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酒精拚復工 A股率先走出谷底
工商時報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李忠翰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歷史低點35.7,企業大規模停工以及物流系統受阻導致PMI迅速下行。觀察其中分項,新訂單、在手訂單以及新出口訂單均大幅回落,顯示內、外需均受疫情影響較大。
雖然近日中國疫情有緩和跡象,但中東及歐洲均有惡化的趨勢,當前全球疫情不容樂觀,有可能進一步導致中國出口貿易壓力加大。反觀中國內需市場,觀察主要電廠發電情況、貨運物流指數、鋼材成交量等,進入3月後中國企業復工、復產逐漸推進。
中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至3月底大、中型企業復工率將升至90.8%,其中製造業為94.7%。在近期減稅降費、就業補助、對中小微企業提供結構性融資支援等政策的持續促進下,預計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困難將有所緩解,企業信心有望在3月逐漸改善。
在政策上,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的逆週期政策再度加碼,中央高層會議提到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催生新型消費與升級消費。
2020年也是中國「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畫的最後一年,新興產業有望實現衝刺。尤其多次提到「新基建」,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以及工業互聯網,將成為未來政策亮點。
中國地方政府也跟進響應,陸續推出重大專案投資計畫清單。統計各省份的重大專案投資清單,投資金額達人民幣數十兆元。從投放領域來看,軌道建設、輸變電工程、生態環保等基礎建設為重要投資方向。不過,大筆的投資建設,仍有資金來源的疑慮,地方政府已經承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和債務率,限制了其持續擴大投資規模的空間。
另外,當前地方政府融資管道逐步收窄,同時前期非標融資償還壓力較大,使得資金缺口越來越難以補充。加上防疫的需求,對財政已經形成一定的壓力,因此資金的運用勢必更加謹慎。為了發揮有效的投資作用更加重要,創新產業將成為此輪新基建重點投資領域。
目前疫情的發展使得國際資本市場暴跌以及經濟衰退的預期升溫,對於A股市場而言,基於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以及疫情率先穩定,表現可望優於全球其他股市。但短期由於經濟動能、盈利下修壓力使股價受到壓抑。
首先,需要觀察疫情是否對海外區域持續肆虐,短期從供應鏈角度影響生產,長期終將影響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觀察企業復工進程與疫情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從疫情發展的趨勢看,病例不會一朝一夕消失,邊際好轉就會形成趨勢轉向。從行業配置上來看,強調市場回檔是配置中長期有邏輯支撐的標的,尤其是政策催化的新基建相關類股,值得重點關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