的故事大綱)。
*甚麼是最好的書:孩子還沒看完就急著要和你分享。
*書本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來觀照這個世界。
*將孩子喜歡的書保留在身邊,因為好的書值得一看再看,不同的年齡看,會有不同的體會。傅佩榮教授常會重讀金庸小說,他笑說:是要看自己有沒有變得更冷酷!!
*把孩子每個不同階段的書保留在身邊3~5本,用書來紀錄孩子生命軌跡(不同的階段,喜歡不同的書)
*書是獨一無二,可以攜帶的藝術,走到哪兒,隨身帶著,你永遠可以發現小祕密。
*書:是可以逃離現實世界的逃生門,看書時,外表很安靜,但內心卻因為進入書中的世界而澎湃。
*讓孩子們愛讀書,在桌燈所射出的小光圈中,準備從事人生大戰。
*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多放些書,因勢利導,孩子就會喜歡書。
*書反映了夢想與氣度,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讀過作品中的一部分。
*書看多了,孩子便會有選擇能力,並漸漸的有品味,多用鼓勵來取代限制,因為通常大人越反對,孩子會與反對的事物越緊密相連。
*多陪孩子共讀,少問心得,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但感受能力強,若讓孩子覺得痛苦大於樂趣,念書的習慣就延續不下去了。
*藉由書,孩子可以具備面對世界的生命力,不會以為自己陷入深淵。
*印度人認為兩河交會的地方就是聖地,所以,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好好享受陪伴孩子的快樂。
*讓我們用生命影響生命。
*迷路原為看花開。
演講的最後,李醫師繼續說:
*所有的文章都歡迎大家轉載使用,因為希望大家一起"共好"。
*人要"真誠",目的性不要太強。
*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是正常的,別人對你好是恩典,不是理所當然。
*當生活所需都滿足後還繼續工作,就是放棄生命中其他的追求。
*目前的醫療行為都是在"創造需求",我一個禮拜看診2~3天,就可以滿足生活所需。
*用工作填滿生活,錢賺再多,卻沒有生活,留錢給孩子也只是買藥吃。
*做一個有"味道"的工作,有"意義"的工作,找到工作的理想去奉獻。
演講的最後,李醫師運用趕高鐵前的空檔為大家簽名,我排在隊伍中聽到李醫師說一句很有趣的話:怎麼每本書都這麼新??(他心裡一定os:這些書都看過了嗎??)
開車回家的路上,
我一直咀嚼李醫師的話,
也反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聽演講??
因為,我可以在演講中,吸收講者一甲子的功力,
更可以在演講中找到契合的感動、遠見交換的欣喜,
發現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短短兩個小時,是講者濃縮他人生經歷的精華,
就好像在看"縮時電影"一樣。
希望,
這重點節錄,
能給你如投石入水般,展現出一圈圈的漣漪,
在你心中漾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