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給雙升 聚焦央行動態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今(26)日召開年終理監事會議,根據央行最新數據,11月貨幣供給主要參考指標M2、M1B雙升至6.05%及8.85%的27個月和32個月新高。銀行主管指出,眼看過濫的資金救不了經濟和股市,還可能成為炒房幫兇,建議央行應調降貨幣供給目標區,適度「收緊」貨幣政策。
央行今年M2貨幣供給成長區間是2.5~6.5%,該區間已五年未調整,金融人士指出,五年來國際經濟情勢歷經大風大浪,單是今年經濟成長率都一修再修,但央行設定的貨幣供給目標區一成不變,有些說不過去;且依明年經濟成長頂多勉強保3來看,貨幣供給成長上限6.5%真的「很超過」。
央行設定貨幣供給成長區間,主要是管控資金數量,進而透過資金供給影響利率。金融人士指出,用寬鬆貨幣政策和低利救經濟是各國央行常見手法,但不能無限期使用,連美國量化寬鬆(QE)明年都將逐漸退場,央行下修貨幣成長區間約0.5~1個百分點是較合理的作法。
金融人士表示,考量貨幣供給和經濟成長間的關係,央行把貨幣供給成長目標中線訂在3.5%,上下區間各1.5個百分點,即2~5%,應是比較符合國內經濟成長的數值,但央行可能擔心下修貨幣供給有看衰台灣經濟和緊縮貨幣政策之虞,理監事會是否決議調整,就看央行是否能自圓其說。
金融人士指出,央行總裁彭淮南先前曾指「利率不可能永遠這麼低」,但一般認為在美國未調高利率前,央行本次理監事會議升息可能性不高,利率可能連十季不動。
央行昨天公布M1B及M2前11月平均年增率分別為7.16%、4.69%。央行官員說明,今年以來M2年增率與去年相比顯得較高,主要是銀行放款與投資成長及外資匯入增加,統計前11月外資淨匯入11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近45億美元相比,高出逾一倍。
央行官員指出,考量目前景氣偏弱,央行偏向維持資金寬鬆環境,面對美聯準會(Fed)宣布明年啟動QE縮減購債規模,預期金融市場必會受到國際熱錢移動及預期心理的影響,但觀察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明年美國經濟能持續復甦的腳步,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也將受惠。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股市資金動能的M1B年增率,自去年10月往上突破M2年增率形成「黃金交叉」後,已連續超過一年,至今年10月兩者距離更擴大至2.8個百分點;但11月代表散戶的證券劃撥存款受台股價量雙降影響,月減484億元,餘額更跌破1.3兆元關卡,可見多餘資金並未流向股市。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文章定位: